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研究复合胺信号途径调控乙醇影响下的线虫行为及味觉可塑性,以Tph-1基因、Ser-4基因、Ser-7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其表达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区、亚细胞定位及磷酸化修饰位点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Tph-1蛋白含有429个氨基酸,等电点为5.76,为不稳定且亲水性蛋白质,没有明显...  相似文献   
62.
63.
拟双角斯氏线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拟双角斯氏线虫D-4-3品系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4.
本文描述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凉需谷子Setaria italica根部的线虫一新种,即细尾盘旋线虫Rotylenchus tenericaudatus sp.nov.。新种主要的鉴定特征是食道腺覆盖肠很短,尾细长,明显弯曲,有一个腹突。  相似文献   
65.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用杀线剂(克线磷,67mg·kg-1干土)和干热(105℃,2h)两种杀线措施对小麦生长和N、P养分吸收的影响。杀线剂对土壤中线虫的平均杀灭率约为80%, 干热处理的杀灭率为100%. 在杀线剂处理中,苗期至抽穗期小麦生物量、拔节期至成熟期植株含N量、全生育期植株吸N量以及抽穗和成熟期吸P量均显着低于对照。土壤干热处理后抽穗和成熟期小麦的生物量、含N量及N、P吸收量也比对照显着降低。两种杀线处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N、P吸收量与相应处理全株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杀灭线虫对植株含P量影响较小。分析杀线虫后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受抑主要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作用减弱、微生物活动产生的植物生长促进物质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6.
褐飞虱两过线虫寄生前期幼虫的形态和数量性状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科线虫的形态结构,目前只有少量报道,大多数种的寄生前期幼虫的结构及数量性状都没有详细的研究.作者在1994-1996年间,对褐飞虱两索线虫(Amphimermis nilaparvata)寄生前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性状的观察和测量表明,两索线虫属与其它索科线虫在属间的形态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同属不同种间的幼虫结构较相似,但数量性状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利用寄生前期幼虫这两方面的差异可以进行属、种间的鉴别,有别于应用成虫期进行鉴别的常规方法,使鉴定依据更加充分和可靠.研究寄生前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数量性状,对索科线虫的活体、离体培养也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7.
杀灭土壤中线虫对小麦生长和吸收N,P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施用杀线剂(克线磷,67mg·kg-1干土)和干热(105℃,2h)两种杀线措施对小麦生长和N、P养分吸收的影响.杀线剂对土壤中线虫的平均杀灭率约为80%,干热处理的杀灭率为100%.在杀线剂处理中,苗期至抽穗期小麦生物量、拔节期至成熟期植株含N量、全生育期植株吸N量以及抽穗和成熟期吸P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干热处理后抽穗和成熟期小麦的生物量、含N量及N、P吸收量也比对照显著降低.两种杀线处理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和N、P吸收量与相应处理全株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杀灭线虫对植株含P量影响较小.分析杀线虫后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受抑主要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作用减弱、微生物活动产生的植物生长促进物质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8.
来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Tc毒素是一类多亚基组成的高分子蛋白复合物,对多种农业害虫具有广谱的胃毒活性,这类毒素与目前已知的其它杀虫蛋白同源性非常低,有可能成为新的杀虫资源。本文对来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的Tc毒素的特性、作用模式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9.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衰老机制及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日益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前沿之一.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报道抗衰老药物能够延长多种模式生物包括线虫、果蝇、小鼠、大鼠及灵长类等的寿命,然而,这些药物延缓衰老方式的差异仍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衰老研究的热点模式生物线虫为对象,搜集1990年以来国内外刊物上正式发表的有关抗衰老药物寿命试验的研究文献及其涉及的生存曲线,利用荟萃分析比较了不同抗衰老药物与生存曲线变化类型间的关系,并结合药物的药理作用探讨其延寿机制.生存曲线特征聚类结果与药物生物学分类交叉分析结果表明,药理作用类型与增益类型具有很强相关性,提示这2种分类方法的结果是匹配的.抗氧化剂类药物和控制血糖类药物对生存曲线的改善总体增益虽然不是最高,但相对于正常组生存曲线其增益部分呈平移形,表明该类药物可以通过改善年龄结构对整个群体产生显著增益,且其衰老曲线的特征与自然衰老相似.抗癫痫药物及胃肠道菌群相关药物总体增益较大,其曲线增益形状呈梯形,提示该类药物(尤其是胃肠道菌群相关药物)尽管显著延长了少数个体的最大寿命,但是从整个群体来看,大多数个体寿命延长程度并不明显,受益的少数个体可能需要较长的外界资源支持方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存活状态,这种模式既不大众化也不经济.综上所述,清除自由基和控制血糖类药物对健康老年有着更为积极合理的作用与效应.  相似文献   
70.
近年来,基于人工核酸酶TALEN或CRISPR-Cas9的遗传编辑技术表现出高效、快捷和靶向性修饰等特点,已迅速成为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在经典的遗传学模式动物线虫中,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生殖腺基因敲除、条件性基因敲除、定点突变以及单拷贝基因插入等。将介绍这方面研究进展,并展望这两项技术在线虫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