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京津及邻近地区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质等级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任淑智 《生态学报》1991,11(3):262-268
  相似文献   
62.
为制定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策略,采用濒危系数、遗传系数及物种价值系数等评价指标对58种珍稀植物的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顺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的综合评价值(VS)为0.153~0.742,濒危等级为安全的11种,占该区珍稀保护植物总数的19%;稀有的28种(48%);渐危的18种(31%);濒危的1种(2%)。优先保护顺序为Ⅰ级的8种,占该区珍稀保护植物总数的14%,急需保护;Ⅱ级的22种(38%),需要保护;Ⅲ级的23种(40%),可以一般保护;IV级的5种(8%),较为安全。生境破坏和人为干扰是该区珍稀植物保护面临的主要威胁。  相似文献   
63.
大量野生植物的生存正在遭受着威胁,对植物物种现状进行客观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为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我国编制了多个红色名录和保护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明确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范围,是依法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法律基础,补充完善该名录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拟通过对现有名录进行客观评价,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更新完善提供合理建议。通过综合我国现有植物保护名录,建立统一表格,对各名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野生植物红色名录,将其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比较,对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更新前后的变化,分析各个名录间的相似性、差异性、完整性,对现有名录作出评价。我国现有名录中存在各名录评价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差别大、物种命名有争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不全面、国际名录与国内名录差别较大等问题。建议将193种野生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讨论范围,其中44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9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完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应重点关注1,313种野生植物,可以考虑将其纳入省级自然保护名...  相似文献   
64.
基于SSR分子标记技术,按树高和胸径(地径)因子将样地内的植株分为优势木、中等木和劣势木3类,对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林木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林冠层,优势木的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2.083、0.762、0.290和0.423,略高于中等木和劣势木;在更新层,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non's信息指数、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2.063、0.774、0.272和0.410,除观测杂合度外,其余3个指标也均表现为优势木略高于中等木和劣势木。从差异显著性检验来看,不同生长优势等级云南松林木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显著,即林木生长分化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5.
为了探索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与气象条件的动态关系,选择小麦感病品种,在河北省典型麦田安装冠层温湿度监测仪进行观测试验,同时进行大气温湿度的对比观测,得到田间冠层和大气逐时温湿度与白粉病系统调查病情资料,通过分析小麦白粉病流行速度与冠层、大气温湿度及其日变化的关系,提出了“日界限温度累计时”概念,建立了冠层与大气两种尺度白粉病流行速度的温湿度气象等级指标,并建立了基于冠层与大气两种尺度短临温湿度及其日变化的白粉病流行速度预测模型.利用所建指标进行2009年、2010年回代检验,符合率分别为67%、84%,2012年实际测报,符合率为87%;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综合预报准确率达88%.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与模型可用于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动态监测预警和评估,同时为小麦白粉病气象深入研究提供线索和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66.
