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6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85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31.
利用酸性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从人胚胎组织中提取总RNA,经Oligo(dT)纤维柱分离纯化出mRNA。用逆转录与聚合酶链反应相结合的RT-PCR法,扩增出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Ⅱ)的cDNA片段,在限制性内切酶Sma Ⅰ存在的连接体系中,将扩增出的cDNA片段克隆进PUC12的Sma Ⅰ位点处。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Sal Ⅰ、Eco47Ⅲ酶切鉴定其方向。以重组质粒的双链DNA为模板,用末端终止法测定其全部核苷酸顺序,证实其核苷酸编码的IGFⅡ在氨基酸顺序上与文献报道的相同。  相似文献   
932.
芳香烃类化合物(aromatic hydrocarbon compounds)是一类基于苯环结构的有机物,广泛分布在自然环境中,难以自然降解、易被生物积累,且有很大的环境危害性。生物法是有机化合物转化降解的主流工艺,而电活性微生物(electroactive microorganisms, EAM)因其独特的胞外电子传递(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EET)能力和生理代谢模式在芳香烃类化合物污染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电活性微生物可以通过还原脱卤、脱硝与氧化开环过程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实现芳香烃类污染物的降解矿化。本文重点综述了电活性微生物降解芳香烃类污染物过程中主要还原/氧化反应机理,归纳了电活性微生物高效还原脱卤、脱硝的关键酶活、代谢途径及转化机理,分析了不同含氧条件下电活性微生物开环方式及降解代谢途径,并通过调控微生物胞外聚合物与添加导电材料等途径来提升电活性微生物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总结了电极电位、电极材料、电解液性质及温度等环境因子对芳香烃类化合物降解的影响,探讨了芳香烃类污染物的强化生物降解策略的可行性。最后,展望了电活性微生物降解技...  相似文献   
933.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MS)结合质谱裂解规律分析,靶向分离Alternaria panax发酵液粗提物中次生代谢产物。【方法】用马铃薯葡萄糖(potato dextrose broth,PDB)培养基液体发酵A.panax 14 d,将滤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后减压浓缩得粗提物;基于UPLC-Q-TOF-MS/MS方法(高分辨质谱、分子式与碎片峰等)分析粗提物化学成分及质谱裂解规律;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结合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等谱学技术以及与文献数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出...  相似文献   
934.
泡桐丛枝病类菌原体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35.
初步统计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45科,434属,1010种(变种)。植物区系古老,地理成分以泛热和热带分成分较多,我们运用模糊聚类分析了保护区群落的划分,结果表明,划分的类型与用植物所在群落层中重要值来确定群落乔木层的优势种划分群系的方法基本相一致,计自然植被3个群系,格氏栲林,米储林,栲树林;人工植被5个群系:马尾松林,杉木林,建柏林,楠木林,毛竹林。  相似文献   
936.
孙飞龙 《蛇志》1994,6(3):11-14
应用蝮蛇抗栓酶3号(以下简称Svate—3)治疗心血管病高凝状态24例,剂量1.0u稀释后静滴,qd,3周为一疗程。治疗后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TPI)、血栓素B2(TXB2)、组织纤维连结蛋白(FN)均有显著下降,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6-酮前列腺素Fα(6-Keto-PGFα)明显升高。提示,该药治疗心血管病高凝状态有效。  相似文献   
937.
在大豆根瘤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胞质内含物,只存在于侵染细胞中,一个细胞通常只有一个,一般位于细胞的外周部分,常常靠近胞间隙。这种内含物通常为圆形,其直径在1—2μm之间,主要由颗粒状物质、管状和泡状成分组成。它经甲苯胺蓝O染色后呈深蓝色,苏丹黑B染色后呈深黑色,考马斯蓝染色后呈蓝色,因此它不是类聚核糖核蛋白体,也不是一般的蛋白体和脂滴或脂质体,而可能是一种蛋白质和脂的复合物。其作用可能与共生固氮中的能量转换和供应有关。  相似文献   
938.
业已发展出能与吗啡结合但不能与内啡肽结合的单克隆抗体。这类抗体还能与牛脑中提取的三种化学物质结合,达三种化学物质中至少有一种能成功地与吗啡争夺吗啡抗体上的结合位点。这三种化学物质的结构和它们在脑中的功能还不知道。脑中产生的类阿片物质的量极少,这妨碍了对它们的研究。希伯来大学(耶路撒冷)的研究工作还表明甜食(Sweet)会使机体释放天然阿片制剂。  相似文献   
939.
丹参愈伤组织的培养及其有效成分(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丹参的根、茎、叶、叶柄等部位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均含有隐丹参酮、丹参酮ⅠA和丹参酮ⅡA。它们的百分含量及产率以根诱导的愈伤组织中为最高,达原植物的4.1倍。  相似文献   
940.
贝母属植物异甾体生物碱的存在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化学成分资料,探讨了百合科贝母属在植物化学分类上的指征,指出5α-cevanine类 异甾体生物碱为该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Characteristic constituents);从其生源上看,结构中的C13 与C17位应是其生物合成中氮源骈合的结合部位,即可产生C13、C17上双氢反式(如浙贝甲素 verticine、浙贝乙素verticinone)和顺式(如炉贝甲素delavine、松贝甲素songbeinine)两大类型的生 物碱。同时,作者分析了特征性成分在中国分布区内本属植物主要种中的存在状态,结果提示:其存在形式与其相应植物的形态、地理分布有—定的相关性,值得进—步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