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1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2671篇
  840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85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20篇
  2008年   469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417篇
  2004年   438篇
  2003年   384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268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28篇
  1996年   224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拟南芥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娟  李家洋   《微生物学通报》2001,28(3):99-101
拟南芥基因组全序列在2000年底已完全测定并公开发表,这是第一个经完全测序的开花植物。序列的获得为进行大规模高等植物基因的鉴定、基因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并将改进和发展一系列进行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42.
屠振力  钟儒杰 《生态学报》2014,34(19):5470-5476
为了探讨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utyl Benzyl Phthalate,BBP)对家蚕(Bombyx mori)等鳞翅目昆虫的生殖损伤,家蚕饲以不同浓度BBP喷洒后的桑叶,调查了BBP对家蚕造卵、产卵等生殖机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BP影响家蚕的体重增加、存活率及产卵特性,随着BBP浓度的增加,影响逐渐加大,1.6 mmol/L添食5龄起蚕时,造卵数及产卵数仅为对照的56.1%和51.4%,对受精及孵化等的影响具有相同变化趋势,只是对雄性的影响大于雌性;不同时期的添食结果表明,BBP对家蚕生殖的影响:3龄起蚕4龄起蚕5龄起蚕,0.16 mmol/L添食时,造卵数及产卵数分别只有对照区的57.5%、66.3%、97.6%及58.7%、74.1%、96.0%;BBP添食对存活下来的个体的下一代的茧质几乎没有影响。由以上结果表明:BBP对家蚕的生殖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BBP添食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早,在蚕体内积累越多,产生的生殖毒性就越大,而且这种毒性雄性大于雌性。  相似文献   
43.
贵州百花湖夏季浮游植物昼夜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志敏  陈椽  刘之威  龙胜兴 《生态学报》2014,34(19):5389-5397
为了探讨浮游植物在水体中的昼夜垂直分布格局,于2012年7月31日至8月1日对百花湖(水库)浮游植物进行昼夜24 h定点分层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蓝藻、绿藻、硅藻种类数在水体中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蓝藻种类数在0.5—2 m居多,绿藻种类数在0.5—6 m明显多于7—14 m,硅藻种类数主要分布在6 m及以深的水层中。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为绝对优势种,相对丰度为82.69%。8:00时湖泊假鱼腥藻在2—3 m处聚集程度最高,10:00时聚集程度最高的水层上升至0.5 m,10:00—12:00湖泊假鱼腥藻的细胞丰度由0.5 m向2 m扩增,12:00时在2 m处达到全天峰值,此时0.5 m处的细胞丰度是除6:00外的最小值,12:00—14:00湖泊假鱼腥藻的细胞丰度由2 m向0.5 m扩增,16:00时又大量聚集于1 m处,说明湖泊假鱼腥藻在白天具有明显的垂直迁移现象;湖泊假鱼腥藻丰度的MI指数白天在1.45—2.07之间,夜间在1.40—1.46之间,变化趋势与时间深度等值图结果相符,说明湖泊假鱼腥藻在水体中昼夜均呈聚集分布,且白天的聚集程度及变化幅度大于夜间;百花湖浮游植物总丰度的昼夜垂直分布格局与湖泊假鱼腥藻一致;水体中浮游植物总丰度和湖泊假鱼腥藻丰度夜间低于白天。光照的昼夜交替和水柱温差的昼夜变化是影响浮游植物总丰度和湖泊假鱼腥藻垂直分布格局昼夜变化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4.
乳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检测了不同分子量范围的WPI(乳清分离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个组分显示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分子量小于5 kDa的组分最强。采用凝胶过滤色谱对分子量小于5 kDa的WPI酶解物进行分离,抗氧化活性强的组分继续采用RP-HPLC进行纯化。通过MALDI-TOF-MS与氨基酸组成分析鉴定该活性肽为His-Ile-Arg。  相似文献   
45.
利用依据马铃薯Y病毒(PVY)pl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的一对引物YP1,YP2,以带毒烟草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了0.83kb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表明为PVY pl基因。通过对PVY P1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PVY不同分离物间P1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明显差异,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4%~94%间。依据P1蛋白氨基酸序列建立了PVY系统关系树并对PVY进行了类型分析。  相似文献   
46.
