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84篇
  免费   1453篇
  国内免费   7592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683篇
  2022年   838篇
  2021年   763篇
  2020年   711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587篇
  2017年   587篇
  2016年   647篇
  2015年   746篇
  2014年   1114篇
  2013年   951篇
  2012年   1140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1204篇
  2009年   1314篇
  2008年   1458篇
  2007年   1280篇
  2006年   1234篇
  2005年   1156篇
  2004年   1076篇
  2003年   993篇
  2002年   1019篇
  2001年   1025篇
  2000年   747篇
  1999年   576篇
  1998年   471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89篇
  1995年   435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358篇
  1992年   279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12篇
  1989年   235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3年   1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七种云南地衣植物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报道分属于三个科的七种云南产地衣植物的化学成分。这些植物是亚洲树发(Alectoria asiatica DR.)、沟树发(Alectoria sulcata Nyl.)、长茎松萝(Usnea longissimaAch.)、胡子松萝(Usnea comosa(Ach.)Rohl.)、林石蕊(Cladonia arbuscula(Rabh.)Rabh.)、砖孢发(Oropogon loxensis(Fee.)Th.Fr.)和卷梢雪花衣(Anaptychiaboryi(Fee.)Mass.)。根据光谱数据测定,其化学成分为:松萝酸(Usnic acid)(1),维任西酸(Virensic acid)(2),赤星衣酸乙酯(Ethyl haematommate)(3),瑞藏酸(Rhizonic acid)(4),赤星衣酸(Haematommic acid)(5),扁枝衣酸乙酯(Ethyleverninate)(6),黑茶渍素(Atranorin)(7)和泽屋萜(Zeorin)(8)。上述资料,对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陈永昌   《广西植物》1986,(3):217-219
<正> 本区位于四川省南部,面积29,000平方公里,共有18个县市,人口900余万,是四川省第二大地区。 地势是西南高而东北低,为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境内著名大山有屏山县的老君山,高2.020米,兴文县的先蜂山,高1,1750米;筠连县的大雪山,高1,772米;合江县的轿子山,高1,750米,古蔺县的斧头山,高1,835米。其余多为800—1,200米的中山山地及  相似文献   
103.
二十三种药用种子(或果实)中油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民权  李志佑  张兰英   《广西植物》1986,(3):235-238
本文报道了二十三种药用种子(或果实)的含油率和油的化学组成成分,它们分属于二十个科二十二个属中。本文所发表的大部分资料尚未见国内外文献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4.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86,(Z1):1-15
花萼钟状,5裂达基部;裂片条形。花冠白色或淡紫色(?);筒近筒形或漏斗状筒形;檐部二唇形,比简短,上唇正三角形或近半圆形,不分裂,下唇3浅裂。能育雄蕊2,位于下侧方,伸出;花丝着生于花冠简近中部或稍超过中部处,狭条形,直,有1脉;花药基着,宽卵形或长圆形,在腹面顶端连着或分离,药室平行,顶端不汇通。退化雄蕊或存在,3,位于上方,小,或不存在。花盘低杯状。雌蕊内藏;子房条形,2侧膜胎座不内伸,2裂,裂片极叉开,生有胚珠;花柱比子房短,柱头小,扁头状,与花柱等宽或比花柱稍  相似文献   
105.
《广西植物》1986,(Z1):151-151
“802”广增素是广西植物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为了进一步证实“802”广增素对柑桔的增产作用,我们于1985年春开始用广西植物研究所与桂林市临桂综合化工厂试产的“802”广增素在早熟温州蜜柑幼龄结果树上进行试验。所用浓度分别为50ppm、100ppm和150ppm,同时设一空白对照,喷以清水;各个处理和对照均重复3次,试验树的条件相对一致;分别在温州蜜柑的谢花期、幼果期、生理落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全树喷洒。采果时按正规实验方法进行取样、计量、分析和统计。  相似文献   
106.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86,(Z1):63-78
蕨类植物由于它在植物系统发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几百年来都受到植物学家们的注意。经过蕨类学家们几百年的探索,创见迭出,现在已发展成为植物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蕨类植物学。对蕨类植物进行科学的研究可追溯到十六世纪。在十六世纪以前,植物分类学是按照用途(特别是药用)而分门别类的,过去蕨类植物的记载只是零散地见于一些有  相似文献   
107.
植物学特征葫芦巴(Trigonella focnum-graecum L.)又名芦巴子,苦豆、香豆、香草,属豆科(Leguminosae)葫芦巴属。原产于欧州南部及亚洲。我国东北、河南、河北、新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