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84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81.
Liu YR  Tao QM  Chen JZ  Tao M  Guo XG  Shang YP  Zhu JH  Zhang FR  Zheng LR  Wang XX 《生理学报》2004,56(5):566-57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 familial,FH)是由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多发黄色瘤、高水平血浆LDL、早发性冠心病及有阳性家族史。本研究通过临床症状结合血脂测定诊断出一个FH家系,其纯合子FH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高达19.05mmol/L,LDL达17.06mmol/L,并有黄色瘤;而杂合子FH患者的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为7.96mmol/L,LDL为5.55mmol/L,并有心绞痛症状和黄色瘤。我们对该FH家系患者LDLR基因的PCR扩增DNA片段进行测序,发现纯合子FH患者LDLR基因Exon4区域内发生了GAG683GCG突变,即编码LDLR第683位的谷氨酸被丙氨酸替换,而杂合子FH患者该位点呈现杂合突变。此基因型与临床诊断遗传谱完全一致。同时,利用获得Epstein-Barr(EB)病毒转化型人永生淋巴细胞株(EBV-Ls)与荧光探针DiI标记的LDL结合反应,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具有功能性LDLR的EBV-Ls细胞比例,在纯合子FH患者(7.02%)和杂合子FH患者(62.64%)均比健康对照者(84.69%)低,纯合子FH患者LDLR活性仅为健康对照者的8.29%、而杂合子FH患者LDLR活性约为健康对照者的73.96%,前者呈现非常显著的降低。这些EBV-Ls细胞LDLR的功能变化分析,有力地支持了该FH家系的临床诊断和DNA测序结果。经查阅最新的UMD-LDLR完全版证实,本研究发现鉴定的GAG683GCG突变是人LDLR基因的新突变位点。  相似文献   
82.
浸提条件对小麦秸秆中化感物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璞  赵秀琴 《植物学通报》2001,18(6):735-738
通过对比不同浸提条件下小麦秸秆中化感物质的检测结果,发现浸提温度和时间对化感物质的最终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化感物质的量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长,但在50℃时,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化感物质的量反而降低。化感物质最大量在50℃,24h浸提条件下得到。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提取到的化感物质的量多于多数条件下得到的量(除少于50℃,24h浸提条件下得到的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漫提温度升高,植物材料中的化感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加快,但是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变性。  相似文献   
83.
马铃薯切片陈化期间抗氰呼吸途径发生及运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24h陈化期间马铃薯切片交替途径发生与运行的变化,陈化切片的总呼吸活性在前12h不断上升,从12h到24h则基本稳定。切片交替途径容量及其与Vt的比值在整个24h期间不断上升。然而交替途径活性及其对Vt贡献却与V1的变化趋势相似,在12h前不断上升,然后基本稳定在约占Vt的17%水平。  相似文献   
84.
本文在不同条件下制备了一种液晶性天然高分子——N-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定性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壳聚糖的N-邻苯二甲酰化反应的影响。研究了N一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的溶解性、成膜性、结晶性,并重点研究了其液晶性,测定出室温下它在二氯乙酸和二甲亚砜溶液中的临界浓度都为24wt%,在三氟乙酸溶液中的临界浓度为14wt%。  相似文献   
85.
研究表明,在福建尤溪,北纬25.8-26.4度,东经117.8-118.6度区域内,从640m-840m的中、高海拔稻区,稻秆潜蝇第二代幼虫化蛹以历期为主,水稻抽穗时幼虫历期天数不到则不会化蛹,而水稻齐穗后未化蛹的幼虫,一部分因无食料被逼外爬不能成蛹,大部分老熟幼虫能缓慢兑变成蛹,但多因化蛹迟,水稻收割前来不及羽化,而不能成为有效虫源。应用生态学方法,推广旱育秧提早播种,统一调整控制单晚抽穗成熟时间,并延时早收割,创造不利第二代幼虫化蛹和蛹羽化的稻田生境,使第三代越冬虫口自然大幅度锐减,是断源治本最经济,安全,有效的生态控害新途径。  相似文献   
86.
