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31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528篇 |
专业分类
19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81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86篇 |
2013年 | 61篇 |
2012年 | 84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47篇 |
2009年 | 103篇 |
2008年 | 107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70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33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为中国特有的重要经济树种.传统上取其皮入药,但有研究表明杜仲叶片中的化学成分与皮相同且药理作用相似[1].杜仲的皮叶中主要药用成分为环烯醚萜类和木脂素类等次生代谢产物[1].丁香脂素二糖甙(SGD)为木脂素类化合物,对磷酸二酯酶(CAMP)有很强的抑制活性[2];京尼平甙酸(GA)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也是杜仲皮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导泻[3]、抗高血压[4]以及预防性功能低下、增强记忆功能、抗癌、抗氧化、促进胆汁分泌等功能[1].有研究表明, 不同地理种源、不同季节的杜仲叶片中的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5].因此,研究不同地理种源春、秋季杜仲叶片中丁香素二糖甙和京尼平甙酸的含量的差异,可以为杜仲的选择育种和叶片适时采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2.
热暴露大鼠心肌细胞钙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离体成年大鼠心室肌肌质网、线粒体Ca^2+-ATP酶活性和总钙含是到及原代培养乳腺心肌细胞^46Ca摄取、活性钙调素相对含量、胞浆内游离钙浓度在不同温度热暴露40min后的变化。结果表明:热暴露后,心肌奖浆、肌质网及线粒体中的Ca^2+-ATP酶活发表 所下降,心肌肌质网及线粒体中的总钙含量亦有降低趋势,心肌细胞活性钙调素相对含量显著下降,^46Ca摄取量及胞浆内游离浓度显著升高。提示, 相似文献
73.
"氧糖剥夺"模型作为研究脑缺血的离体模型被广泛使用,该模型模拟了局灶性脑缺血的主要病理变化。然而在缺血病灶核心区与正常脑组织之间称为缺血半暗带的区域,脑血流也有程度不一的降低。为了模拟这种病理变化,发展了一种"不完全氧糖剥夺"的离体脑片模型,该模型满足两个条件,灌流液里氧气部分剥夺而葡萄糖含量降低;"氧糖剥夺"可以导致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从而引起神经细胞的坏死。而A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以对抗谷氨酸引起的兴奋性毒性,因此近年来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而谷氨酸受体和γ-氨基丁酸受体功能在缺血半暗带是否有改变尚不得而知。因此本文采用海马脑片全细胞膜片钳的记录方法,研究"不完全氧糖剥夺"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A型γ-氨基丁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膜电流(IPSCs)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完全氧糖剥夺"使GABAAR介导的IPSCs的峰值增加而衰减时程延长。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电流的峰值增加是由于GABAAR-氯离子通道的电导增加所致,而与氯离子的反转电位变化无关。这些发现提示在脑缺血的缺血半暗带区域GABAAR介导的神经元抑制性活动可能是增强的,这可能是神经元面对缺血状态产生自我保护的一种内稳态机制。 相似文献
74.
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影响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突变,导致生态系统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进入另一个稳定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稳态转换。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准确刻画生态系统多稳态并界定其临界点尚存在挑战,提升对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检测和预测能力依旧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题。基于多稳态理论和稳态转换经典概念框架,阐释了稳态转换检测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出四种稳态转换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劣势;鉴于稳态转换的尺度依赖性,梳理了单一生态系统、区域综合生态系统和全球生态系统不同尺度下的稳态转换检测方法、研究思路和应用案例。基于研究进展和问题现状,提出在未来研究中,亟待发展适应复杂系统的综合检测方法;创新稳态转换多尺度分析的技术方法体系;深化生态系统稳态转换驱动机制研究,构建多元耦合机理模型;进而深化稳态转换检测结果链接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研究;解析生态系统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75.
张震元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986,6(4):82-82
日本雪印乳业公司与京都大学农学部协作研究,发明了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EPO的有效方法。EPO是一种糖蛋白质增血激素,作为未来的增血剂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适应性喂养7 d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0只、模型组13只、中药组14只、西药组13只。其中模型组与对照组予以纯净水灌胃,中药组予以活血化瘀通络中药配方颗粒灌胃,西药组则予以厄贝沙坦灌胃,1次/d,连续灌胃16周。分别比较各组大鼠的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糖化血红蛋白、血清肌酐水平,并检测肾组织VEGF和AT1R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LDL-C水平低于模型组,中药组大鼠FBG水平低于模型组与西药组(P0.05)。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与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VEGF、AT1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中药组、西药组大鼠VEGF、AT1R水平低于模型组,中药组大鼠AT1R水平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可有效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状态,通过抑制VEGF与AT1R的表达水平,延缓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7.
78.
本文研究了工业规模的批式洁霉素发酵过程中平衡生产期中有效的糖耗速率预测模型,在我国洁霉素批式发酵过程中首次设计并实现了流加补料的计算机系统。洁霉素产量可提高5%。 相似文献
79.
采用吐温、不饱和脂肪酸、甾醇1、甾醇2和甾醇3作增活剂,改善固定化酵母的活性,加快发酵速度。吐温的效果优于不饱和脂肪酸。三种甾醇在单独施用时,以甾醇1最好;与增强剂同时施用时,以甾醇3最好。用明胶-戊二醛交联作增强剂可明显改善固定化酵母的机械强度。由于戊二醛的“毒性”,使存活率下降,发酵周期延长。若与增活剂同时施用,可抵销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80.
目的:评价酵母肽体重控制代餐粉对于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方法:用酵母肽以及多种谷物粉配制体重控制代餐粉,采用体外消化的方法测定其GI值。提取得代餐粉水提物,得率为42.97%。将所得的水提物作用于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采用MTT实验检测其对细胞的毒性,观察HepG2细胞上清葡萄糖、胞内糖原、胞内TG、胞内TC以及油红O染色的变化情况。结果:代餐粉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为44.23,为低GI食品;其水提物在100~500μg/mL时对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糖原的含量显著降低,上清葡萄糖,胞内TG、TC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代餐粉处理后胞内糖原的含量明显上升,上清葡萄糖,胞内TG、TC的含量均显著下降;油红O染色结果说明,模型组细胞内出现了大量小油滴,说明模型组出现脂代谢异常,而二甲双胍和代餐粉处理后,红色区域明显减少,且500μg/mL代餐粉处理组效果优于300μg/mL。结论:酵母肽体重控制代餐粉可以减缓葡萄糖的释放,调节HepG2细胞的糖脂代谢,减轻HepG2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