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5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84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70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关于开花植物花序内变异原因的研究有很多,而关于花序内资源分配的位置效应产生影响的研究并不常见。通过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一种花序轴基向发育的优势毒杂草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的野外调查和方差分析发现,其种子生产存在显著的位置效应。结实率和种子平均重表现出顶部头状花序基部头状花序的变化趋势,胚珠平均数则基部顶部,而中部种子平均数最多。通过室内萌发实验和野外盆栽实验研究了位置效应对幼苗建植能力的影响,发现基部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比顶部种子早,萌发率和出苗率在部位间的差异不显著,而部位间幼苗存活率表现一致;幼苗的根冠比和光合速率表现出顶部基部的变化趋势,而幼苗总生物量的差异不显著,这些幼苗特性在两种肥力条件下表现一致,这说明不同花序部位种子的差异是该种植物所固有的特征,且部位间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策不同。但相对于基部种子,顶部种子扩散距离更远,拓展到新生境的能力更强,相对较高的幼苗根冠比和净光合速率增强了其幼苗建植能力,对自然种群的更新补充有着更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对扩大种群和植被更新有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2.
牛膝种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种子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N-反式-阿魏酰酪胺(1)、亚油酸甘油酯(2)、β-蜕皮甾酮(3)、水龙骨甾酮B(4)、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5)、竹节参皂苷-1(6)、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苷(7)和胡萝卜甙(8)。化合物1、2、5和7为首次从牛膝中分离。  相似文献   
993.
<正>红嘴蓝鹊,雀形目鸦科蓝鹊属,俗名长尾巴练、长尾山鹊、山鹧等,分布于中国东部以及华中、华南各省的丛林地带。寒冬腊月,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一片萧瑟景象。扑啦啦——扑啦啦——是谁这么不怕冷,还在雪地里玩耍?哦,原来是调皮的红嘴蓝鹊正试着从雪下面找点好吃的。  相似文献   
994.
干种子高质量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快速提取高质量的种子RNA是种子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现有的提取方法难以高效快速地从种子中得到高质量的总RNA。本试验有机地将改进SDS法和异硫氰酸胍法相结合,采用改进的酸性SDS提取液、不溶性PVPP(聚乙烯聚吡咯烷酮)阻止酚类氧化、KAc去除多糖、异丙醇沉淀RNA,可以高效地从0.01~0.1g水稻、大豆、蚕豆、芸豆、花生等干种子中提取到高质量总RNA。此法提取的总RNA,能够满足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要求,可以进行反转录和RT-PCR反应,用于基因表达研究,并为从具相似成分的其他物种干种子提取总RNA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995.
选取大豆品种中黄18为试验材料,利用60对SSR核心引物对经过不同老化时间处理的群体及其繁殖后代群体进行遗传完整性分析。经过老化处理的群体及其繁殖子代群体与未经老化处理的对照群体相比,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等位基因数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经过老化处理种子及其繁殖子代群体的等位基因频率变化不大。未经老化处理、发芽率为98%的对照群体(G0-1)与其繁殖一代、繁殖二代群体相比,等位变异数、遗传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没有显著差异,且遗传一致度相对较高;而经过老化处理、发芽率低于85%的群体(G0-3和G0-4)及其后代繁殖群体与对照群体相比,等住变异数、遗传多样性指数、香农指数和稀有等位基因数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且遗传一致度相对较低。因此,种子老化较繁殖世代对大豆种质群体的遗传结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96.
<正>昆嵛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胶东半岛东端,总面积48平方公里。昆嵛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82%,植物种类达1,000余种。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05平方公里,其独特的气候和地形为多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仅蕨类和种子植物就有2,062种。  相似文献   
997.
范庆  吕秀军  杨柳  杨颖丽 《植物研究》2010,30(6):685-691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0、1、2和4 mmol·L-1)处理对矮牵牛(Petunia hybrid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较低浓度(1 mmol·L-1)Cd处理下矮牵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显著被抑制,当Cd浓度增至4 mmol·L-1时完全抑制了矮牵牛种子的萌发。Cd胁迫在低浓度时激活矮牵牛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而高浓度产生抑制效应;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升高,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变化。不同浓度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加入使4 mmol·L-1 Cd胁迫下矮牵牛幼苗叶片POD和APX活性增加,但不影响SOD和CAT活性;此外,6 mmol·L-1 EDTA使Cd胁迫下矮牵牛幼苗叶片中MDA含量增加。结果表明,Cd胁迫抑制矮牵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却使幼苗叶片POD、CAT和APX活性增加,EDTA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提高Cd胁迫幼苗POD和APX活性。因此,矮牵牛幼苗在Cd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8.
栗孟飞  李唯  杜微  李金娟 《植物研究》2010,30(2):215-220
为了进一步了解濒危植物桃儿七种子休眠机理,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桃儿七种子的乙醚浸提物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经GC-MS分离与鉴定出脂肪类、烷类,酸类等19种化合物中,多数化合物已被前人研究证明具有生物抑制活性,这也正是桃儿七种子萌发不良、休眠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机理。对苯二酚是首次从桃儿七种子中分离出的有机化合物,利用对苯二酚对小麦进行生物活性的鉴定显示,0.1-1~1.0 mg.L-1的对苯二酚可显著促进小麦的生长。通过在桃儿七种子分离胚培养基中添加1.0 mg.L-1的对苯二酚,可显著促进无菌苗的生长和发育,缩短生长和发育周期,并且植株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由此可说明,对苯二酚在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方面具有类似于植物生长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综述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细胞来源、制备技术及体外构建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期肌腱组织工程研究的相关文献,对组织工程肌腱支架的材料来源、制备技术,复合细胞种类,体外构建力学刺激等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天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及复合材料等;制备技术包括静电纺丝和编织法等;其中支架材料的表面修饰是组织工程化肌腱构建的重要环节.与肌腱材料进行复合的种子细胞有肌腱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结论:复合材料是近年肌腱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研究的重点,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支架制备技术,支架材料的表面修饰可促进细胞在支架上的黏附及肌腱的形成,种子细胞的研究仍是肌腱组织工程发展的瓶颈,周期性张力的存在为组织工程化肌腱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00.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develop into any type of tissue and are considered as a promising source of seeding cell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transplantation therapy. The main catalyst for ES cells differentiation is the growth into embryoid bodies (EBs), which are utilized widely as the trigger of in vitro differentiation. In this study, a novel method for generating EBs from mouse ES cells through culture in collagen/Matrigel scaffolds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When single ES cells were seeded in three dimensional collagen/Matrigel scaffolds, they grew into aggregates gradually and formed simple EBs with circular structures. After 7 days' culture,they formed into cystic EBs that would eventually differentiate into the three embryonic germ layers. Evaluation of the EBs in terms of morphology and potential to differentiate indicated that they were typical in structure and could generate various cell types; they were also able to form into tissue-like structures. Moreover, with introduction of ascorbic acid, ES cells differentiated into cardiomyocytes efficiently and started contracting synchronously at day 19.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collagen/Matrigel scaffolds supported EBs formarion and their subsequent differentiation in a single three dimension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