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71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武陵山地区位于湘鄂渝黔交界处,面积约10万km2。本文从科、属、种水平对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和性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本区自产种子植物201科、1005属、4119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9属、36种,双子叶植物166科781属、3447种,单子叶植物29科、205属、636种,含单种和少种的科和属及木本植物比较丰富;(2)本区含世界广布科40科,热带分布科91科,温带分布科70科。含种数较多的科为广布科和热带分布科,而主要特征科则是一些主产东亚(包括中国特有)的亚热带和温带分布科;(3)本区的属含我国15种分布区类型中的14种,其中以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三类成分比较集中。中国特有属64属(占6.83%),其中不少可能就起源于本区(或)及其周围。温带分布属多于热带分布属;(4)种的地理成分有15种类型,其中绝大多数属东亚和中国特有,它们具有明显的亚热带-温带性质。中国特有种共计2682种,其中126种为本区所特有,675种为华中区特有,其他1881种则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并大体上可分为10个亚型。种的地理成分决定了本区现代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即在旧的热带区系的基础上蜕化演变而成的温带性亚热带植物区系或亚热带山地植物区系。本区东亚成分众多,不仅是其分布中心的一部分,而且正处于东亚成分扩散和迁移的重要通道--武陵山走廊上,因此可视为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个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982.
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黄土高原在中国植物区系分区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植物亚地区,是东西、南北旱生、中生和水生植物交汇和聚集区域。计有种子植物147科864属3224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13属41种,被子植物140科851属3183种,具有中国特有属32个,黄土高原地区特有属4个,特有种164个。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为:植物种类相对丰富,在全国植物区系上占有重要地位;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原始类群丰富;地理成分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与周边地区区系的联系广泛,是多种成分汇集和过渡的地区;特有性程度相对低,稀有濒危植物丰富。  相似文献   
983.
辽东栎林(Q. liaotungensis)是北京东灵山地区典型地带植被。过去研究表明,鼠类对辽东栎更新有很大影响。本研究主要调查3个问题:(1)采食辽东栎坚果的鼠类种类;(2)将坚果埋藏于土中能否减少鼠类对坚果的采食,并提高出苗率?(3)地表植被是否影响辽东栎的出苗率?1996年9月在北京东灵山地区山地选取5个类型的样地37块,每样地在地表放置10粒坚果,检查地表种子消失率。使用木板夹来调查采食坚果的鼠类种类,诱饵分别为坚果和花生米。于1997年10月,选取5块样地,间隔25 m,每样地在1m2范围内埋50粒坚果,深度5 cm,次年5月调查出苗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林姬鼠、社鼠和黑线姬鼠为取食坚果的主要种类,取食比例与其丰富度有关。370粒坚果放在地表后,1d、10d、20d的消失率分别达15.1%、78.1%、和 100%。250粒坚果埋入土层后,出苗率达11.2%,苗平均高度为7.8cm,出苗率与地表植被盖度有一定负相关。本研究认为,人工埋藏植物种子可以减少鼠类捕食坚果,并能增加其出苗率。  相似文献   
984.
濒危树种广西青梅保护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仕训  王才明  王燕 《植物研究》2001,21(2):317-320
在广西,广西青梅仅发现有三株大树,更新能力差,处于濒危状态。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引种及繁殖试验,研究了广西青梅的生态特征及种子生物学特性,并对其迁地保护适应性和种群动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85.
濒危植物元宝山冷杉结实特性与种子繁殖力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元宝山冷杉是仅产于广西中部元宝山的珍稀濒危植物, 天然更新能力差。调查表明, 不同植株的球果产量、单果种子的数量均有差异, 球果长短、大小与种子数量、种子质量(饱满率)存在显著正相关。风干种子千粒重为16.9581 g, 含水量为12.85%。元宝山冷杉种子的吸水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0~1 小时, 为急剧的吸水阶段;第二阶段是1~10 小时, 吸水基本停滞;第三阶段是10~339 小时, 又是急剧的吸水阶段, 吸水量递增。用0.1%靛蓝溶液测定种子生活力, 按以往判别松科植物的标准判断, 其生活力极低。饱满种粒在培养箱中发芽率为18.9%, 场圃发芽率6.8%。以往判断方法是否不适用元宝山冷杉, 需作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种子发芽率低, 是冷杉自然更新不良、种群难以延续和扩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86.
小五台山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刘全儒  张潮  康慕谊 《植物研究》2004,24(4):499-506
小五台山位于河北省西北部, 共有种子植物97 科, 467 属, 1 148 种。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复杂:温带成分占优势, 温带属280 属, 占总属数的69.31%。通过对小五台山和部分山地植物区系的属相似性比较, 结果显示:小五台山与东灵山、雾灵山十分相似, 与关帝山、太岳山有一定的相似性, 而与长白山、泰山、伏牛山、神农架相似性偏低。  相似文献   
987.
沈阳市区植物区系与植被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27  
探讨了沈阳市区植物区系特点和城市植被类型的分类及其特征,沈阳市处于长白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种类较丰富,约有种子植物98科371属779种,最大科是菊科。共有植物85种,超过20种的科还有莎草科、蔷薇科、豆科、蓼科、唇形科、百合科及毛茛科等,这些科共有植物384种,占沈阳市区种子植物总数的49.3%。此区系有23个地理成分类型,其中以温带性质占优势。占沈阳市区地理成分的89.3%,根据植被发生和功能以及建群种的作用,将沈阳市区城市植被划分三大植被类14个植被组和57个植被型,并对3个植被类中的典型代表性类型进行了群落(种群)的组成、结构、动态和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988.
内皮祖细胞(EPCs)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工程血管以及组织工程化组织的血管化因目前内皮种子细胞扩增能力和生物活力的不足而受到限制。EPCs(内皮祖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在胚胎期,内皮细胞系与造血细胞系来源于血岛内共同的祖先细胞;出生后,EPCs存在于骨髓,并可被转移至外周血,参与缺血组织的血管重建和血管的内膜化。因此EPCs有望成为今后组织工程内皮种子细胞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89.
改良尿素-氯化锂方法提取成熟小麦种子总RNA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分离提取成熟小麦种子总RNA,去除多糖等杂质的严重干扰,本实验对尿素氯化锂分离RNA的方法做了三个方面的改进:一、去除成熟种子的胚(含大量麦胚凝集素等糖蛋白),发现裂解物的黏稠度明显下降;二、在裂解粗提物中加入CTAB至终浓度为02%,可去除大部分多糖;三、异丙醇沉淀RNA之后,充分溶解,离心去除残留的不溶性多糖等杂质。结果表明:所提取的成熟小麦种子RNA的纯度和产率都有明显提高 。  相似文献   
990.
茸毛赤瓟种子自花后30 d发育至55 d,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由0升至最大;含水量逐渐下降,但下降速率不等,发育后期存在显著的成熟脱水期。花后45 d果实干重接近最大,种子干重在45 d达到最大,种子和果实的发育基本同步。自然风干1d后,花后40~50 d的种子含水量下降2%~4%。花后40 d的种子发芽力显著提高,花后45~50 d的种子无明显变化,继续干燥,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花后50 d的种子直到含水量低至4%后才明显下降;花后35 d和55 d的种子经过不同天数干燥后,发芽力均下降。不同发育时期茸毛赤瓟种子耐脱水力有差别,由强至弱依次为花后50、45、55、40、35 d。用半致死含水量可准确地反映不同发育时期茸毛赤瓟种子的脱水敏感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