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克隆、表达及纯化带有穿膜结构域的转录因子蛋白Oct4和Sox2。方法:根据GenBank中的Oct4和Sox2基因序列,在其3’端引入穿膜结构域11R,并在其两端引入NdeⅠ和XhoⅠ酶切位点,进行全基因合成;将目的基因克隆至pET41a载体,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将所获阳性重组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对表达产物进行Western印迹鉴定;最后用Ni-NTA亲和层析柱对所获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质粒酶切鉴定结果表明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构建成功;SDS-PAGE结果显示有相对分子质量约42×103和38×103的特异性蛋白表达条带,经Western印迹证实为目的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均一的Oct4和Sox2目的蛋白。结论:得到带有穿膜结构域的转录因子融合蛋白Oct4和Sox2,为今后安全开展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水分条件不仅影响半干旱区群落的组成,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的功能。处于不同水分条件生境下群落的优势物种在水分利用和同化物利用效率方面的功能特征会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将导致群落对于气候变化产生不同的响应, 进而影响到景观和区域尺度上对于全球变化下碳动态和格局的分析。该文选取了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区沿水分梯度的4个代表群落, 在野外实验测定并结合长期定位研究成果基础上, 利用BIOME-BGC模型对代表群落的长期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动态进行了模拟和模型验证。 通过分析该地区1953~2005年气候变化趋势, 推测了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情景, 进而模拟了气候变化下4个群落长期NPP动态的响应。结果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 羊草(Leymus chinensis)群落NPP平均值为197.76 gC·m-2 (SE=7.11), 大针茅(Stipa grandis)群落NPP平均值为198.95 gC·m-2 (SE=6.41), 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群落NPP平均值为210.41 gC·m-2(SE=7.87), 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群落NPP平均值为144.92 gC·m- 2 (SE=4.64), 4个群落NPP平均值为188.01 gC·m-2 (SE=3.72); 气候变化情景下, 温度增加下(P0T1),NPP平均下降14.2%,降水增加下(P1T0), NPP平均增加13.2%,温度与降水都增加情景下(P1T1), NPP平均下降2 .7%, 但由于生境水分条件差别和优势物种功能特征差异, 4个群落表现出了增减幅度不同的趋势。对气候因子的敏感性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 降水是该地区NPP最主要的决定因子, 而温度决定作用相对较小,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的呼吸和水分蒸散等过程影响NPP。在最有可能代表未来气候 变化的温度增加的两种情景下(P0T1、P1T1), NPP均呈下降趋势。群落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趋势与水分胁迫系数(Water stress index, WSI)、碳胁迫系数(Carbon stress index, CSI)变化密切相关。克氏针茅群落由于所处生境水分条件差,WSI高,对降水的依赖程度最大;贝加尔针茅群落一方面处于较好的水分生境,具有较小的WSI,另一方面,由于具有高碳氮比,维持呼吸消耗的光合产物比例低,CSI远低于其它3个群落, 未来气候变化下, NPP较其它3个群落仍较高。  相似文献   
73.
本文应用最新超安全型发热材料(电热PTC,NTC性能的多层加热线)于医疗辅助用品电热毯,电热敷,进一步提升了这一传统产品的安全系数和产品性能,并以此为基础跨人了超安全型电热毯,电热敷这一行业发展的方向性领域。  相似文献   
74.
