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8篇 |
免费 | 153篇 |
国内免费 | 370篇 |
专业分类
149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0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63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94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84篇 |
2003年 | 68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45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8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目的:研究恒磁场对体外缺血缺氧培养条件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 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取大鼠骨髓,以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s),于体外培养并由牛垂体提取物(PEX)诱导扩增传代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后,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通过TUNEL检测比较不同组别细胞的凋亡率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来观察细胞中特定蛋白质的变化.结果:①经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标志物鉴定,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成功.②缺血/缺氧组与缺血/缺氧+磁场组比较,缺血缺氧组的凋亡率显著性增加,Akt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P<0.05).提示恒磁场可以使PI3K(Phosphoinositide-3kinase)/Akt(ProteinkinaseB,PKB)信号通路被激活而抑制凋亡的发生.结论:恒磁场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体外缺血缺氧条件下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2.
【目的】明确昆虫病原线虫 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LF品系(LF)与苏云金芽孢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HBF-18菌株(Bt HBF-18)混用后对华北大黑鳃金龟 Holotrichia oblita 幼虫的致病力的协同增效作用,为该害虫的防治提供新的技术措施。【方法】在室内测定了LF在不同使用剂量、不同环境温度及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对华北大黑鳃金龟7-10日龄幼虫的致病力;通过室内生测测定了Bt HBF-18对LF存活的影响,以及Bt HBF-18与LF两者混用后对7-10日龄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同时通过室外盆栽试验测定了两者混用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死亡率随LF施用剂量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其中,侵染期线虫(infective juveniles, IJs)800 IJs/100 μL及以上剂量处理7 d后幼虫死亡率达到了100%;25℃为该线虫侵染的最适宜环境温度;适宜土壤湿度范围为14%~20%,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会显著影响其侵染效率。室内生测结果表明, Bt HBF-18处理9 d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 50 )为 1.44× 10^8 CFU/g土,此浓度对LF的存活基本没有影响。另外,室内生测和室外盆栽试验结果均表明,将LF与Bt HBF-18混用能显著提高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混用后具有不同程度的加成或协同增效作用。室内生测试验中LC 50 Bt+200 IJs/100 μL LF混用处理3 d后,较单独LF和Bt HBF-18处理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了约43.07%和36.05%,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室外盆栽试验中1/2 LC 50 Bt+1 000 IJs/mL LF, LC 50 Bt+1 000 IJs/mL LF和1/2 LC 50 Bt+1 500 IJs/mL LF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中1/2 LC 50 Bt+1 500 IJs/mL LF增效作用最佳,较单独LF和Bt HBF-18处理幼虫死亡率分别提高了约38.89%和80.55%。【结论】将昆虫病原线虫LF与Bt HBF-18混用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具有加成或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3.
34.
磁场对急性胃损伤的治疗效应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部恒磁场作用,对大鼠急性胃损伤模型的治疗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只健康SD大鼠,以indomethacin胃灌注法复制急性胃损伤模型,以表面磁强度为1300-1600GS,钡铁氧体恒磁场作用大鼠腹部3小时,观察胃损伤指数及病理损伤积分,同时对血浆中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恒磁场腹部作用后,大鼠胃损伤指数及病理损伤积分较对照组均显著减轻(p均〈0.05);血浆ET-1和NO水平却无无明显改变(p均〉0.05),血GSH-Px和SOD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腹部1300-1600GS恒磁场作用3小时,对大鼠急性胃损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应,磁场的这一效应可能与其增加血浆中清除氧自由基的GSH-Px和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Sorafenib)和阿霉素(adriamycin)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株nepG2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索拉非尼和不同浓度阿霉素分别组成单药组和索拉非尼+阿霉素联合用药组作用于HepG2细胞,MTT法检测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索拉非尼、阿霉素单药与联用均能抑制HepG2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用有协同效应(P〈0.01)。索拉非尼、阿霉素单药与联用均能诱导HepG2细胞凋亡,并以联合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索拉非尼及阿霉素单药作用均可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联合用药组G0/Gl期细胞比率低于索拉非尼及阿霉素单药组,S期细胞比率高于单药组;阿霉素能抑制HepG2细胞Survivin mRNA表达诱导细胞的凋亡。结论:索拉非尼与阿霉素联合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具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多途径共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7.
磁疗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应用磁场作用于穴位或病变局部,达到治疗或促进健康目的的方法,称为磁疗法。磁疗法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很多医院均设有磁疗室。磁场不仅作为一种治疗方法,而且也作为一种促进健康的手段,通过磁场的作用,提高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8.
动物与植物种子更新的关系Ⅰ.对象、方法与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多数植物靠种子库来更新。种子从离开母体到建成幼苗的过程中始终受动物活动的影响。动物对种子既有取食消耗的不利一面,又有将其扩散到适于发芽的安全地点的有利一面,二者处于一种利弊权衡状态。研究动物与植物种子更新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种群动态的机制,理解动物和植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规律,了解生态系统演替及其组分之间的关系,认识取食种子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而为生态系统维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及有效措施。目前对动物与森林更新关系的研究主要以栎、松等代表树种为研究对象。已知鼠类和鸟类是大型种子主要的捕食者和扩散者。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68例中晚期肺癌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采用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与表阿霉素、顺伯等药物制成偶联物灌注。结果显示,肿瘤明显消退24例(35.2%),部分消退36例(52.5%),无变化8例(12.3%),总有效率为87.7%。通过对支气管动脉插管,导向灌注疗法结果显示,本疗法优于周围静脉供药,且无严重并发症,副作用轻,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