胜红蓟化感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柱层析从胜红蓟挥发油中分离出早熟素Ⅰ、早熟素Ⅱ、子丁香烯、3,3-二甲基-5-特丁基茚酮、红没药烯、乙酸葑醇酯等6种主要化感物质(占挥发油总量的97%),并研究了这些化感物质在挥发、淋溶(饱和水溶液)和土壤降解途径下对萝卜,番茄和绿豆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早熟素Ⅰ、早熟素Ⅱ、3,3-二甲基-5-特丁基茚酮及子丁香烯(挥发途径)虽有较强的化感活性,但均弱于挥发油的化感活性,而子丁香烯(淋溶途径),红没药烯和乙酸葑醇酯则基本无化感活性。但是,早熟素n和无活性的三个化感物质结合,则表现出强烈的化感活性,说明胜红蓟各化感物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比选择性冠状静脉动脉化(SCVBG)搭桥治疗弥漫性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中选择乳内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0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行SCVBG搭桥的84例患者资料,其中选择大隐静脉作为桥血管进行冠状静脉动脉化搭桥患者46例(大隐静脉桥组),选择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进行冠状静脉动脉化搭桥患者38例(乳内动脉桥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近期复查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A及心绞痛复发率。结果:乳内动脉桥组患者总生存率(100%)明显高于大隐静脉桥组(82.6%)(P0.05)。乳内动脉桥组患者桥血管和心中静脉通畅率(100%)明显大于大隐静脉桥组(54.35%)(P0.05)。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治疗后,乳内动脉桥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明显小于大隐静脉桥组(P0.05)。结论:SCVBG搭桥治疗弥漫性右冠状动脉狭窄病变中,选择乳内动脉桥效果优于大隐静脉桥,能明显提高桥血管和心中静脉通畅率,降低心绞痛复发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扶正化积方对H22荷瘤小鼠化疗的增效减毒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皮下H2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FZHJF组(40.95g/kg)、5-氟尿嘧啶组(5-FU)(0.2 m L/10g)和联合给药组(FZHJF+5-FU),连续给药12 d后,采集肿瘤与脏器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肝脏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并对各组肿瘤外观和肿瘤病理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病理结果显示均为典型的肝细胞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其余三组瘤重均显著减小(P0.05);而联合用药组的瘤重显著小于5-FU组和FZHJF组(P0.05),肿瘤外观图也显示联合给药组瘤块小于FZHJF组和5-FU组。扶正化积方单独使用的抑瘤率为40.5%,联合5-FU后,抑瘤率达到66.7%,大于两者合并用药后的理论相加效应值65.6%;与5-FU组比较,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FZHJF组与联合用药组的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和5-FU组(P0.05)。结论:扶正化积方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化疗具有增效和减毒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89.
聚酮是一类结构和生物活性多样的天然产物,根据结构特点可以分为芳香聚酮和复合聚酮两大类。芳香聚酮环化酶是芳香聚酮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早期后修饰酶,是决定芳香聚酮骨架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序列和结构的相似性,芳香聚酮环化酶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文主要对其中3类芳香聚酮环化酶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简要总结,从晶体结构、催化反应和催化机制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分类描述和功能分析,并结合自己实验室工作介绍了杰多霉素B环化酶催化机制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0.
郑霞林  王攀  王小平  雷朝亮 《生物学通报》2010,45(2):11-14,F0004
鳞翅目昆虫的主要化蛹场所为地下(即入土化蛹)和地上(寄主植物及地表)。入土化蛹的昆虫挖掘蛹道,进入土壤并分泌丝状物和粘液将土粒粘在一起做成一定形状的蛹室化蛹。在地上化蛹的部位较多,有茎杆、叶片和果实等,以在茎杆内和叶片上化蛹居多。蝶类幼虫多在寄主植物上化蛹,常见种类的蛹可分为悬蛹和缢蛹。对鳞翅目幼虫化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降雨和土壤湿度。通过研究鳞翅目幼虫的化蛹场所、化蛹行为及影响化蛹的因素,了解越冬蛹的化蛹场所,为野外调查、预测预报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