穿膜肽是一类具有特殊穿膜功能的多肽分子,能携带其它分子甚至超分子颗粒穿膜进入细胞内部.早期研究认为,其进胞是一种无需受体、也不存在饱和状态的非经典胞吞行为.近年研究表明,其穿膜机制可能与其含有的氨基酸种类有很大关系.现在,穿膜肽的穿膜过程称为巨型胞饮行为,它与传统的胞吞形式很相似.当然,还可能存在着其它的进胞方式而没有被证明或发现.关于穿膜肽的应用也是人们最感兴趣的,在很多领域的研究都在进行并不断取得进展.不论是生物界还是医学界,穿膜肽都被认为将是一类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多肽分子.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转基因抗虫杂交稻大米的食品安全性,以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为材料.进行了大鼠30d喂养试验,检测转基因杂交大米对大鼠行为、表现体症、脏器系数、血常规与血生化指标值的影响.结果显示: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各剂量组喂养大鼠,大鼠的行为、呼吸、毛色均正常,除雌性大鼠低剂量组、雄性大鼠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胃体系数显著低于对照外,肝、脾、肾等重要脏器系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受试大鼠除雌性鼠低剂量组的单核细胞计数与中剂量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雄性鼠高剂量组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雄性鼠中剂量组的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被测的21项血常规参数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除转基因大米中剂量组雌性大鼠的白球比例、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谷草转氨酶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其余11项被检测的血生化指标值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转cry1Ac/sck双价基因抗虫杂交稻21S/MSB大米对大鼠表观体症、脏器系数、血常规与血生化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6.
以L-乳酸发酵液为对象,以正丁醇为萃取剂,在pH为2、温度为25℃、n(乳酸):n(正丁醇)=1:1、乳酸在发酵液中的质量分数为30%时,经3次萃取后,最终的萃取率可达到75.7%。萃取完成后,不需要将乳酸进行反萃,可将所得到的正丁醇-乳酸的混合体系作为底物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乳酸丁酯,从而避开提取纯乳酸的高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77.
东北地区部分大型藓类植物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晶  沙伟 《植物研究》2008,28(6):689-692
采用RAPD标记构建了东北地区20种大型藓类植物的系统关系。从2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清晰且多态性高的7个引物,共产生了82条DNA片段,其中79条谱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96.34%,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71条。采用NTSYS-pc数据分析软件,计算Nei氏相似性系数,建立了UPGMA聚类图。结果表明: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27为界限划分,可将20种苔藓植物分为二大类,即泥炭藓类和真藓类。以遗传相似性系数0.42为界限划分,可将20种苔藓植物划分为四大类群,即泥炭藓类、顶蒴单齿亚类、顶蒴双齿亚类和侧蒴双齿类。从整个聚类图可以看出,泥炭藓类是较原始的类群,而金发藓类是较进化的类群,这一结果和大多数苔藓植物经典分类系统相同。  相似文献   
78.
色醇对斯达氏油脂酵母产油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色醇对斯达氏油脂酵母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接种后0 h或12 h时添加色醇,能够明显抑制菌体生长和油脂积累;而在培养24 h或36 h添加,能够明显促进菌体生长,并增强菌体对底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在36 h添加100 μmol/L色醇,生物量、油脂量和脂肪系数分别增加7.4%、13.9%和14.2%,发酵时间缩短13.3%,明显提高了油脂生产效率.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添加色醇对菌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无显著影响.实验结果有助于建立调控油脂发酵的新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9.
孙燕 《蛇志》2005,17(3):203-203
婴儿尤其是新生儿颅内出血治疗,传统方法为单纯药物治疗或开颅手术治疗,创伤较大,风险大,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治疗时间长。采用药物治疗和开颅手术治疗,治愈率为79%左右,约20%的患儿死亡和病后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为了提高治愈率,降低患儿开颅手术风险,近年来我们采用连续腰穿及前囟穿刺治疗婴儿颅内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抗菌肽对细菌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肽是一类新型的抗菌物质,从最低等的生物病毒、细菌到高等的动植物都有广泛分布.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的作用机制,已经构建了三种作用模式. 但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很多抗菌肽都能有效地穿过细菌的细胞膜,直接与胞内分子相互作用,并不引起膜的破裂. 抗菌肽根据其结构特点有着多种杀菌穿膜的机制,其后分别与胞内的靶分子如核酸,蛋白质,信号转导通路等互相作用,最终实现对细菌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