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2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68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分析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对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80例,经成功转复心律治疗后按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胺碘酮,对照组联合使用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治疗18个月后对比两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结果:经治疗,联合用药组12个月时窦性心律的维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2.5% vs.62.5%,P<0.05),18个月时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80.0% vs.55.0%,P<0.05).结论: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使用对阵发性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疗效显著,优于胺碘酮单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300mT恒磁作用对于糖尿病大鼠皮肤创伤愈合的修复效果,旨在为其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周龄雌性SD大鼠,体重220±20g,行腹腔注射50mg/kg链脲做菌素,3天后空腹血糖高于16.7 mmol/L的大鼠用于实验.32只糖尿大鼠病和16只正常大鼠的背部构建直径2cm的圆形创口,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恒磁场作用组,每组16只,术后一天采用无菌纱布将创口进行包裹,磁场作用组的纱布表面粘附有300 mT中心场强的钕铁硼恒磁片.分别于第6、13、20天每组处死4只大鼠,对其进行创伤愈合率和创伤表皮组织生物力学实验评估.结果:相比于糖尿病组,糖尿病恒磁场治疗大鼠的伤口愈合速度在第6、13、20天显著提高(P<0.05),伤口组织的抗张强度亦显著提升(P<0.05),其愈合速度接近于正常状态下的大鼠.结论:300mT恒磁场作用对于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创伤的愈合速率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恒磁场治疗凭借经济、简单、方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通过调查广东省矿泉水和山泉水生产企业水源水、碳后水和成品水中的粪链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污染情况,为生产企业微生物控制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粪链球菌的检测方法采用稍作修改的GB/T8538-2008/4.53,并运用ERIC-PCR技术对主要污染菌株进行分型.[结果]206份水样中有35份水样检出粪链球菌,其中水源水20份、碳后水13份和成品水2份,水源水、碳后水和成品水的污染率分别为26.3%、20%和3.1%,总污染率为17%.矿泉水和山泉水的总污染率分别为3.8%和25.2%,山泉水、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水源污染率分别为33.3%和63.6%.ERIC-PCR指纹图谱聚类分析显示35株菌分为3簇,主要污染菌基因型在B簇.[结论]广东省山泉水的粪链球菌污染率明显高于矿泉水的污染率,同时山泉水的水源水污染率中,地表水高于地下水.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通过对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的生理性质和细胞壁蛋白的观察与检测, 分析复制衰老过程中酵母菌絮凝变化的原因。【方法】分别采用双向电泳法和红外光谱法对连续传代过程中酵母菌细胞壁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随着酵母菌传代次数的增加, 双向电泳图谱上能清晰显示的蛋白质点在增加, 同时, 红外光谱图中在指纹区890.51 cm–1和808.48 cm–1处的吸收峰在减弱。【结论】在连续传代过程中, 酵母菌细胞壁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程度在减弱, 细胞壁表面蛋白质基团发生变化, 可能引起细胞壁表面各种力的变化, 最终导致酵母菌絮凝加强。  相似文献   
995.
生境破碎导致种群大小的降低,了解种群大小对生殖成功的影响对物种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缙云卫矛(Euonymus chloranthoides Yang)为重庆特有濒危植物,目前缙云卫矛种群已遭受了严重的生境破碎,种群小且多处于隔离状态.本文对位于重庆北碚的该物种6个种群的生殖成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种群的自然坐果率低,种群间坐果率差异极显著(P=0.002);种群大小与坐果率之间呈显著相关(r=0.837,P=0.038);种群大小与种群幼苗比例呈显著相关(P=0.045),较小的种群中一龄级幼苗的比例也较小.这表明生境破碎后小种群不利于该物种的生殖成功,导致小种群的坐果率与幼苗比例降低.对该物种的保护要提高小种群的座果率,改善小种群的更新.  相似文献   
996.
神农架不同海拔典型森林凋落物的分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神农架不同海拔3种典型森林凋落物的分解动态.结果表明: 依据分解速率,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3种典型森林凋落物的分解过程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前期(0~360 d)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率为后期(361~720 d)的2.62~4.08倍,前期的分解速率分别为后期的2.71、1.72和2.69倍.凋落物分解95%所需的时间分别为3.84、4.54和4.16 a.分解后期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与C/N及N、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均呈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7.
