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0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71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由微生物介导的吡啶降解技术是解决高盐吡啶环境污染的经济有效方法之一,开发具有吡啶降解性能且能够耐受高盐分的微生物是该类研究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从山西太原钢铁公司焦化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培养了一株耐盐吡啶降解菌,通过菌落形态和16S rD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的细菌。耐盐性实验结果表明,菌株LV4能够在0%–6%盐度范围内生长,并完全降解初始浓度为500 mg/L的吡啶;但当盐度高于4%时,菌株LV4因其生长变缓而导致吡啶完全降解时间明显延长。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高盐环境会使菌株LV4的菌体细胞分裂变慢,诱导细胞表面分泌更多的颗粒状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 EPS)。当盐度不高于4%时菌株LV4主要依靠EPS中蛋白含量的增加来响应高盐环境的冲击。单因素实验优化发现,菌株LV4在盐度为4%的高盐环境中降解吡啶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 7.0、转速为120 r/min (DO 10.30 mg/L)。最优条件下菌株LV4对于初始浓度为500 mg/L的吡啶,在经过12 h的适应期后,...  相似文献   
32.
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使用,本研究利用无机磷培养基对富磷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根际微生物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对磷酸三钙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真菌菌株JL-1,经鉴定为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通过检测菌株JL-1在溶磷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磷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发现,该菌株在无机磷培养基中,发酵液pH值与葡萄糖酸含量、pH值与磷含量以及葡萄糖酸与磷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且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磷酸三钙颗粒表面存在被侵蚀痕迹,深入分析发现菌株JL-1通过分泌葡糖糖酸实现侵蚀磷酸三钙与溶磷的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发现,菌株JL-1溶解磷酸三钙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硫酸铵。葡萄糖含量、磷酸三钙含量和温度是影响菌株JL-1溶磷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葡萄糖29.8 g/L,磷酸三钙7.1 g/L,温度31.9℃的条件下,菌株JL-1在无机磷培养基中的溶磷能力达到最佳,溶磷量达到1 194.15 mg/L,是初始值的近3倍。在...  相似文献   
33.
ZHUDAN  NONGGAOHE 《Cell research》1993,3(2):157-164
Calciu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normal and abnomal cell metabolism.The role of calcium in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of murine erythroleukemia cells(MELC)remains controversial.Here,based upon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fluorescence in single cells,a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intracellular free calcium[Ca^2 ]i concentration and DNA contents simultaneously,by employing the fluorescent probe,fluo-3 acetoxymethyl ester and DNA dye Hoechst 33342.During MELC differentiation.[Ca^2 ]i concentration incresed.W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calcium ionophore,A23187,enhanced the HMB-induced MELC differentiation,while verapamil,an inhibitor of calcuim uptake,slightly reduced differentiation.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Ca^2 ]i level was an essential step in HMBA-induced MELC differentiation.  相似文献   
34.
产云南中部高原,蒿明(Songming),龙潭营(Longtan Ying),生于海拔2300m的丛林中,张英伯(ZhangYing—bai)0004号,1940年10月9日,花黄色,偶见。为珍稀濒危植物,现已很难采到。印度也有。中国(云南)首次记录。松蒿属植物目前在中国现已增加到3种;东至日本,西至印度(越南不产)为中国-喜马拉雅分布型。  相似文献   
35.
酿酒酵母与球形红假单胞菌原生质体跨界融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球形红假单胞菌原核细胞与酿酒酵母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及融合最佳组合条件。以溶菌酶EDTA反应系统处理球形红假单胞菌P9479,最适脱壁条件为:溶菌酶浓度0.5mg/ml,EDTA浓度为0.2%,蔗糖浓度20%,酶作用时间为40min;此条件下原生质体形率为78.9%,再生率为11.2%。用蜗牛酶巯基乙醇反应系统处理酿酒酵母Y9407,最适脱壁条件为:蜗牛酶浓度1.0%,巯基乙醇浓度0.1%,蔗糖浓度20%,酶作用时间为30min;此条件下酵母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9.8%,再生率为9.7%。用聚乙二醇诱导P9479与Y9407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当聚乙二醇的浓度为30%,Ca2+浓度为50mmol/L,pH为6.5,时间为10min时,有最高的融合率为7.6×10-6。  相似文献   
36.
Rhodosorus mairinus中藻红蛋白的纯化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Rhodosorus marinus中提取了藻红蛋白,通过改进纯化方法,得到了三种电泳纯的藻红蛋白:B-型藻红蛋白1,B-型藻红蛋白2和b-型藻红蛋白(以下简称B-PE1,B-PE2和b-PE)。分别测定这三种藻红蛋白聚合体和亚单位的分子量。测定了它们的可见光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两种B-PE的可见光的吸收光谱比b-PE的多一个498nm的吸收峰,三种藻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以酸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  相似文献   
37.
红细胞膜骨架与脂双层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其中带4.1蛋白与血型糖蛋白C/D间的相互作用对维持正常红细胞的形态和机械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带4.1蛋白在血型糖蛋白C、D上的结合位点分别位于血型糖蛋白C的第82~98位氨基酸残基和血型糖蛋白D的第61~77位氨基酸残基.  相似文献   
38.
红苋P104种子谷蛋白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向不平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IEF)、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双向电泳(IEF×SDS-PAGE)分析了红苋R104种子谷蛋白的亚基组成,亚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布。谷蛋白的双向电泳图谱可分辨出100多个亚基成分,其主要亚基为:54kD(pI7.15);33kD(pI5.82);31kD(pI6.92;pI6.70;pI6.65);22kD(pI8.34);2  相似文献   
39.
藻胆蛋白复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内能量传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偶联剂3-(2-吡啶联巯基)丙酸N-羟基琥珀亚胺酯(SPDP)及改变配料比, 合成了两个R-藻红蛋白(R-PE)与C-藻蓝蛋白(C-PC)的复合物A和B.利用吸收光谱确定了分子内R-PE与C-PC的摩尔比为6∶1和2∶1. 通过荧光光谱, 观察到能量传递现象, 并计算出能量传递效率为63%和88%.证明分子内能量传递效率很高. 二硫苏糖醇(DTT)还原连接R-PE与C-PC的二硫桥键后, 能量传递被阻断. 这一现象进一步证明复合物中存在分子内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球形红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生长和积累聚卢-羟基链烷酸(PHA)条件的研究,确定采用两段培养法提高PHA的产量。第一阶段提供适合菌体生长的条件:以葡萄糖作碳源,尿素为氮源,光照微好氧培养。第二阶段则提供使菌体积累PHA的条件:补加乙酸钠厌氧光照培养。经两段培养后菌体PHA含量可占细胞干重的45%,PHA产量每升发酵液可达1.7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