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8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5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染色质重塑是调控基因时序性表达的重要环节.衰老的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核中有呈点状聚集的异染色质结构,这种特征性现象被称为衰老相关异染色质聚集(SAHF).K9M-H3和HP1是SAHF的标志性蛋白.在SAHF的形成过程中,p16INK4a/Rb途径和高迁移率蛋白A(high-mobility group A protein,HMGA protein)等许多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SAHF能够抑制E2F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维持于稳定的衰老状态.SAHF的发现为细胞衰老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生物学标志,并为细胞衰老状态的稳定维持提出了一种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92.
以球等鞭金藻为材料,研究生长抑制物GI对藻细胞生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4种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3-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对GI抑制效应的抵制作用.结果表明,0.10mg/LGI处理组藻细胞密度、SOD和POD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GI浓度的继续增大,细胞密度、SOD和POD活性急剧降低,而MDA含量进一步升高.GI浓度为0.30mg/L时,处理组藻细胞密度、SOD和POD活性以及MDA含量分别为对照组藻细胞密度的0.05倍、SOD活性的0.56倍、POD活性的0.59倍和MDA含量的2.2倍.4种抗氧化剂均能有效地抵制GI对藻细胞的抑制效应,使细胞密度、SOD活性和P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添加抗氧化剂处理组的藻细胞密度为对照组细胞密度的1.38~1.90倍、SOD和POD活性分别为对照组活性的1.49~2.12倍和1.55~2.13倍,而MDA含量比对照组含量降低57.7%~87.9%.生长抑制物的胁迫使球等鞭金藻细胞体内积累了过量的活性氧,而抗氧化剂通过清除藻细胞体内积累的活性氧,减轻了膜脂过氧化伤害,从而抵制了生长抑制物对藻细胞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993.
《昆虫知识》2007,44(2):310-310
UV-C光学共聚焦显微图像系统集成了光学和数字图像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采集非平面样品(高度变化范围超过了显微镜影深范围)的图像,它彻底解决了传统光学显微镜成像时尚倍数与大景深不能共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离子通道或离子转运体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与离子通道介导的被动运输不同,离子转运体介导的离子跨膜转运是一种主动运输方式,具有多种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本文以Na^+/HCO_3^-共转运体(Na^+/HCO_3^-cotransporter,NBC)为例,对离子转运体的物理化学和电生理学基本原理及其特性进行分析与介绍。从本质上说,离子转运体是一种酶,本文首先从酶促反应的角度,对NBC介导的离子跨膜运输过程进行分析,介绍了离子转运体的化学计量比、表征离子转运效率的转换数及与此相关的离子转运体的运输通量等。本文进一步从热力学的角度对NBC介导Na^+和HCO_3^-跨膜运输的电生理学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通过热力学分析,本文阐释了NBC依据化学计量比决定其离子转运方向的原理。最后,本文对NBC化学计量比的实验测定和化学计量比的生理学意义,即NBC不同工作模式与其在特定组织中的具体生理学过程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穿颅电刺激被认为可以无创调节大脑的神经活动,为研究特定脑区与某一认知功能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可能.近些年,对穿颅电刺激作用机制和其对认知、运动功能调控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以往关于穿颅直流电刺激、穿颅交流电刺激和穿颅随机噪声电刺激三种刺激方式的发展历史及其作用机制,同时总结了其对感知觉(主要是视觉知觉)、注意和记忆等认知功能的调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6.
华象白蚁属,新属Sinonasutitermes Li,gen.nov. 本新属兵蚁,体大型,多态(二态或三态)。 大兵蚁(图1、3、4、5)头部黄色,象鼻黄色带褐。除象鼻端部有几根毛外,头部、胸部几乎无毛,腹部背板有少量幼小短毛。 头除象鼻外,宽明显大于长,宽圆形,两侧圆形凸出,后缘宽圆形。触角13节,第3节长为第2节2倍或更多。上颚有极短小尖刺,前胸背板马鞍状,前半部直立翘起。胫节距式为2:2:2。跗节4节。 小兵蚁(图1、3、5)色泽、毛序、头型均似大兵蚁。上颚尖刺极小,多数仅是点尖状。触角仅12节。距式2:2:2。跗节4节。  相似文献   
997.
为阐明人体组织处于生理及病理状态时合成及分泌的各种甲种胎儿蛋白(AFP)分子中糖基组成上的差异,本文采用刀豆球蛋白A(ConA)及扁豆凝集素(LCA)亲和双向放射免疫电泳(Aff-RIEP)分析人体羊水、孕妇、急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各种不同来源的AFP。实验表明孕妇及肝炎血清中AFP在ConA及LCA电泳中呈现相似的电泳图谱,但与肝癌AFP有显著差异。在ConA电泳中,肝癌血清显示二种分子变异体,其中以ConA结合型为主,兼有小部分非结合型AFP,而肝炎及孕妇AFP仅为一种ConA结合型分子。然而,在LCA电泳中,肝炎及孕妇血清AFP却以LCA非结合型为主,兼有小部分结合型,但肝癌AFP却与之相反,以结合型为主,非结合型为次。上述结果提示癌性与非癌性AFP分子之间存在糖基组成及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羚牛,同羊及黄牛血清蛋白电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羚牛、同羊、黄牛的血液进行了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羚牛和同羊的谱带在A、B两区基本相似,在A、C两区尚有差异,其C区差异明显。羚牛和黄牛的谱带在A、B区差异较大,在C区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用基因生化表现型的研究方法证明,羚牛和同羊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羚牛的亲缘关系介于同羊与黄牛之间,羚牛和黄牛的亲缘关系比同羊稍远。  相似文献   
999.
万瑜  伍忍 《生理学报》1989,41(2):203-208
于去卵巢大鼠小肠的不同部位植入铂金丝单极电极,观察了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孕酮对其移行性综合肌电(MMC)的影响。结果为:(1) 静注HCG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出现典型的与妊娠有关的MMC改变,即MMC的周期被间断出现且不规则延长的Ⅱ相所打乱。(2) 肌注孕酮后,十二指肠MMC的Ⅰ相和Ⅱ相时程均显著延长,但MMC的周期性无明显紊乱。(3) 在肌注孕酮的基础上加注HCG后,MMC的变化在特征上与单独注射HCG时相同,在范围上扩大到整个小肠。上述结果提示,在大鼠,HCG可引起典型的与妊娠有关的MMC活动紊乱;当有孕酮存在时,HCG的这一效应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研究核盘菌的分类和生理分化问题,对供试的28个核盘菌株进行了可溶性蛋白质,芳香基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电泳谱带以及紫外光吸收峰图形的试验研究,其结果,可分为五种类型。其中属于核盘菌属有四个种,即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Whetzelinia sclerotiorum(Lib.)Korf & Dumont),三叶草核盘菌S.trifoliorum Erikss.,细辛核盘菌(S.asari Wu et C.R.Wang和人参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p。人参菌核病的另一分离菌和油菜菌核病的一个分离菌其谱带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谱带相似,应归属于与葡萄孢属(Botrytis)相应的核盘菌。在核盘菌S.sclerotiorum种群中,南方菌系与北方菌系的可溶性蛋白质稍有差异,芳香基酯酶和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强度也稍有不同,可能存在生理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