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1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32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世界新军事变革所带来的军队建设和作战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正冲击着军事医学领域.现代战(创)伤的救治更加重视组织功能的恢复与重建.干细胞治疗作为一项逐渐成熟的新兴再生技术,已在眼、耳、脑、脊髓、外周神经、肌肉、骨髂、肺、心血管、皮肤、肾脏等组织器官中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极有可能完全改变现有的治疗方法和恢复手段.军队目前尚未构建战备干细胞库,建设军队自己的临床级战备干细胞库,深入开展干细胞技术研究对现代战争中军人的创伤救治与修复有着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2.
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alpha (FAPα) is a 95-kDa serine protease of post-prolyl peptidase family on cell surface. FAPoL is widely expressed in tumor microenviron- ment. The wide spread association of FAPα expression with cancer suggests that it has important functions in the disease. However, the nature of FAPα's roles in cancer cell activity is not well-determined. It has been showed that FAPα silencing in SKOV3 cells induces ovarian tumors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s tumor growth in a xenograft mouse model. To further determine the role of FAPoL in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cells, SKOV3-FAPα and HO8910-FAPα cell lines, which over-expressed FAPα stably, were con- structed and then their biological behaviors were investi- gated. It was found that FAPoL promoted ovarian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drug resistance, invasiveness, and migra- tion in vitro. Immunochemistry assay showed that FAPα significantly facilitated tumor growth in xenograft tumor tissue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FAPα might directly promote tumor growth and invasiveness in ovarian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43.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相似文献   
44.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在体外的生长状态和移入受损心肌后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说明年龄对骨髓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对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分离培养3日龄,1月龄,6月龄,12月龄Wister雄鼠骨髓干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描记生长曲线。将60只大鼠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后两周,随机分为三组:Ⅰ组:3日龄组(n=20只):给予3日龄的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的鼠骨髓干细胞;Ⅱ组:6月龄组(n=20只):给予6月龄的Brdu标记的鼠骨髓干细胞;Ⅲ组:对照组(n=20只):给予培养液。各组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处死动物取出心脏,进行直接测量后取左心室作石蜡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鉴定植入的细胞和心肌、毛细血管再生情况。结果: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培养结果示3日龄及1月龄组增殖能力均高于6月龄及12月龄组,但3日龄与1月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2月龄组在原代培养后期即死亡。治疗前超声心动图显示Ⅰ、Ⅱ、Ⅲ组心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之后四周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示:Ⅰ、Ⅱ组LVEF、FS、IVST、LVPW和LVES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Ⅲ组;Ⅰ组LVEF、FS、IVST、LVPWs和LVESD又明显高于Ⅱ组;Ⅰ、Ⅱ、Ⅲ组LVEDD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心脏直测结果显示Ⅰ、Ⅱ组的Wh、Wh、Wb、L、I度均较第Ⅲ组有所增加,其中Ⅰ组又明显高于Ⅱ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Ⅰ、Ⅱ组于梗死周边均发现Brdu(+)细胞存在,心肌特异性抗体阳性,且Ⅰ组阳性率明显高于Ⅱ组。毛细血管密度检测结果显示Ⅰ组毛细血管增生情况明显优于Ⅱ组。结论:不同年龄鼠骨髓干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不同,年龄越小,增殖能力越强。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脏功能,增加梗死区毛细血管密度,抑制心室重构,且年龄与移植效果成反比。  相似文献   
4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28):I0001-I0002
广东科学家发现快速抗抑郁物质。为解开抑郁之谜、研究靶向药物提供方向。文章发表于《自然一医学》子刊,是世界上首次报道三磷酸腺苷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专业中的两个小班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另选择进行传统教学的两个小班学生作为对照组.对PBL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采用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方式,客观评价通过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的方式.结果:实验组80%以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在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培养和知识面扩展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两组学生的试卷在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发病机制的题目得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在医学遗传学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未来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47.
在对运用超声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通过"二维"与"四维"超声的对比来形成分析,进而探索四维超声在对于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应用价值。在本文研究的过程中,对多例患者进行二维四维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种方法的检出率和术前分析准确率与术中情况进行比较,四维超生比二维超声病理诊断符合率高。据此分析,四维超生能多方位的去观察病变,与彩色多普勒搭配应用,更能做出精确的诊断,并能更好的进行术前临床分析,是医学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48.
我国目前在消化内科方面的诊断治疗常用选择是胃肠镜,胃肠镜检查同时也是影像医学里使用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消化内科的诊断方式,此类技术在医学界也是完全被认可的。然而普通的胃肠镜检查是会给检查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疼痛的,有的检查者可能还会有一些不良的刺激性反应,从而导致很多检查者不愿意接受检查,其后果是有可能延误治疗的最好时机。因此,新的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能够给患者带来安全、高效、可行的治疗手段,成为现阶段值得推广应用的一项影像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49.
本文在溶度积规则,沉淀生成,沉淀溶解,沉淀转化基础上,概括总结了沉淀反应在冶金和医学方面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大鼠8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行脊髓左侧半切。研究组在损伤后72小时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周、4周改良Tarlov评分。(2)研究组和对照组组织学变化。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后2周、4周改良Tarlov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2)对照组在手术后8周提示脊髓空洞面积大、神经纤维稀疏,炎性细胞和星型胶质细胞聚集,见图1。研究组在手术后8周提示脊髓周围炎症细胞和胶质细胞明显减少,有神经纤维通过损伤区。结论:本次研究认为移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抑制胶质瘢痕形成,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