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81.
针对一类具有偏离自变量的离散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考虑到不可避免的外界扰动,通过引入反馈控制,基于一定的分析技巧得到该系统持久性与全局稳定性的充分条件.生态意义上表明:在外界扰动下,具有偏离自变量的离散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仍能持续生存并保持全局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2.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是我国重要的渔业资源,隶属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梭子蟹科(Portunidae)、梭子蟹属(Portunus),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日本等海域[1,2]。近年来,随着沿海各地人工养殖规模的扩展、捕捞强度的加大、人工放流以及生态  相似文献   
83.
减数分裂重组是基因组进化的重要驱动力,揭示基因组在与重组有关进化压力下的进化规律是基因组进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一系列证据表明基因组编码信息量在进化过程中随时间增加.重组率与自然选择效率成正比,因此,在进化过程中基因组信息量的增加速率可能会受到重组率的影响.本文定义表征编码信息量增加速率的信息参数,以人类基因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基因组信息量的增加速率与重组率的关系,发现二者显著正相关,表明重组可能是加快基因组信息量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4.
针对一类离散捕食食饵系统,采用Lyapunov指数方法、绘制系统分岔图和混沌吸引子等方式验证了混沌现象的存在.为了消除系统的混沌现象,根据控制理论的轨迹跟踪控制原理,设计混沌跟踪控制器将系统控制到任意给定的期望周期轨道上,达到了稳定种群的目的.仿真分析表明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建立并研究了一类具有S-型变收获率的非自治离散捕食系统,应用差分不等式、Brouwer不动点定理和分析技巧分别建立了系统的持久生存性,正周期解的存在性及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充分条件,我们还给出了具体验证例子及相应的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86.
对一类具有时滞的两种群竞争系统进行了研究,利用一些不等式的技巧得到了系统持久生存的充分条件,并且通过构造一个离散的Lyapunov函数得到了系统正解全局稳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87.
吴亭 《生态科学》2012,(1):32-35
应用生物数学理论研究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热门课题.在海洋渔业的捕捞过程中,既要保证生态平衡,又要使捕捞收益最大更是海洋渔业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离散系统的捕捞研究较少.运用离散差分方程的稳定性理论,讨论一类具有捕获的离散Leslic捕食-食饵种群的系统,获取正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构造适当的Liapunov函数,利用二元函数的泰勒展开式讨论正平衡点存在必全局稳定性的结果.利用函数的极值判定法讨论在维持稳定捕获前提下的最优捕获策略,来获取最优经济效益.最后,通过一个适当的例子及数值模拟的说明主要结果是合理的.给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8.
陈伟  罗辽复 《生物信息学》2009,7(2):159-162
应用多样性增量结合二次判别分析(Increment of Diversity with Quadratic Discriminant analysis, IDQD)方法,对酵母基因组中的核小体强/弱偏好序列进行了识别。10交叉检验的预测成功率超过了97%,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达到了0.99,预测成功率高于现有SVM算法。最后利用构建好的分类器对酵母基因组中三类包含TATA盒基因的起始密码子ATC上游400nt下游100nt区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IDQD算法有能力应用于基因组中核小体序列的识别。  相似文献   
89.
基于氨基酸序列,用打分值、离散增量、自相关函数值和距离值来表示β-发夹模体信息,通过二次判别方法对上述信息进行融合,预测数据库ArchDB40和EVA中的β-发夹模体。文章使用的β-发夹模体包含的loop长为2~10个氨基酸,当序列模式长为17个氨基酸时,对两个数据库中β-发夹5交叉检验预测的总精度分别达到83.1%和80.7%,相关系数达到0.59和0.61,好于前人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90.
Bai R  Pu J  Liu N  Lu JG  Zhou Q  Ruan YF  Niu HY  Wang L 《生理学报》2003,55(6):722-730
实验以正常犬和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犬(dilated cardiomyopathy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DCM-CHF)模型为对象、以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的相关参数为指标,研究左心室心外膜起搏、双心室起搏(模拟临床上心室再同步治疗的方法)后的心肌电生理特性变化。实验以快速右心室起搏的方法制备DCM-CHF犬模型;正常犬和DCM-CHF犬均经射频消融希氏束制备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模型;采用同步记录犬体表心电图和内膜下、中层、外膜下三层心肌单相动作电位(monophasic action potentials,MAP)的方法,测定不同部位起搏时的QT间期、Tpeak-Tend(Tp-Te)间期和三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 duration,MAPD)、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ization,TDR)。结果显示:在正常犬,左室心外膜与双心室起搏后三层心肌的MAPD均延长,同时TDR增大(左室心外膜起搏47.16 ms、双心室起搏37.54 ms、右室心内膜起搏26.75 ms,P<0.001),体表心电图Tp-Te间期的变化与之平行;在DCM-CHF犬较正常犬已表现出中层心肌MAPD延长(276.30 ms vs 257.35 ms,P<0.0001)和TDR(33.8 ms vs 27.58 ms,P=0.002)增大的基础上,左室心外膜参与起搏后仍进一步使三层心肌的MAPD延长和TDR增大。研究结果提示,左室心外膜起搏和双心室起搏后使内膜下、中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