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52篇
  201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陕西红碱淖棕头鸥孵卵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青雄  肖红  杨超  刘铮 《生态学杂志》2015,34(3):760-764
2014年5—6月,应用e-Science信息技术,对红碱淖棕头鸥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孵化阶段昼夜间孵卵节律分别为:孵化前期换孵次数7.88±1.08(n=39)、5.00±0.89(n=39),坐巢方向变换27.75±2.04(n=39)、14.37±1.72(n=39),翻卵次数27.13±2.02(n=39)、11.25±1.08(n=39);孵化中期换孵次数3.11±0.19(n=65)、1.32±0.11(n=65),坐巢方向变换23.37±0.91(n=65)、10.95±0.86(n=65),翻卵次数21.11±1.11(n=65)、8.47±0.77(n=65);孵化后期换孵次数3.17±0.22(n=42)、0.95±0.05(n=42),坐巢方向变换20.06±1.46(n=42)、6.62±0.84(n=42),翻卵次数22.39±1.78(n=42)、5.33±0.55(n=42)。当大风或大雨时,对同一孵化阶段的换孵次数、坐巢方向变换和翻卵次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双亲交替换孵主要集中于04:00—10:00、12:00—14:00等时间段内。孵化后期,亲鸟坐巢时长达到(713.29±40.62)min(n=42)。棕头鸥通过调节昼夜间的孵卵节律来控制卵的温度,以保证昼夜间卵胚胎的正常发育。同时与同域分布繁殖的遗鸥的孵卵节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2.
封面说明     
封面图片由南昌大学胡小飞于2014年4月9日摄于江西省南昌县黄马乡(28°20’N,116°01’E)25年生茶园.该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气候,其土壤耕作性、持水性及保肥性较好,属典型的红壤土,自然降水p H值范围为4.38~6.29,酸雨频  相似文献   
993.
在宿主的寄生防御压力下,鸟类巢寄生者通常会进化出一系列有效的寄生行为以提高其自身的繁殖适合度。以往研究发现,部分巢寄生者可能具有类似人类的"放牧"行为,即通过破坏或捕食不适合寄生的宿主巢,促使其重新筑巢以获取新的寄生机会。然而,对于其野外行为事件的报道并不多见。2018年5至8月,在贵州六枝地区,通过对宿主北红尾鸲(Phoenicurusauroreus)的巢进行录像监控,首次记录到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对正在孵卵的北红尾鸲的放牧行为。进一步查阅了大杜鹃寄生系统中已有的放牧案例,说明放牧行为很可能是大杜鹃普遍采用的一种寄生策略。  相似文献   
994.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不同强度择伐后关键树种的竞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林择伐改变了林分的树种组成和结构,导致林木竞争关系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和种群的动态.关键树种在维持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弄清长白山区阔叶红松林典型林型关键树种竞争关系的特点,本研究以红松、紫椴和水曲柳为研究对象,运用Hegyi竞争指数分析了受不同程度采伐干扰后形成的原始林(未受干扰)、轻度择伐林、中度择伐林和重度择伐林的林分结构和竞争关系.结果表明: 与原始林相比,轻度择伐林中关键树种的种群结构没有显著变化;中度择伐林和重度择伐林中3个关键树种大树(胸径DBH≥20 cm)的密度和平均胸径均显著减少,但幼树(2 cm≤DBH<10 cm)的数量增加.所有样地中关键树种的竞争指数均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小,且二者服从幂函数分布,而林木胸径生长到20 cm后,竞争指数进入稳定状态.在原始林、轻度和中度择伐林中,3个树种的幼树的竞争指数受到非冠层树种的影响最大,而红松小树(10 cm≤DBH<20 cm)和大树主要受红松种内和非冠层树种的影响;水曲柳主要受红松和非冠层树种的影响,紫椴主要受种内和红松的影响.重度择伐林中,白桦是3个树种的主要竞争来源,贡献率均超过50%.根据以上关键树种竞争关系的特点,抚育非冠层树种有利于3个关键种幼树的更新和生长;对于小树来说,还需要根据树种类型来采取相应措施,而大树不需要采用抚育措施.本研究对关键树种培育和天然林择伐后快速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红鳍东方鲀MIF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最早是在1966年研究迟发型超敏反应中发现的细胞因子。Weiser等于1989年首次克隆了人M1F基因。Bernhagen等发现,当垂体前叶细胞暴露于内毒素脂多糖(LPS)后,就会释放MIF分子,表明MIF是联系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中介因子。  相似文献   
996.
重庆市红纹滞卵蛇的再发现及分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2007年4月,在重庆市丰都县南天湖自然保护区、奉节县天坑地缝自然保护区、巴南区清华自然保护小区及沙坪坝区先后发现红纹滞卵蛇(Oocatochus rufodorsatus),扩大了该种在重庆市的分布。同时,作者就其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阿里红多糖(Fomes Officinals polysaccharide,FOPS)抗肿瘤作用及其抑瘤机制.方法 通过腋部皮下接种S180小鼠腹水制备荷瘤小鼠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FOPS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50 mg/kg环磷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求不产氧光合细菌(APB)外周捕光复合体(LH2)中类胡萝卜素(Car)结构和能量传递效率的关系和规律。【方法】通过二苯胺(DPA)抑制Car合成的方法从固氮红细菌134K20中获得部分缺失Car的LH2 (LC-LH2);采用TLC和HPLC法从3种APB中制备球形烯(SE)、玫红品(RP)和奥氏酮(OK) 3种Car;在含0.1%十二烷基二甲基胺氧化物(LDAO)的10 mmol/L Tris-HCl (pH 8.0)缓冲液中采用超声孵育法分别将这3种Car与LC-LH2体外组装,采用吸收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对组装LH2进行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制备的部分缺失Car的LH2中,SE缺失率约为64.7%。这3种共轭长度、取代基的极性不同的Car均能与这种部分缺失SE的LH2自组装,Car组装率约在24.0%?29.4%之间,其中SE和OK的组装率高于RP。与部分缺失Car LH2中原有SE构象一致,重组的Car在LH2中也呈现较为伸展的平面构象。LH2中重组Car到细菌叶绿素(BChl)的能量传递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SE-LH2>RP-LH2>OK-LH2,与Car共轭体系大小的关系一致,而与Car极性大小没有明显的关系。【结论】在组装的LH2中Car采用平面构象与脱辅基蛋白结合,Car共轭长度仍是决定和影响LH2中Car-BChl能量传递效率的主要因素,而Car的取代基和极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9.
一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的染色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Brevibacterium lactofermentum菌液经溶菌酶处理后分别与4种微生物染色液混合,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观察原生质体形态的效果。结果表明;染色样品中的原生质体比未经染色的形态清晰易观察,而且显微照相效果好;其中使用草酸铵结晶紫和复红染色液的效果更佳。该方法程序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还适用于悬滴法观察菌体形态和细菌运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叶片气孔导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凤德  武耀祥  韩士杰  张军辉 《生态学报》2008,28(11):5649-5655
通过对阔叶红松林主要树种叶片的野外测定,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阔叶红松林叶片的气孔导度与瞬时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温度(Ta)呈正相关,而与水汽压亏损(PVD)呈负相关。对气孔导度模型的验证表明:Jarvis的非线性模型比Ball的线性模型更适于阔叶红松林叶片的气孔导度模拟。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叶片的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为:gs=PAR(1.606T2a+118.19Ta-1878.67)/(355.70+PAR)(-430.433+VPD)。此模型有助于进一步估算叶片光合作用,通过尺度化模拟阔叶红松林群落生产力以及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之间的水热交换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