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七种汉中稻米品质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汉中产 7种籼粘类稻谷为材料 ,分别对其样品中的蛋白质、矿质元素、直链淀粉、胶稠度、糊化温度、氨基酸等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将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及农业部标准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 :胜泰和Y97-8品质基本达到国标规定籼粘类一级标准 ,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 510640) 摘要 为了进一步完善广东地方稻种资源的鉴定评价,并为该资源在水稻品质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以国家作物种质库编目的2974份广东地方稻种为研究对象,其9个品质性状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广东地方稻种品质性状的区域分布特点,并对总体和不同稻作区品质性状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对部分生态因子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探。结果显示,广东地方稻种资源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其糙、精米率较高,蛋白质含量丰富多样,胶稠度的变异幅度大,直链淀粉含量适中达国标的材料偏少;中南稻作区为广东优质地方稻种的主要集中地;不同稻作区的品质性状多样性表现各异;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及胶稠度是影响广东地方稻种品质形成的主要指标;湿度和温度的地域差异是广东地方稻种稻米品质多样性的主要成因。本研究结果充分说明,广东地方稻种中具有优异品质性状资源的利用对改良现有品质的稻米品质和拓宽遗传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Waxy(Wx)基因在调控直链淀粉含量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在本项研究中,我们以直链淀粉含量为8.7%和10.2%的优质稻品种‘青香软粳’和‘南粳46’为主要研究对象,初步分析并探讨了这两个优质稻品种稻米低直链淀粉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结果显示,虽然都为Wx-II型粳稻品种,‘南粳46’的Wx基因在启动子1773位置存在AA/CT的变异,‘南粳46’和‘青香软粳’的Wx基因在启动子+693位置具有G/A位点多态性。转录水平分析表明,在‘南粳46’和‘青香软粳’稻米发育过程中,Wx基因的表达模式有较大的差异,可能与其启动子序列的多态性相关,AA/CT变异处于Wx基因的转录调控区。Wx基因启动子后+693位点的多态性与已报道Wxmq多态性位点之一相同,引起Arg158/His158的变异;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表明,该位点处于底物进入Wx蛋白催化中心的袋口上,Arg158/His158位点的变异可能影响到底物进入Wx蛋白催化活性中心的速率,从而影响稻米直链淀粉的合成过程和含量。文章丰富了Wx基因多态性的研究,为进一步验证其核苷酸变异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ISAAA信息     
中美科学家发现控制稻米产量的关键基因,植物长寿的秘密:荣莉酸和微小RNA,葡萄转座子全基因组分析,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签订五周年。  相似文献   
25.
籼稻稻米外观品质的细胞质,母体和胚乳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浙协2号A等9个籼型不育系和T49等5个籼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籼稻稻米外观品质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表现受制于胚乳、母体和细胞质三套遗传体系.糙米长、长宽比和长厚比等性状以母体遗传率为主,而糙米宽和糙米厚则以胚乳直接遗传率为主,糙米长和长宽比等性状的细胞质遗传率亦很重要.结果还发现外观品质性状间存在着较强的遗传相关,其中糙米长与糙米宽、糙米长与糙米厚、糙米宽与糙米厚、糙米宽与长宽比、糙米厚与长厚比以及糙米长宽比与长厚比性状间以胚乳直接加性和母体加性相关为主.而糙米长与长宽比、糙米长与长厚比、糙米宽与长厚比以及糙米厚与长宽比性状间则以胚乳直接显性和母体显性相关为主.就外观品质的总体情况而言,遗传效应预测值表明参试亲本以V20A、作5A和测早2-2较好,其各种遗传效应能够显著改善稻米品质性状。V20A/102和作5A/测早2-2等组合具有较好的稻米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26.
稻米品质形成的气候生态条件评价及我国地域分布规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在多品种、多试点的田间分期播种和人工气候箱控温、遮光处理等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稻米品质诸气候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程度及稻米品质形成与水稻灌浆结实期前30d的日均温度、日均太阳辐射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稻米品质的温度评价函数,然后用分段法构建了稻米品质的日均太阳辐射量订正函数,将上述两式结合,则可得某一地稻米品质气候生存条件的综合评价函数。利用该公式,在全国选若干代表点计算其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值,并以此为基础,分双季早籼、单季粳稻与双季早粳、双季晚粳4大类型描绘出我国不同气候生态条件下稻米品质的地域分布框架图。  相似文献   
27.
28.
灌浆期气温与源库强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自然条件下的早、晚季种植作为温度处理,选择米质低、中、优等级的6个水稻品种(组合)作为供试材料,研究了早、晚季种植下的稻米品质、淀粉分支酶活性变化,以及温度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籽粒灌浆初期,高温环境下灌浆充实的籽粒,其稻米的垩白增加、透明度变差、整精米率下降,对出糙率及精米率没有明显影响.与早季种植的稻米相比,晚季种植稻米的胶稠度、整精米率、透明度增加.早、晚季种植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等没有显著影响.剪叶限源处理显著降低稻米质量,疏粒减库处理显著提高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29.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滕中华  智丽  吕俊  宗学凤  王三根  何光华 《生态学报》2010,30(23):6504-6511
以2个籼稻品种:温度钝感型品种K30和温度敏感型品种R21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控温,在水稻灌浆期设置高温(日均温度34.9℃)和适温(日均温度28.0℃)处理,测定不同灌浆时期(5,10,15,20,25d和30d)光合特性、内源激素含量及稻米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增强了K30的光合能力,K30高温处理净光合速率(Pn)在整个灌浆期都明显高于对照;R21在灌浆前期(5、10d和15d)高温处理与适温处理Pn差异不明显,在灌浆后期(20、25d和30d)高温处理Pn下降。高温增加了K30叶片和籽粒脱落酸(ABA)含量;而R21高温处理和适温处理叶片与籽粒ABA含量的对比不明显。高温处理对两个水稻品种叶片和籽粒赤霉素(GA3)与生长素(IAA)含量也有不同程度影响。高温胁迫降低稻米品质,但K30比R21表现出更强的温度钝感特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