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01.
根管石是高等植物的化石, 它不仅能证实古土壤的存在, 还是古植被重建、古气候反演和沉积环境重建的良好载体。根管石在中国南海西沙群岛石岛东西海岸的潮上带广泛发育, 而在南海其他岛屿鲜有报道。石岛的绝大部分根管石在岩壁及古土壤层中独立分布, 此外还发育了裸露的根管石丛, 形态保存相对完好。本文运用X-射线断层扫描成像技术(Micro-CT)针对石岛根管石丛进行三维可视化分析, 获取其精细的形态特征, 结合植物生态学特性和根管石丛的微观结构, 探讨了西沙群岛石岛根管石丛的形成, 以此为海岸带环境下根管石的形成机制和沉积环境重建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X-射线断层扫描得到的石岛根管石丛宏观三维形貌更加直观地展示三层环带状构造。结合岩石薄片, 推测石岛根管石丛内带和中带皆由植物自身交代形成, 而外带则为珊瑚砂固结成岩。植被的形态特征和生态适应性表明石岛根管石丛由茎干形成, 建议使用“根茎石”这一术语更为贴切。同时, 初步推测其原生植被是分布于石岛的优势种草海桐。  相似文献   
902.
超声成像无创、无放射性、低成本、实时成像的优点,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成像手段之一。特别是超声造影剂引入之后,超声成像的图像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了大大提高,使超声成像在临床上得到了进一步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提出了"超声分子成像"的概念。它是一项结合了分子靶向造影剂和超声影像技术的能在分子水平下观察病理变化的新兴技术,目前这一技术还处于研究初期阶段。但大量临床前的研究成果已表明超声分子成像在诊断血管生成、炎症和血栓三种疾病具有很大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常用超声造影剂的种类以及超声分子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对该技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03.
祝铭  庄玲玲  王晶  杨嘉  张皓 《生物磁学》2014,(6):1197-1200
心脏磁共振(CMR)具有广角度、任意层面及可重复性等成像优点因而能准确提供心脏解剖结构、心功能及心肌组织结构等信息,其对心肌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常见心肌病的CMR 特征、CMR 在心肌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04.
目的:研究脑发育性静脉畸形(Cerebral Developmental Venous Anomalies,CDVA)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及复习CDVA文献。方法:回顾性收集了自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我科确诊的9例CDVA的病人,对其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1)临床症状:9例病人的临床症状包括头晕4例(4/9)、头痛4例(4/9)、恶心不适2例(2/9)、站立不稳1例((1/9)、小脑出血史1例(1/9)、眼部症状行眼科检查偶然发现小脑CDVA1例(1/9);(2)病变部位:病变位于幕上4例(4/9);幕下5例(5/9);(3)影像学检查:9例病人中,6例行CT平扫或增强扫描(3例平扫,3例平扫+增强);4例行MRI(1例平扫,3例平扫+增强);3例行DSA检查;(4)影像学特点:CT增强及重建、MRI的T1WI增强、SWI、MRA及DSA静脉期像均可显示出髓静脉及其形成的特征性"海蛇头"征象和其引流静脉。结论:CT、MRI、DSA影像学方法均可用于CDVA的诊断,在临床实践中需根据需要优化选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905.
目的:探讨PET/CT和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173例乳腺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ET/CT和UE检查。依据病理组织活检和临床随访分别评价PET/CT和UE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并比较两者的结果。结果:PET/CT和UE诊断乳腺癌的灵敏性分别为98.8%和81.3%;特异性分别为84.3%和97.2%;准确性分别为90.7%和90.2%;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8.8%、98.1%、98.4%,UE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明显低于PET/CT及PET/CT+UE,PET/CT检测乳腺癌的特异性明显低于UE及PET/CT+UE,PET/CT+UE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PET/CT和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各有优缺点,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06.
目的:探讨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9例,其中未做病理组198例,病理组91例,正常对照50例,病理组患者行病理肝纤维化检测,未做病理组患者检查B超,全部患者及正常对照应用FibroScan进行肝脏硬度检测(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值测量。分析未做病理组慢乙肝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及未做病理组慢乙肝组B超肝纤维化各级间LSM值的差异;病理慢乙肝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并得出各期诊断界值;根据该诊断界值对未做病理慢乙肝组进行FibroScan肝纤维化分期,分析其与B超肝纤维化分级的一致性。结果:LSM值在未做病理慢乙肝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及B超肝纤维化各级间差别显著(P0.05);其中病理组统计结果显示F1、F2、F3、F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AUROC)分别为0.726、0.847、0.806、0.864,诊断界值分别为6.5、7.4、10.1、17.0 kPa,敏感性分别为69.62%、68.33%、66.67%、72.22%,特异性分别为66.67%、87.10%、85.71%、91.78%;肝纤维化的FibroScan分期和B超分级具有一致性(Kappa值=0.366,P0.05)。结论:FibroScan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尤其是严重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7.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乳腺实性病变患者54例,共65个病灶,先后给予乳腺二维超声检查与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采用弹性模量值与钼靶BI-RADS分级方法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良性病灶组弹性最小、最大值以及平均值、标准差与恶性病灶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乳腺实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中,弹性最大值明显优于平弹性均值;剪切波弹性成像对乳腺实性病变良恶性鉴别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二维超声技术(P0.0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实性病变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08.
摘要目的:研究大电导、钙离子和电压激活的钾离子通道(BK通道)在HEK293 细胞膜上的单分子定位及其总体空间分布情况。 方法:分别用mEos2、Dronpa 等荧光蛋白标记BK通道的α亚基和辅助性β2 亚基,将这些质粒在HEK293 细胞内瞬时转染以表 达通道蛋白,然后用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成像、光敏定位荧光成像等技术观察BK通道的亚细胞定位及 单分子分布,并用电生理实验技术检测荧光蛋白对BK通道有影响。结果: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和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成像技 术只能在亚细胞水平定位通道蛋白,BK 通道在细胞膜上聚集并形成不规则的蛋白簇,它的α亚基和β2 亚基在细胞膜上完全共 定位;光敏定位荧光成像技术成功定位BK通道蛋白簇里面的单分子,虽然α和β2 亚基紧紧靠在一起,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空间 距离;BK通道的质膜表达和功能特性不受荧光蛋白的影响。结论:BK通道蛋白簇里面包含大量的α和β2 亚基的蛋白单分子, 它们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但是并没有完全共定位,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BK通道α和β亚基功能耦合的结构基础,为以后研究大 分子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分子模型,光敏定位荧光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单分子荧光成像手段,在基因表 达、信号通路、蛋白质相互作用等许多重要生命活动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9.
光声成像(PAT)是利用光声效应获得生物组织或材料的断层图像或三维立体图像的一种成像方法,它兼具光学和声学成像的优点,从而成为目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一种成像模式。光声成像造影剂是光声成像的对比增强剂,它通过改变局部组织的声学和光学特性,提高成像对比度和分辨率,从而显著增强光声成像的成像效果,成为当前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常见的光声成像造影剂主要有金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染料相关纳米材料以及其他纳米材料,这些材料有它们独特的优势,它们尺寸小,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在临床应用时本身又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综述了光声成像造影剂的种类并简要概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910.
《生物产业技术》2014,(5):65-67
田捷,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IEEE Fellow,SPIE Fellow,IAMBE Fellow,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两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项目负责人,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兼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会员会主任,分子影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2003年度和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度和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分析研究与应用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专著多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