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54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蒙古]百灵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泠 《动物学研究》1992,13(1):59-65
本文报道了蒙古百灵的繁殖生态、食性及数量,并对其叫声的声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作者测定并分析了43只雄貉睾丸宽度、血清睾酮水平的季节性变化。结果表明:睾丸宽度和血清睾酮水平呈明显的年周期季节性变化(p<0.01)。秋分(9月)时,睾丸宽度开始增大(p<0.05 );血清睾酮水平在10月开始升高(p<0.05)。各月雄貉的平均睾酮水平与平均睾丸宽度是极显著的正相关(r=0.83,p<0.01 n=11)。雄貉繁殖季节初期,血清睾酮水平与其首、末次的交配日期呈显著负相关(r=-0.525和r=-0.476,p<0.05,n=19)。  相似文献   
13.
木岩黄芪的繁殖特点及其与沙生适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14.
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邵宏波   《广西植物》1992,12(1):41-58
禾本科植物是粮食作物的主要来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准的提高,人类对粮食的产量、种类和质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根据国外在1982年对90个发展中国家的统计和预测的结果说明到1990年末,这些国家共缺少72百万吨谷物而到2000年将缺少144百万吨谷物。近十余年以来,随着植物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和作为植物生物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日臻完善,被公认为非常困难从事的禾本科植物(Gramina-ceae)的组织培养也取得了异常迅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在作物改良的生产中取得了成效,显示了越来越大的潜能和威力,为人类从根本上解决食物问题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本文拟在评述近年来禾本利植物组织培养(主要指胚胎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的理论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进展,并重点描述和讨沦在应用上较为成熟和有发展前景的几个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而进行的基因转移技术的概况。希望能为我国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工作者们提供某些参考资料并对于一些问题进行共同的商榷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描述池塘养殖条件下鲥鱼幼鱼的生长与食性。1)1987-1989年8月至11月幼鱼生长迅速,快于同期珠江天然个体的生长速度;2)体长26.6-94.9mm的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轮虫和浮游植物出现率随个体增大而减少。食物共有18个属种,摄食频度为100%;3)幼鱼的平均饱满指数为75.70‰。各类食物重量百分比的顺序为:桡足类>枝角类>无节幼体>虾类溞状幼体>轮虫>藻类。  相似文献   
16.
泥鳅繁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闽泉 《四川动物》1992,11(2):35-36
本文应用野外观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繁殖习性等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产卵期泥鳅繁殖季节校长,据野外观察,在闽北地区,4月上旬当水温达16℃时,性成熟的泥鳅便开始产卵,一直持续到8月,其中以5—6月为繁殖盛期。在门然条件下,多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描述池塘养殖条件下鲥鱼幼鱼的生长与食性。1)1987—1989年8月至11月幼鱼生长迅速,快于同期珠江天然个体的生长速度;2)体长26.6—94.9mm的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轮虫和浮游植物出现率随个体增大而减少。食物共有18个属种,摄食频度为100%;3)幼鱼的平均饱满指数为75.70‰。各类食物重量百分比的顺序为:桡足类>枝角类>无节幼体>虾类溞状幼体>轮虫>藻类。  相似文献   
18.
遗鸥繁殖群在鄂尔多斯的新发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在鄂尔多斯漠地,发现世界最大的遗鸥繁殖群,共581巢。该发现为遗鸥在国内繁殖记录的首次报道。本文对遗鸥繁殖地生境,繁殖习性,食性和天敌等做了记述。  相似文献   
19.
高原鼠兔种群敏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1988年,在青海湖黑马河地区以耳标法对高原鼠兔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在繁殖群体中主要是来自上年出生的第1、2胎的鼠兔(82.85%),第3胎和老体占少数。成年雌鼠兔100%参加繁殖,通常年产3胎,有的年份可产4胎或5胎。产仔数1-8只(平均为4.52±0.12),1只雌鼠兔终生可产2-29只。妊娠期为22.2±0.13天。洞内哺乳期为11.65±0.01天。有的年份当年出生的少数雌鼠兔到36.8±3.05日龄可达到性成熟并参加繁殖,生1-2胎,雄鼠兔性成熟较晚。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以实生成苹果树上的芽作为外植体,培养在添加1—2mg/l 6-BA的SH或MS培养基上,在继代培养时芽的萌发率达92%以上,50天内芽数增殖5—6.8倍;同期内,液体旋转培养比琼脂静置培养芽条长度要增加3倍左右;芽条在0.2—0.4mg/lIBA中生根率80%以上;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