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株(PLRV-Ch)复制酶基因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设计合成的两对特异性引物,以马铃薯卷叶病毒中国分离株PLRV-Ch RNA为模板,经反转录PCR扩增,将复制酶基因3′端0.6 kb和5′端1.2 kb,克隆于pUC19中,分别构建了重组质粒pLR3和pLR5,并分五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将获得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与国外报导的四个PLRV分离株的相应区段的序列同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具有高度同源性.文中对核苷酸序列中存在的可能移码序列和其下游的茎环结构或假节结构、以及特征性三次重复区及氨基酸序列中复制酶蛋白N端的碱性氨基酸序列以及C端区域中包括GDD在内的8个特征序列进行了讨论.作者发现移码序列上游的三次重复的核苷酸序列可以形成连续折叠的互补双链区和发夹结构,这一结构可能和转译移码有关.此外PLRV复制酶蛋白N端部分氨基酸序列易变,而C端氨基酸序列十分保守,可能和复制酶功能有更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47.
为了研究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 CSPs)在化学感受系统中的作用, 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到一条梨小食心虫化学感受蛋白的全长cDNA序列, 命名为GmolCSP (GenBank 登录号: JQ821389)。序列分析表明, GmolCSP开放阅读框序列为384 bp, 编码127个氨基酸残基, 预测N末端含有18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 其成熟蛋白的预测分子量为12.80 kD, 等电点为8.33。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鳞翅目昆虫化学感受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较高同源性。RT-PCR结果显示, GmolCSP在梨小食心虫成虫触角、 去触角的头、 胸、 腹、 足和翅中都有表达。将GmolCSP重组到表达载体pET-32a中, 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表达。SDS-PAGE和Western 印迹检测结果显示, 梨小食心虫化学感受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地表达出一个分子量约为29 kD的融合蛋白, 与预测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一致。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8.
微乳体系中11β-羟基甲羟孕酮的C1,2生物脱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过程传质,提高甾类药物中间体11β-羟基甲羟孕酮C1,2生物脱氢转化率,采用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 UR016菌株在Tween-80/乙醇/食油/水构成的微乳体系中进行生物脱氢,并考察了微乳体系组成、转化温度、投料浓度对脱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菌体培养液作为水相,食油作为油相构建微乳体系,食油最适加量为10g/L,表面活性剂Tween-80加量为4g/L;底物经醇溶后水析投料,乙醇最适加量为发酵液体积的7%(V/V);最适转化温度为33oC;当底物浓度为4g/L时,在构建的微乳体系中转化46h,脱氢转化率达88.6%,与水相转化工艺相比提高了66.2%。在该体系中疏水性11β-羟基甲羟孕酮底物得到了有效的增溶和扩散,生物脱氢转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9.
S-RNase在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中起关键作用,HV区段被认为是雌蕊与花粉间特异识别的关键部位。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蔷薇科植物的S-RNase序列分析,并对HV区段一级结构邻近区和空间邻近区作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发现HV区C端的一段氨基酸序列符合蛋白质相互作用位点的特征;HVP区也是一个多态性区段,可能参与分子识别过程。因此,蔷薇科植物中,S-RNase与花粉S基因产物的作用方式可能为S-RNase的HVC区与花粉S基因产物先非特异性结合,再以HV区和HVP区进行分子间特异识别。  相似文献   
50.
长柄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是我国亚热带山地林的重要组成树种,本研究在温室中用河砂培养长柄水青冈幼苗,采用直接测量法研究了长柄水青冈的根系构型。结果表明,生长50 d的长柄水青冈幼苗的根系呈倒圆锥形,根宽小于根深;基根平均生长角度较小,基根的向地性小;一级侧根与主根的夹角从根系上部至下部逐渐变小;二级侧根首先发生于根系的中下部,然后其发生范围向根系上、下部扩展。虽然长柄水青冈幼苗根系构型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但一级侧根与主根的夹角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研究揭示了实验条件下长柄水青冈幼苗的根系构型及其在幼苗建成过程中的生长变化规律,为长柄水青冈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