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干旱胁迫造成两小麦品系类囊体膜上的单半乳糖脂甘油二酯(MGDG)、双半乳糖脂甘油二酯(DGDG)、磷脂酰胆碱(PG)以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甜菜碱预处理能缓解这些组分的下降.干旱胁迫下,抗旱型小麦品系HF9 70 3的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酯(SQDG)、反式十六碳-烯酸[16:1(3t)]含量显著上升,MGDG中亚麻酸(18:3)相对含量显著下降;而干旱敏感型品系SN215953则表现为SQDG、16:1(3t)含量显著下降,MGDG中脂肪酸变化不明显,这可能是两个小麦品系抗旱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甜菜碱处理能显著减小干旱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且对SN215953的作用较HF9703大.另外,干旱胁迫引起类囊体膜上Ca2 -ATPase活性、Hill反应活性及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外源甜菜碱能缓解其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黄化油菜突变体Cr3529子叶类囊体膜光谱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发育10d的黄化油菜突变体为材料,分析了突变体油菜子叶类囊体膜的色素含量、室温吸收光谱、叶绿素荧光发射和激发光谱以及蛋白内源荧光光谱的变化。数据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油菜子叶类囊体膜的光合色素Chl α和Chl b含量均减少.但Chl α/b比值升高;突变体油菜子叶类囊体膜叶绿素捕光能力和受激发能力均下降,且较依赖于Chl α捕光并将光能激发传递给PSⅡ反应中心;突变体油菜子叶类囊体膜的蛋白内源荧光也明显异于野生型。进一步表明突变体油菜子叶类囊体膜蛋白组成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菠菜为材料 ,经过提取 ,用PUA SbQ、海藻酸钙和戊二醛—牛血清蛋白三种固定方法在 4 0孔板上固定得到固定化的类囊体膜 ,用酶标仪连续测定 8周固定化类囊体膜的光合活力变化。结果表明 :PVA SbQ固定方法最好 ,8周后测定的活性仍保持在 6 1 2 2 %左右。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溶性多聚体双相法分离蓝细菌Anabaenasp .PCC 712 0质膜和类囊体膜两种膜系统。吸收光谱分析表明 ,质膜相和类囊体膜相的主要色素分别为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SDS_凝胶电泳显示这两种膜系统蛋白组成有很大差别。这种分离方法容易操作 ,对研究蓝细菌的膜蛋白和膜脂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2):195-202
1 Suorsa M, Sirpi6 S, Aro E-M (2009). Toward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hloroplast NAD(P)H dehydrogenase complex. Mol Plant, 2 (6): 1127-1140 题目:叶绿体NAD(P)H脱氢酶复合体的特征(综述)摘要:叶绿体类囊体膜中NAD(P)H脱氢酶[NAD(P)Hdehydrogenase,NDH]复合体参与循环电子转运与叶绿体呼吸。NDH至少由15个亚基组成,同时包含叶绿体编码及核编码蛋白。  相似文献   
16.
17.
类囊体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重要场所,在植物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倍受关注.介绍了植物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包括双向凝胶电泳(2DE)、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质谱(MS)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在植物类囊体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对类囊体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用PAM 2000型便携式荧光测定系统测定了不同浓度N arc iclas ine(NCS)处理的离体萝卜子叶的荧光动力学参数:初始荧光(F0)、光化学淬灭(qP)、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结果表明,NCS对各种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NCS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利用蓝绿温和胶电泳技术分析萝卜子叶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发现,转绿期间叶绿体中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含量增加均被NCS抑制.表明从水仙鳞茎分泌物中分离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NCS能够明显抑制离体萝卜子叶的光下转绿,而且NCS对离体萝卜子叶光下转绿的抑制是多位点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叶绿体类囊体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tAPX)与其抗氧化性的关系,从番茄叶片中分离了叶绿体类囊体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StA跚并转入到烟草中。以野生型(WT)、转正义StAPX烟草株系T3-3和T3-6为试材,测定了外源过氧化氢诱导的氧化胁迫条件下APX酶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氢(H2O2)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等。Northern杂交显示StAPX因的表达受外源H2O2氧化胁迫的诱导。氧化胁迫下转基因烟草的APX酶活性和清除H2O2的能力都显著高于野生型,并且转基因烟草比野生型具有更高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及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刚尸舶勺过量表达有助于提高外源H2O2诱导的转基因烟草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温逆境下植物叶片衰老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片衰老是植物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其作为一个主动的生理过程,对植物体内的营养循环再利用以及种子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多种环境因素会影响叶片衰老进程。高温是影响叶片衰老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研究高温胁迫下叶片衰老的调节机制对于通过调控叶片衰老进程,从而增加植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高温胁迫下叶绿体及类囊体膜的损伤、光合电子传递活力的改变、活性氧累积、光合作用相关蛋白质降解及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