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篇 |
免费 | 65篇 |
国内免费 | 358篇 |
专业分类
8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7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172.
Cu污染土壤中溪荪和花菖蒲的生长状况及对Cu的积累及转运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壤栽培方法,研究了在Cu添加量为0(CK)、200、400、600、800和1 000μg·g-1的土壤中溪荪(Iris sanguinea Donn es Horn.)和花菖蒲(I.ensata Thunb.var.hortensis Makino et Nemoto)叶和根的数量、长度及生物量(干质量)6个生长指标的变化趋势,并对叶和根中的Cu含量和积累量、全株的Cu积累量、Cu的富集系数及转运系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壤中Cu添加量的提高,溪荪的根数逐渐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而溪荪的其余5个生长指标和花菖蒲的6个生长指标均总体呈现出在Cu添加量较低的条件下逐渐增加并显著高于对照、在Cu添加量较高的条件下逐渐减小且显著小于对照的变化趋势;其中在Cu添加量1 000μg·g-1的土壤中2种植物的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P<0.05);而添加400和600μg·g-1Cu则分别对2种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土壤中Cu添加量的增加,溪荪和花菖蒲叶及根中的Cu含量均逐渐提高;溪荪对Cu的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以及花菖蒲对Cu的富集系数均显著小于对照,而花菖蒲对Cu的转运系数则呈现在Cu添加量较低的条件下高于对照、Cu添加量较高的条件下低于对照并逐渐减小的趋势;在添加了Cu的土壤中,溪荪叶、根和全株对Cu的积累量均低于花菖蒲,但均显著高于对照,且2种植物根的Cu含量及积累量均大于叶片,表明溪荪和花菖蒲均具有一定的Cu积累能力,且主要积累在根中,花菖蒲对Cu的积累能力优于溪荪.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溪荪和花菖蒲不是Cu超积累植物,但对Cu胁迫均具有一定的耐性,且花菖蒲的耐性略强于溪荪;溪荪和花菖蒲分别适宜栽植于Cu含量400和600μg·g-1以下的土壤中,可用于轻度和中度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和环境美化. 相似文献
173.
华北低丘山地人工林蒸散的控制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林蒸散的影响机制研究对指导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对华北低丘山区30年生栓皮栎-刺槐-侧柏人工混交林进行了连续2a的观测,以探讨蒸散的控制因子。结果表明:退耦系数(Ω)与冠层导度的季节动态有很好的一致性。2007、2008年的快速生长季Ω变化范围分别为0.12—0.62、0.08—0.54,平均值分别为0.37、0.23,快速生长季蒸散主要受气孔控制。2008年比2007年偏旱,该年快速生长季的退耦系数、冠层导度和蒸散低于2007年,发生干旱时蒸散主要受气孔限制。气孔对蒸散的限制作用在大气湿度较低时较高,并且这种限制作用在发生干旱时会进一步加剧。快速生长季内辐射是影响蒸散的主要环境因子,辐射资源丰富的年份气孔对蒸散的控制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4.
近年来花生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初步揭示了花生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花生微卫星标记的开发途径主要包括通过构建小片段基因组文库开发基因组SSR标记, 根据花生EST序列开发EST-SSR标记, 根据豆科植物序
列信息和SSR标记开发花生SSR标记, 将SSR标记与其它分子标记结合开发新的DNA标记, 以及基于SSR核心序列开发ISSR标记。花生微卫星标记主要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图谱与品种指纹图谱构建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花生SSR标记开发研究的进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5.
176.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碳释放过程。为了探讨温带森林土壤呼吸在长时间尺度的变化, 利用北京东灵山地区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林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3种温带森林永久样地, 于2012-2015年对其土壤呼吸进行测定, 并与1994-1995年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2012-2015年, 白桦林的平均年土壤呼吸量为(574 ± 21) g C·m-2·a-1, 显著高于辽东栎林(455 ± 31) g C·m-2·a-1和油松林(414 ± 35) g C·m-2·a-1, 比20年前(1994-1995年)的估测值分别增加了85%、17%和73%。这些结果表明, 近20年来这3种生态系统的碳周转速率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77.
玉米自交系遗传变异的RFLP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RFLP标记研究了13个玉米(Zca nays L.)自交系的遗传变异。从30对探针/酶组合中筛选出杂交带型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24对组合,在13个自交系中获得85个等位基因杂交片段,平均每个位点为3.3条,平均多态性指数为0.499。13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3-0.802,平均为0.649。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自交系共分为5个类群,分群结果与其系谱关系基本吻合;表明 相似文献
178.
用普查法研究广东省北部地区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nsis Will.严重发生河滩植物群落,鉴定出分属于43个科的植物106种,同时记录下植物群落中植物种名、平均高度、聚生多度、总覆盖率、物候相和生活力,分析了河滩植物群落的植物相似性和丰富度以及优势种数量特征和属性标志,结果表明河滩植被的搭配和空间分布为越北腹露蝗在粤北大发生提供了独特的生境;另外结合各河滩植物群落进行越北腹露蝗1龄蝗蝻虫口密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越北腹露蝗发生与植物群落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枫杨是越北腹露蝗最嗜性植物,其覆盖度与越北腹露蝗发生密度呈极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856(F=32.9201,P=0.0001),小簕竹是越北腹露蝗非嗜性植物,其覆盖度与越北腹露蝗的发生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偏相关系数为-0.613(F=0.1617,P=0.021),据此提出了一些控制粤北河滩越北腹露蝗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9.
生长空间竞争指数及其在油松、侧柏种内竞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究林木个体之间的竞争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基础,林木竞争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并先后提出了20多种衡量竞争程度的竞争指数系统,但有关学者研究后认为,这些竞争指数都没有较好地解决了定量分析中树冠变化的问题。论文首次提出生长空间竞争指数(Growthspacecompetitionindex,GSCI),系树冠表面积与胸高断面积之比,由于树冠外围面积代表树冠接受光照最强的部分并且是决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群体和群落的竞争中作为反映竞争参数,较好地解决了定量分析中树冠变化的问题,为树冠覆盖程度的无量纲度量。本文还在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林种内个体竞争中得到应用,与常用的简单竞争指数(Competition index,CI)和空间竞争指数(Growth space index,GSI)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0.
特征提取和分类是模式识别中的关键问题。结合小波分析理论和支持向量机理论,构造分类器模型,将前列腺癌基因芯片数据分成癌症和正常两种。提取小波低频系数表征原始数据并送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分类,实验证明:提取db1小波4层分解下的低频系数,送入分类器分类后正确分类率达到93.53%。Haar小波的正确率是92.94%。可见提取不同小波低频系数,得到的分类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