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竹叶青蛇毒血小板聚集剂的分离纯化及生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SephadexG-75凝胶过滤和FPLC Mono Q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及Superose-12凝胶过滤。从竹叶青蛇的蛇毒中纯化到一个能诱导人血小板聚集的均一组分。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其分子量为68000左右。等电点为4.3。测定了它的氨基酸组成。对它活化血小板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种强的血小板激动剂。  相似文献   
82.
淡竹叶与竹叶的原植物研究与商品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所用的中药淡竹叶与现在的不同,其属于竹叶的一种。本文考证认为古代的淡竹叶为刚竹属植物淡竹Phylostachys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xRendler的叶;堇竹叶可能为刚竹PhylostachysbambusoidesSieb.etZuc.的叶;苦竹叶可能包括现今苦竹Pleoblastusamarus(Keng)Kengf.及刚竹属笋味苦的一些种类的叶。对收集的2种淡竹叶及4种竹叶类商品药材性状进行了鉴定,并给出了检索表。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种类最多,资源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发药用竹类资源对充分利用竹类森林资源,振兴广大贫困山区经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道一新种毛地黄生枝孢(CladosporiumdigitalicolaZ.Y.Zhang,T.ZhangetW.Q.Pusp.nov.和二个新记录种:竹叶兰枝孢Carundinis(Corda)Sacc.和小籽枝孢C.microopermumBerkeleyetCurtis。新种附拉丁文和中文描述及形态图,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84.
竹叶椒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活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竹叶椒(Zanthoxglum planispinum Sieb.et Zucc)根和茎的石油醚及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I~V),经物理常数测定,光谱(UV,IR,HNMR,MS)分析分别鉴定,Ⅰ为β-香木脂醇,Ⅱ为β-谷甾醇,Ⅲ为L-细辛脂素,Ⅳ为L-竹叶椒脂素,V为花椒明碱。其中Ⅲ,IV,V具有抑制PAF聚集的活性,以Ⅳ活性最强,Ⅲ次之,V较弱。花椒明碱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5.
竹叶青蛇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张志强  张盛周  吴孝兵 《动物学报》2001,47(6):666-671,T001
应用8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竹叶青蛇(Trimersurus stejnegeri)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5-羟色胺细胞和生长抑素细胞在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5-羟色胺细胞以十二指肠和回肠密度为最高,空肠、直肠和幽门其次,胃体较低,食道和贲门中偶见;生长抑素细胞在十二指肠处数量最多,胃体、幽门和空肠其次,其余消化道各段偶见;胰高血糖素细胞只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血管活性肠肽在贲门和胃体处有少量阳性细胞分布,食道中偶见。以上各处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密度差异显著。未检出胃泌素、P-物质、胰多肽和胰岛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上述内分泌细胞的分布特点可能与竹叶青的摄食习性和生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86.
竹叶黄酮水提溶液为原料,采用PEG(聚乙二醇)/(NH4 )2SO4双水相体系对竹叶黄酮进行萃取,考察了PE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PEG质量分数、(NH4)2SO4质量分数、pH值、NaCl质量分数、原液质量分数、萃取温度等对双水相及竹叶黄酮萃取效果的影响.双水相萃取法提取竹叶黄酮的最优条件为:PEG 400 31%,(NH4)2 SO4 11%,pH3.9,NaCl 0.7%,原液51.5%,萃取温度2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竹叶黄酮萃取率为97.8%.结果说明,双水相萃取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不会引起生物质失活或变性,适合于黄酮类化合物的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87.
采用浸液法测试了竹叶花椒果实的水蒸汽蒸馏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并用三角瓶密闭熏蒸法研究了精油对这两种成蚊的熏杀活性;此外,采用GC-MS分析了该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1)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的Ⅰ、Ⅱ、Ⅲ、Ⅳ龄期幼虫及蛹的LC50值分别为25.634/61.472、31.763/76.431、52.356/110.172、258.497/121.884和198.263/162.048mg.L-1;(2)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LC50值分别为24.957和29.517μg.cm-3;(3)在147.52μg.cm-3熏杀剂量下,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成蚊的KT50值分别为3.493和2.993min,24h致死率均为100%;(4)共鉴定出18种化合物,其中萜烯类10种,占精油总量的67.122%,为竹叶花椒果实精油的主要成分。竹叶花椒果实精油对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均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且作用速度快,具有开发为植物源杀蚊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竹叶青蛇咬伤治疗中抗蛇毒血清选用策略与优化.方法 收集我院157例竹叶青蛇咬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抗蛇毒血清的使用情况分为抗五步蛇毒血清单用组(A组)、抗蝮蛇毒血清单用组(B组)、两种抗蛇毒血清联用组(C组),分析比较各组的抗蛇毒血清使用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57例患者中共应用229支抗...  相似文献   
89.
竹叶青的毒素成分主要为血液毒素.被竹叶青蛇咬伤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凝血功能障碍,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纤维蛋白原(Fib)严重消耗.根据2018年中国蛇伤救治专家共识,在治疗竹叶青蛇咬伤时,主要治疗措施有抗蛇毒血清的应用以及消肿止痛、预防破伤风、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并根据患者纤维蛋白原情况使用血制品如"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  相似文献   
90.
以洪湖中的沉水植物群落及其优势种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 Morong)为研究对象,利用AFLP分子标记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分析保护区(干扰较小)与非保护区(干扰较大,敞水区)中沉水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竹叶眼子菜遗传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洪湖沉水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S)和物种多样性辛普森指数(D)在保护区和非保护区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竹叶眼子菜的重要值(IV)在保护区(5.2%~23.2%)较非保护区(8.5%~73.3%)稳定。竹叶眼子菜的遗传多样性在两个区未发现显著差异,其遗传多样性与群落物种多样性这两个指标在保护区、非保护区及全湖水平均不相关,说明沉水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竹叶眼子菜的遗传多样性对不同环境干扰的响应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