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8篇
  44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确定二价铁离子为A.f生长过程中惟一限制性底物条件下,通过考察初始亚铁离子浓度、初始pH值两种影响亚铁离子氧化代谢的主要因素来研究细菌的生长特性,得到以限制性底物亚铁离子浓度为表征的细菌生长曲线。利用基于Monod方程建立的细菌生长动力学方程模型,采用Matlab软件中的Gauss-Newton算法确定了在不同条件下细菌生长动力学参数,包括最大比生长速率μm、Monod常数K及Ro,推导出了不同条件下A.f对数期以底物Fe(Ⅱ)浓度为表征的生长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82.
本研究对黑龙江海伦市种植大豆作物的黑色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产植酸酶菌株(穗霉属26-13-4)的最佳营养条件进行优化.针对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麸皮的添加量进行D-饱和最优化设计,拟合三者之间的方程,并确定最优化添加量.  相似文献   
183.
温智峰  魏识广  李林  叶万辉  练琚愉 《生态学报》2022,42(22):9153-9164
为探讨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中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特点及其成因,揭示其共性规律和个性差异,为相关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我国亚热带不同纬度的6个1 hm2典型森林群落中所有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1 cm的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L (t)方程统计所有监测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为满足L (t)方程的统计精度,将各群落中多度≥10株的植物以物种为单位统计,多度<10株的低多度物种和单个体物种则以种组为单位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并对物种多度、胸径与空间聚集程度的度量指标L1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亚热带不同纬度群落中多度≥10株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相似的尺度依赖性规律:显著聚集分布比例随尺度增大而降低,不同纬度群落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纬度较低的群落稳定性更强。(2)各群落中低多度种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小尺度显著聚集分布,大尺度随机分布的尺度效应,但尺度效应在不同纬度群落间存在差异;各群落的单个体种组空间分布格局均以随机分布为主。(3)不同纬度群落物种多度与空间聚集程度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物种多度对空间聚集程度的影响随纬度从高到低逐渐减弱。(4)较高纬度群落物种胸径与空间聚集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纬度从高到低,物种胸径对空间聚集程度影响水平逐渐降低。对亚热带不同纬度森林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原因的进一步探讨,认为由纬度差异引起的生境异质性是影响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格局产生过程的主要因素,此外,林型、扩散限制、密度制约和随机作用是影响各群落物种空间格局成因及多样性维持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4.
南方山区人工林的不合理开发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典型人工林小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研究对于人工林种植和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分析了粤西山区大顶山小流域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及关键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大顶山小流域侵蚀模数为1948.1 t·km-2·a-1,属于轻度侵蚀,但空间变异十分剧烈,变异系数为5.12,最大值可达191127 t·km-2·a-1。微度侵蚀(<500 t·km-2·a-1)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80.6%,中度及以上侵蚀(>2500 t·km-2·a-1)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度小于30%的桉树人工林幼林区,贡献了流域总侵蚀量的75.7%。2014—2019年间,大顶山小流域平均侵蚀年际变化不大,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变化较大,植被覆盖度、坡度和降雨是关键影响因素。桉树人工林种植导致自然植被破坏是引发造林区土壤侵蚀的首要原因。幼林区土壤侵...  相似文献   
185.
小秦岭自然保护区秦岭冷杉死亡原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濒危植物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近几年出现了不明原因的衰败死亡现象,并有不断扩展的趋势,分析研究就地保护这一珍稀植物资源迫在眉睫。在对小秦岭全部秦岭冷杉定位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活树、死树分布和结构的对比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和结构等式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SEM)结合环境因子,探讨了秦岭冷杉的生存状况和死亡原因。结果如下:(1)枯死树与活树分布基本相一致,活树个体中小树和大树相对较少,死亡个体主要为小树和中龄树;(2)秦岭冷杉的生长与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SEM分析结果显示,秦岭冷杉活树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呈明显的正相关系,而死树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枯死树与空间位置和地形表现出的负相关关系要明显大于活树。上述结果说明,秦岭冷杉幼苗和小树较少,更新能力差,秦岭冷杉的死亡不是个别现象和局部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秦岭冷杉的生长与海拔、坡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对秦岭冷杉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是影响秦岭冷杉死亡和衰败的重要环境因素。在今后秦岭冷杉经营保护过程中要注意微环境的变化,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186.
通过对Richards方程数学属性的分析表明 ,该方程具有变动的拐点值 ,因而在描绘兽类多种多样的生长过程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依据其方程参数n取值的不同 ,Richards方程包含了Spillman ,Logistic,Gompertz以及Bertalanffy方程。为了评估Richards方程对兽类生长过程的拟合优度 ,作者引用 1 0组哺乳动物兽类生长数据 ,将它与一些经典的生长模型如Spillman ,Logistic,Gompertz以及Bertalanffy方程共同进行了拟合比较。结果表明 ,Richards方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 ,适于描绘多种多样的兽类生长模式。  相似文献   
187.
三种模型对动物细胞生长模拟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Monod方程、Logistic方程和一个简单的结构模型来模拟批式培养动物细胞的生长。结果显示Moned方程和Logistic方程都不能很好拟合延迟期细胞的生长,而结构模型可以描述细胞从延迟期到静止期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88.
指标权重是影响森林健康评价结果的关键因素.探索更科学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为森林健康评价提供全新的思路,也为提升森林评价结果的公认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基础.将林分作为研究尺度,以研究区杉木纯林、杉木混交林和天然次生林3种典型森林为研究案例,依据复杂系统思想构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将森林组织结构、生产力、土壤状况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9.
冰雪灾害对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温学发  王辉民  王晶苑 《生态学报》2014,34(17):5030-5039
结合中亚热带江西千烟洲人工针叶林2005、2008和2011年3次树木清查数据以及树木相对生长方程,比较了2008年1月南方冰雪灾害前后的NPP,评价了森林生态系统灾后的恢复能力。结果表明:乡土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比外来树种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抗灾害能力强;在个体水平上,胸径(D)较大的树木抗灾害能力较差。灾后马尾松与杉木的D增长率降低,而湿地松增大。冰雪灾害导致大量碳(10.44 t C/hm2)从乔木层碳库转移到死生物量碳库,占乔木层碳储量的18.28%。灾前NPP和碳利用效率(CUE)分别为736.23 g C m-2a-1和0.41;灾后经过近4年的恢复,NPP和CUE分别为683.08 g C m-2a-1和0.38。  相似文献   
190.
利用异化铁还原微生物可将高岭土中不溶性的Fe3+还原成可溶性的Fe2+,但是此过程中产生的Fe2+能够被高岭土以及异化铁还原微生物吸附,从而影响高岭土中铁的异化还原。本文研究了pH、高岭土量、Fe2+浓度、温度4个因素对高岭土吸附Fe2+的影响;并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研究Fe2+及温度对高岭土中Fe3+的生物还原特征。结果表明:pH、高岭土量、浓度、温度4个因素均会影响高岭土吸附Fe2+,当Fe2+吸附在高岭土和微生物菌体表面时,微生物的活性下降,同时高岭土表面Fe3+的生物可利用性也降低,Fe3+生物还原的最大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