红尾副鳅耗氧率和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封闭流水式装置测定了红尾副鳅的耗氧率变化及窒息点。结果表明,红尾副鳅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减小,红尾副鳅其耗氧率昼夜变化差异显著(P<0.05)。在水温14.0℃时,平均体重4.0 g的红尾副鳅的平均耗氧率为0.1659 mg/(g·h),日平均耗氧率为0.1389 mg/(g·h),夜间其平均耗氧率为0.1930 mg/(g·h);平均体重为7.9 g的红尾副鳅的平均耗氧率为0.1175 mg/(g·h),日平均耗氧率为0.1099 mg/(g·h),夜间其平均耗氧率为0.1251 mg/(g·h);平均体重9.5 g的红尾副鳅平均耗氧率为0.0534 mg/(g·h),日平均耗氧率为0.0509 mg/(g·h),夜间平均耗氧率为0.0559mg/(g·h),窒息点为1.137 mg/L。本研究表明红尾副鳅为耗氧率和窒息点较高的鱼类。  相似文献   
998.
不同郁闭度下胸高直径对杉木冠幅特征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树冠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场所,冠幅和冠长率直接影响树木的生活力和生产力。以湖南省黄丰桥国有林场103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样地为例,样地按郁闭度CD≥0.8(类型1)、0.7≤CD<0.8(类型2)、0.6≤CD<0.7(类型3)、0.5≤CD<0.6(类型4)和CD<0.5(类型5)划分5个等级。分析不同等级林分中树木冠幅和冠长率的分布结构以及与胸径的关系,同时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各类型郁闭度对冠幅和冠长率的随机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种类型的冠幅大小主要分布在区间(2.5—4.0m)之间,分别占65.82%、69.56%、70.79%、58.15%和53.21%,小于1.5 m和大于5.0 m分布较少;5种类型冠长率主要分布在区间(0.3—0.7)之间,分别占55.69%、71.93%、67.01%、82.22%和79.28%,在区间小于0.2和大于0.8分布较少,大于0.9的冠长率几乎没有;冠幅与胸径之间呈现较弱的线性相关性,而冠长率与胸径之间几乎线性不相关。在相同的胸高直径时,类型5的冠幅最大,而类型1的冠幅最小。对于冠长率,恰好相反,即类型1的冠长率最大,而类型5的冠长率最小;同时给出的冠幅模型(模型11)和冠长率模型(模型14)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它们对冠幅和冠长率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对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实验探索,筛选出金发藓(Polytrichum commune)和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2种藓类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采用碘-碘化钾染色法、TTC染色法、红墨水染色法、亚甲基蓝染色法对6种藓类植物孢子的生活力进行测定,并将测得的生活力结果与孢子萌发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定的藓类植物孢子平均生活力百分率与孢子平均萌发率最为接近,且染色效果明显,可用于苔藓植物孢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得的孢子生活力(x)与其离体萌发率(y)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r=0.976),其回归方程为y=-8.547+1.069x(P<0.01),可通过孢子生活力方便预测萌发率。  相似文献   
1000.
慢病毒载体作为一种有效的生物研究和基因治疗载体,近年来正受到广泛关注,而转录通读现象则是限制其被使用的主要生物安全性瓶颈之一.为了评估慢病毒载体在整合入染色体后的转录通读的实际情况,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检测转录通读率的方法.文中运用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将相关质粒瞬时转染入293T细胞,模拟野生型和自灭活型慢病毒载体整合入染色体后的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定量转录通读和总转录本在慢病毒载体上的特征序列,并计算出转录通读率;同时使用流式细胞计数等技术,检测转录通读后的GFP蛋白产物.两种检测结果均与理论相符,即自灭活型载体具有更高的转录通读率.说明文中所建立的方法有效可靠,为进一步评估和降低慢病毒载体的转录通读率,提高慢病毒载体的生物安全性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