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2篇
  免费   966篇
  国内免费   7125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80篇
  2022年   614篇
  2021年   613篇
  2020年   534篇
  2019年   601篇
  2018年   450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493篇
  2014年   626篇
  2013年   565篇
  2012年   611篇
  2011年   675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625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413篇
  2001年   374篇
  2000年   324篇
  1999年   257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我国森林土壤中苏云金芽孢杆生态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我国8个森林立地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高原亚热带、热带)所属的13个自然保护区,采集了0-5cm土层林下土壤样品384个,测定了土壤pH、水分和养分,从中分离观察芽孢杆菌菌落1873个,分离出苏云金芽孢杆菌79株,并对其所属亚种进行了初步鉴定,其平均出土率和分离率分别为14.32%和4.21%。研究了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森林土壤中生态分布的规律及苏云金芽  相似文献   
112.
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动态Ⅱ.季节性和周期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和季节性指标,讨论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由4科10属17种啮齿动物组成的群落的物种数、单位面积个体数与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的Shannon与Simpson指数和均匀性等6个变量的季节变动、季节性和周期性。结果表明:(1)每个季节都有变量达到最大值,但除个体数和均匀性外,其余4个变量均在冬季达到最小值;(2)物种数与生物量及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之间,以及两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相互之间有类似的季节变动规律;(3)除个体数外,群落数量动态的其他变量与8个物种种群的密度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物种数有最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指标SI=0.628;(5)物种数、个体数和生物量在92个月的研究期中未显示出任何周期性。最后总结了该啮齿动物群落动态的时间模式,提出组成物种种群的扩散和休眠行为是形成这些模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3.
纵纹腹小鸮的繁殖生态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雷富民 《生态学报》1994,14(2):205-208
本文报道了纵纹腹小(Athenenoctuaplunipes)的繁殖和生活习性等,繁殖期雌雄成对活动。巢位于陡峭悬崖壁的土洞或裂缝里,内无巢材.雌鸟产卵于洞内松软的沙土上。每窝产5一6枚卵,由雌鸟孵化.卵化率平均92.7%,幼鸟成活率58.3%.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39d.繁殖期食物以鼠和甲壳类昆虫为主。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多孔菌类群真菌生态、分布与资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继鼎  张小青 《生态学报》1994,14(4):437-443
本文概述了中国多孔菌类群真菌的生态、分布与资源,它是在编著<<中国的多孔菌>>一书基础上总结的,多孔菌的生态习性对它们的分布与资源利用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但是,过去的研究有所忽视,特别对于木材腐配类型多无记载,本文系统地描述了中国多孔菌的概况。  相似文献   
115.
毛乌素沙地锦鸡儿种群形态变异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王洪新  胡志昂 《生态学报》1994,14(4):366-371
以柠条锦鸡儿人工种群为对照,研究了自然分布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各类生境(硬梁、覆沙硬梁、覆沙软梁、覆沙滩地和沙丘)的9个锦鸡儿种群的具分种意义的形态特征的变异,荚果长度在一个植株内是比较稳定的性状,但在各个种群内,种群间变异很大,覆盖了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和柠条锦鸡儿3个种的范围。同一生境不同种群以及不同生境种的比较,说明,决定荚果长度的主  相似文献   
116.
谢海生 《生态学报》1994,14(4):355-365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我国典型的生态过渡带,气候变化明显,系统反应敏感,因此,现有的主要用于植被和气候空间分类的有关植物与气候关系的模型和指数,均不适合用于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气候。植物动态分析。为此,本文利用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39a(1953-1991)气象资料,分析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构建一个可用于描述生态过渡带气候特征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并用与植被动态密切相关的天然放牧条件下(1958-1979),该旗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历史资料代替植被动态资料,进行鄂尔多斯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天然放牧条件下牲畜的存栏数和出栏数的动态分析,构建其ARMAX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敏感易变,降水年际变化大;高原光、温、水配合并不完全一致,光、温超前,降水滞后,天然植被生产力不高;气候植物生长指数与畜牧生产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在天然放牧情况下,主要依赖于牧场植被长势的畜牧生产与气候-植物生长指数密切相关,说明构建的气候植物生长指数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气候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6-8)。  相似文献   
117.
对废水淤泥的厌氧消化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非模型控制方法。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操作变量为供热量和进水量.被控变量为消化温度和消化污泥排出浓度。证明了控制算法的收敛性。讨论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证实了非模型控制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无需对象的模型.为复杂生化过程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8.
云贵鹅耳枥群落乔木种群生态位初探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梁士楚   《广西植物》1994,14(3):227-230
木文应用Levin公式和王刚改进公式分别计测了贵阳喀斯特山地云贵鹅耳枥群落中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这些种群的生态位关系及其对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9.
用线性化中的加权方法分析Taylor幂法则下的种群聚集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海松 《昆虫知识》1994,31(1):30-32
本文将种群聚集度的Taylor模型:V=a曲线方程,通过一般的曲线直线化后,再对误差进行加权的方法求得种群空间格局最佳聚集度。  相似文献   
120.
陇东黄土高原若干轮作技术方案水保效能评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锋瑞  高崇哲 《生态学杂志》1994,13(4):51-54,60
陇东黄土高原若干轮作技术方案水保效能评价分析李锋瑞,高崇岳(兰州大学生物系730000)(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730020)SoilandWaterConservationEfficienciesofseveralRotationPattern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