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从红花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异光黄素(1)、(2S)-4',5,6,7-四羟基二氢黄酮-6-O-β-D-葡萄糖苷(2)、新红花苷(3)、山柰酚(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芸香糖苷(6)、6-羟基山柰酚(7)、6-羟基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9)、对羟基苯甲酸(10)、对羟基桂皮酸(11)、尿嘧啶(12)、腺嘌呤(13)、β-谷甾醇(14),其中化合物1首次从红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TLC-DPPH生物自显影法筛选单体化合物及红花醇提物各萃取部位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及化合物4、9、11具有明显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52.
1植物名称红花文殊兰(Crinum amabile Donn.). 2材料类别鳞茎. 3培养条件不定芽诱导培养基:(1)1/2MS 6-BA 5mg·L-1(单位下同) NAA 0.5 Ad 5;不定芽增殖培养基:(2)I/3MS 6-BA3 NAA0.5;壮苗培养基:(3)1/3MS 0.5 g·L-1活性炭;生根培养基:(4)1/3MS IBA 0.5 NAA 0.2 1 g·L-1活性炭.上述培养基均加入3%白糖和0.5%琼脂,pH 5.8,培养温度为(26±2)℃,光照12 h·d-1,光照强度25 μmol·m-2·s-1左右.  相似文献   
53.
红花桑寄生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酚类物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PPH法、TEAC法、FRAP法对红花桑寄生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体外评价,并测定其总酚、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溶剂种类对红花桑寄生叶提取物的得率、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在3种评价方法中,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量效依赖关系。3种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依次为丙酮提取物 >甲醇提取物 >水提取物,其中80%丙酮提取物(总酚含量最高,达276.83mg/g)抗氧化活性最强,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EC50值为0.247,FRAP值(FeSO4 mmol/100g)为115.81,浓度为1.0mg/ml时,TEAC值为2.04。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菊科植物红花(carth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花体积分数70%乙醇水溶液的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松脂酚((+)-pinoresinol)(1)(+)-表松脂酚((+)-epipinoresinol)(2)槲皮素(3)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红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5.
红花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胞内产物生育酚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镨  邵鸥 《生物工程学报》1999,15(4):444-449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ous)的子叶能诱志出愈伤组织,并且该愈伤组织能合成生育酚。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的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是α-生育酚。在MS培养基基础上添加0.1%酪蛋白,并将生长调节剂浓度调整为2,4-D0.30mg/L,6-BA 1.80mg/L,槿使α,β-γ生育酚含量分别达4.1706,0.3120,0.1650μg/g鲜重。  相似文献   
56.
中国木兰科木兰属一新变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原产湖北五峰的红花玉兰新变种多瓣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var. multitepala L.Y.Ma et L.R.Wang)作了描述。新变种与红花玉兰原变种(M. wufengensis var. wufengensis)花色相近,整个花被片内外均为红色,内面略淡。主要区别在于:新变种花被片12、15、18、24;花被片阔倒卵状匙形、倒卵状匙形或窄倒卵状匙形;花色浓淡不同植株间有深红、红、浅红之差别;自然状态下可育,蓇葖果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57.
寒武纪没有化石苔藓动物的任何记录.最老的、毫无疑问的、真正的苔藓动物,发现于我国峡东地区的下奥陶统特马豆克阶地层中.这类苔藓动物以丰富但多样性低的变口目和少量的隐口目为代表.弗洛期的一些苔藓动物,在北美,英国和波罗的海地区(俄罗斯西北部)已相继发现,这时以Ceramopora?unapensis为代表的泡孔目苔藓动物开始出现,有一定的多样性.中奥陶世初期,苔藓动物迅速崛起,古生代狭唇纲的四个目--变口目、隐口目、泡孔目和管孔目(=环口目)苔藓动物都已经有了代表.由于奥陶纪是苔藓动物发生、演化发展和辐射的重要时期,因此,奥陶纪,特别是早奥陶世苔藓动物的任何新的发现,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和解释的一个新的苔藓动物群,发现于安徽滁州琅琊山弗洛阶的红花园组上部.这个苔藓动物群由变口目爱沙尼亚苔虫亚目的两个种:Dianulites hexaporites(Pander),Orbiramus grandis sp.nov.和隐口目翼网苔虫亚目的一个种:Prophyllodi-ctya putilovensis Lavrentjeva组成.尽管这个苔藓动物群在局部地区可能还是低多样性的,但就整个世界范围而言,有一定的多样性,类似于同样以变口目苔藓动物占优势的比林根苔藓动物群,后一苔藓动物群产于波罗的海以东地区(俄罗斯西北部)同时代的地层中.  相似文献   
58.
红花品种资源的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研究采用同工酶遗传标记对89份红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评价和分类研究。在4种酶,即酯酶(EST)、乙醇脱氢酶(ADH)、酸性磷酸酶(APC)和莽草酸脱氢酶(SKDH)的分析中,共解释出8个同工酶基因位点,包括25个等位基因。在8个同工酶位点即ESTl、EST2、ADH1、ADH2、APCI、APC2、APC3和SKDH1中,7个呈现多态性,占87.5%,只有ADH2在所有材料中出现一致性。在25个等位基因中,15个表现出多样性,占60%。这些等位基因的平均分布频率在东亚材料中最高,为0.013。分布频率最低的是中东和土耳其的材料,只有0.009。同工酶位点杂合性平均为0.54,但位点间有很大差异,从0.16~0.87不等。利用聚类分析对89份红花品种进行了分类,形成4个组群。分类结果表明,印度材料多样性丰富,各组群均有分布。土耳其的材料与中东国家的材料关系密切;未知来源材料可能主要来自印度、土耳其和中东国家。  相似文献   
59.
本文报道链格孢属的2个新种:寄生在苦木科(Simaroubaceae)臭椿[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上的臭椿链格孢(Alternariaailanthispnov),寄生在桦木科(Betulaceas)黑桦(BetuladahuricaPall.)上的桦木链格孢(A.betalaesp.nov.),2个新组合:豆链格孢[A.azukiae(Hara)comb.nov.],蔷薇生链格孢[A.rosicola(Rao)comb.nov.]和1个新名称红花链格孢(A.carthami-tinctoriinom.nov)。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描述和图。模式标本保藏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60.
红花为长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莲座期显著缩短,植株变矮,整个生育期明显变短,但也有些品种如墨西哥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不甚敏感。多数红花品种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莲座期显著缩短,植株变矮,种子产量下降,但我国秋播红花产区北部的一些红花品种如BJ-240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莲座期不是缩短,反而无限延长,植株根本不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实验表明,将这些品种的种子萌发后置于0℃的冰箱中处理15天后再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