铁线莲属研究随记(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描述了9新种,4新变种;做出了2新等级,1新组合和1新名称。(2)归并了以下拉丁学名: Clematis dioica L.ssp.virginiana(L.)Kuntze var.bahamica Kuntze,C.bahamica (Kuntze) Britton,C.orbic- ulata Correll,C.brasiliana DC.var.laxa St.Hilaire,C.perulata Kuntze,C.barranacae Jones,C.discolor Gardn., C.laxiflora Baker,C.bathiei Lévl.和C.mauritiana Lam.var.sulfurea Viguier &; Perrier。(3)对威灵仙C.chinensis Osbeck的5个变种进行了分类;特产日本的C.fujisanensis Hisauti &; Hara与C.chinensis 极为相近,主要区别在于具较大的花,但有时花与C.chinensis的花同样大,由于区别不大,在本文中被 降级作变种处理;与其近缘、具强烈退化花序、特产华东的C.anhweiensis M.C.Chang也随之被处理为 变种。(4)瑞典学者Johnson在最近出版的铁线莲属专著中将特产西印度群岛东部的C.Flukenetii DC. 归并于特产美国东南部的C.catesbyana Pursh;本文不同意他做出的归并,并列出了这两个种的明显区 别特征,确认后者是一个应该得到承认的独立的种。(5)根据墨西哥标本描述的C.acapulcensis Hook. &; Arn.原知分布于中美一带,而其在南美的居群和一小叶多毛的新变种(var.puberula)过去长期间被误 定为其近缘种C.affinis St.Hilaire;这个混乱在本文中得到澄清,同时,本文给出了这二近缘种的区别 特征。(6)Viguier和Perrier两位学者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研究马达加斯加一带的黄花铁线莲组-怀特铁 线莲亚组(sect.Meclatis subsect.Wightianae)植物时做出了不少错误鉴定:(a)将特产马达加斯加的具三 出复叶的C.mauritiana Lam. var.mauritiana,var.coriacea和C.microcuspis Baker,以及具单叶的C.ac- tinostemmatifolia W.T.Wang均鉴定为分布于非洲大陆的C.simensis Fresen., 并将后者作为分布于亚洲和欧洲的C.orientalis L.的亚种处理;(b)将特产马达加斯加具三出复叶的C.laxiflora Baker和具一回羽状复叶的C.ibarensis Baker鉴定为特产印度南部的C.wightiana Wall.,也将后者作为C.orientalis的亚种处理;(c)将特产科摩罗(Comoros)具二回羽状复叶的C.comoresensis W.T. Wang鉴定为C.brachiata Thunb.,也将后者作为C.orientalis L.的亚种处理;(d)将C.ibarensis Baker(具一回羽状复叶和两性花)这一拉丁学名用在了另一特产马达加斯加具2~3回羽状复叶和单性花、应属于单性铁线莲组sect. Aspidanthera的种(C.rutoides W.T.Wang)之上;(e)将另一特产马达加斯加具一回羽状复叶和单性花、 也属于单性铁线莲组的C.edentata Baker(=C.insidiosa Baill.)降级作为这两位学者曲解的C.ibarensis Baker的亚种处理;(f)将特产马达加斯加的C.dissecta Baker归并到属于茴芹叶铁线莲组(sect. Pseudanemone)的C.pimpindllifolia Hook.中。此次本文第五部分继去年第一、二部分之后对上述混乱情况做出了完全澄清,并给出了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及其邻近岛屿的怀特铁线莲亚组8种植物的检索表;由于C.ibarensis Baker的定义被上述两位学者严重误解,本文根据较多具花、果的标本写出了此种完整、正确的形态描述。  相似文献   
67.
术语是科学概念的约定性语言符号,是科技信息交流的工具。中国的灵长类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广泛参阅、借鉴国际同行的研究成果,并引入了一些灵长类学专业术语。科学、规范、准确、明晰的表达理应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而这对信息的沟通与交流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科学研究术语规范化表述的重要性,并基于文献梳理,介绍了非人灵长类社会中α-雄性更替(α-male replacement)的主要类型之术语及其含义,建议国内研究者使用:(1)取代(Takeover);(2)等级反转(Rank reversal);(3)继承(Succession);(4)补缺(Waltz-in);(5)分群(Fission)。文中还讨论了影响α-雄性更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通过对帆布霉腐菌的调查,筛选出有效的防霉剂,经模拟环境试验和实地应用试验,军用帆布防霉等级达到0级,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9.
红火蚁觅食活动的气象因子相关性及其等级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背景]气象因子是制约害虫种群动态的重要因素,也是昆虫觅食活动的影响因子。【方法】通过系统的田间调查分析了红火蚁在华南地区的觅食活动年变动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红火蚁在12和1月份时觅食活动最弱,3—6月出现一个觅食高峰,在下半年的9—11月出现另一个高峰,7、8月份受高温的影响觅食活动有一定程度的回落现象。红火蚁工蚁觅食活动的年变化规律又因不同生境类型呈现一定的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火蚁觅食工蚁数与降水量、月平均气温、月最低气温、月最高气温、月最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而与月平均气压呈负相关,且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月最低气温综合影响红火蚁觅食活动的变化。其中,月平均气温可以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红火蚁觅食活动的参数。对荔枝园内全年红火蚁觅食活动进行分级,对方程进行求导得到红火蚁在荔枝园中觅食活动的5个活动级别所对应的月平均温度、日照时数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实际临界值。[结论与意义]气象因子与红火蚁的觅食活动存在密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红火蚁的监测与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0.
2005年3—5月采用样带法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4个样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9种,隶属于10目26科。通过分析春季鸟类群落中各鸟种的相对重要值、分布系数、密度和种间相遇概率等群落特征参数,结合鸟类在机场及周边地区的活动行为等综合因素确定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危险鸟类。其结果表明:构成飞行安全威胁有两类:喜鹊和红隼等23种鸟类为最危险的鸟类,雀鹰和金翅雀等8种鸟类为较危险的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