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5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藏羚羊和藏野驴粪便真菌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西藏地区反刍动物(藏羚羊)和单胃草食动物(藏野驴)粪便中真菌群落结构,本研究采用ITS1区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西藏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藏羚羊和藏野驴新鲜粪便中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从5头藏羚羊新鲜粪便中共鉴定出5个门、15个纲、32个目、45个科和56个属的真菌;从5头藏野驴新鲜粪便中共鉴定出3个门、10个纲、18个目、18个科和20个属的真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优势门,相对多度占所有真菌门数的82.70%;寡囊盘菌属ThelebolusNaganishia和亚隔孢壳属Didymella为优势属,3个属的相对多度依次占所有真菌属数的43.91%、7.38%和7.03%。藏羚羊和藏野驴粪便真菌菌群存在明显差异,其中34个属的多度在两种野生动物新鲜粪便中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动物的种类会影响其粪便中真菌多样性。  相似文献   
75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认知能力减退、学习和记忆能力障碍等。目前广泛认同AD发病的核心机制是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沉积。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AD患者数量上升,可能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关。本文综述了雌激素对Aβ生成和降解的影响,以期为AD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753.
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粪便样本中的沙门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粪便样本中的沙门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并着重在灵敏度和特异性方面对此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利用LAMP针对沙门菌特定基因invA(靶基因)设计的6条特异引物,通过引物特异性识别特定基因invA上的8个独立区域来快速检测沙门菌;LAMP反应过程中会产生白色沉淀焦磷酸镁,故可以通过监测浊度来判定反应结果。结果:实时浊度仪监测反应结果表明,LAMP反应在60~65℃等温条件下50 min内完成;如果在反应前添加羟基萘酚兰,蓝色阳性结果很明显区别于紫色阴性结果;LAMP的最低检出限为6.97 pg/μL,PCR为69.7pg/μL,LAMP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是PCR的10倍,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LAMP方法用于快速检测沙门菌,具有检测过程简单、实验装置简便、反应结果肉眼可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对非沙门菌菌株的结果呈阴性,表明引物设计有很好的特异性。对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发现具有同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这表明LAMP法是潜在的和有价值的在粪便样本中直接检测沙门菌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低成本的特点。LAMP法适用于快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54.
755.
The benefits of estrogen in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clude a reduction i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decrease in LDL oxid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vascular function [1]. Estrogen replacement therapy, however, has been linked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tissue-specific side effects including breast cancer and uterine cancer [2]. These issues have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HRT) which combines estrogen and progestin. Progestin can reverse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induced by estrogen. The most commonly used progestin in HRT is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MPA), a synthetic progestin, although there is some evidence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of MPA is not as beneficial as natural progesterone [3]. Findings from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estrogen and MPA does not confer cardiac protection and may increase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healthy postmenopausal women, especially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initiation of hormone therapy. Furthermore, an increase in the risk of breast cancer was also found with this therapy [4]. Although the role of progestin remains poorly defined,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coadministration of progestin could counteract the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estrogen .  相似文献   
756.
利用GFP表达系统检测雌激素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雌激素类化合物的转录调节原理,构建受雌激素应答元件(ERE)调控的3×ERE EGFP-N1重组报告基因载体,转染雌激素受体阳性的MCF-7乳腺癌细胞,分离出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ERE-GFP-MCF7,将不同浓度的雌二醇(E2)及其他化合物加入稳定转染的细胞后检测GFP表达水平的变化。雌二醇(E2)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稳定转染细胞ERE-GFP-MCF7表达GFP,最大效应浓度为1×10-10mol/L ,EC50为1.5×10-11 mol/L;已知的植物雌激素大豆甙元和白藜芦醇同样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GFP的表达,EC50分别为2.4×10-7 mol/L和6.2×10-6 mol/L,而葡萄籽多酚没有明显的雌激素样活性。雌激素拮抗剂他莫西芬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雌二醇诱导GFP的表达,最大抑制浓度为1×10-7 mol/L。利用此细胞模型检测不同化合物诱导的GFP表达强度可快速检测雌激素受体的配体。  相似文献   
757.
目的探讨乳腺癌乏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 blefactor-1α,HIF-1α)与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42例乳腺癌组织中进行HIF-1α染色,并与ER表达情况及其他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4.76%,ER表达阳性率为66.67%(28/42)。ER表达率在HIF-1α阳性者中为56.52%,HIF-1α阴性者中为78.95%,P=0.125。而在细胞水平上,ER在HIF-1α阳性者和阴性者中的表达量积分,分别为2.96±1.97、5.11±2.58,t=3.06(P=0.004),Spearman等级分析,r=-0.49(P=0.003)。另外,HIF-1α表达除常见于绝经后患者外,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孕激素受体、腋窝淋巴结转移、Ki67、C-erbB-2表达均无显著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IF-1α表达可能参与了ER表达下调的机制。  相似文献   
758.
雌激素受体(ER)在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抗雌激素治疗的内分泌治疗为重要的治疗方案,但易产生三苯氧胺(TAM)的耐药性而使治疗失效,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高表达引起ER磷酸化所致。本文概述了其中的分子机制和可能涉及的传导通路等。  相似文献   
759.
目的:从乳腺文库中分离与雌激素受体β(ERβ)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方法:将ERβ基因克隆入酵母表达载体pGBKT7中,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技术,从乳腺文库中分离与ERβ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结果:分离到与ERβ相互作用的蛋白质FBLN1,并进一步确定了ERβ与FBLN1作用的结构域为AF1及DBD结构域。结论:FBLN1可能参与ERβ信号途径并共同调节细胞的增殖。ERβ与FBLN1相互作用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ERβ与FBLN1在生理及病理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0.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雌激素受体(ER)αAF1转录激活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蛋白,为乳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编码ERαAF1的cDNA片段克隆到诱饵蛋白载体pGBKT7中,以构建的pGBKT7-ERα-AF1为表达靶蛋白的质粒,筛选人乳腺文库。将筛选到的含Ⅰ型胶原基因的质粒与表达ERα和ERβ不同结构域的质粒共转化酵母细胞,验证Ⅰ型胶原与ERαAF1作用的特异性。结果:经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质粒pGBKT7-ERα-AF1含有目的基因片段;Western印迹证实ERαAF1在酵母中获得表达;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与ERαAF1相互作用的Ⅰ型胶原蛋白。酵母细胞共转化实验证实,Ⅰ型胶原蛋白与ERα和ERβ的AF1结合,但与ERβ的DBD、AF2不结合。结论:Ⅰ型胶原与ERα和ERβ的AF1及ERβ的DBD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