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2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214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206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79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256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518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321篇
  2003年   316篇
  2002年   315篇
  2001年   271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216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43篇
  1995年   132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44篇
  1990年   116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CUIJIE  YANLI 《Cell research》1995,5(2):165-179
Using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we have found that the in cells loaded with fluo-3/AM,highest intracellular Ca^2 in the perinuclear reg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Golgi apparatus.The spatiotemporal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a^2 in living human fibroblasts exposing to calcium-free medium in response to agonists has been investigated.PDGF,which releases Ca^2 from intracellular stores by inositol(1,4,5)-trisphosphate pathway ,produced a biphasic transient rise in intracellular calcium.The initial rise was resulted from a direct release of calcium from the golgi apparatus.Calcium could be also released from and reaccumulated into the Golgi apparatus by the stimulation of thapsigargin,an inhibitor of the Ca^2 transport ATPase of intracellular calcium store,Permeablizing the plasma membrane by 10μM digitonin resulted in the calcium release from the Golgi apparatus and depletion of the internal calcium store.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olgi apparatus plays a role in Ca^2 regulation in signal transduction.  相似文献   
112.
应用免疫组化、原位分子杂交、电镜及免疫电镜等方法进一步对肾综合征出血热人体尸检组织中病毒包涵体(IB)的抗原、核酸性质和超微结构特点作了进一步观察。结果,在39例中的20例尸检病例组织中显示出病毒核蛋白抗原和血凝素抗抗原阳性的IB,其中包括16例陕西尸检病例组织中的6例休克期和1例多尿期病例,17例上海病例中的3例休克期和9例少尿期病例及3例江西病例中的1例休克期病例。IB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和肺泡、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胃肠道、腺垂体、扁桃体、胰腺、前列腺等组织的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细胞及肝细胞和睾丸生精上皮细胞胞浆中,阳性细胞形态基本正常。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可在该组细胞小同时检测到病毒RNA,多为胞浆内弥漫阳性,仅少数组织中显示出病毒RNA阳性IB结构。电镜观察阳性组织细胞中出现由大量微丝微管及颗粒样结构组成的IB结构,其小的病毒颗粒状结构、内质网及纤维丝状结构呈病毒抗原阳性,上述结构位于高尔基体区。结果说明该病毒有感染上皮细胞的特性,对其宿主细胞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是极其温和的,且多表现在亚细胞水平。IB可能是病毒过量表达抗原的堆积或病毒复制部位,而微丝微管结构可能参与病毒的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113.
一种快速叶表皮离析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温洁 《植物学通报》1995,12(A01):77-77,72
  相似文献   
114.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生态环境中的滞留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可湿性粉剂防治第三代棉铃虫,防治效果为86.2%。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在土壤中的滞留,结果表明:施用病毒杀虫剂1、3、5、7天和两个月后都可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1993年9月上旬从河南封丘棉田采集的露水,PH为7.98,病毒多角体在露水中保存3天,其生物活性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5.
家兔胫骨前肌肌纤维型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家兔胫骨前肌的肌纤维起止、排列和神经支配特征,将该肌分为前、后两个亚体。利用家兔8例16侧胫骨前肌,按上述两个亚体分别取材,作恒冷箱冰冻横切,肌球蛋白ATP酶染色,将肌纤维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检测各亚体的肌纤维型构成比例,肌束内肌纤维的分布特征,并用图象分析仪测量各亚体肌纤维横切面积和直径。结果发现,前、后亚体以Ⅱ型纤维居多,前亚体ⅡA型纤维高达35.4%,后亚体Ⅰ型纤维多达24.5%,两者的ⅡB型纤维均达50%左右。而左、右侧之间无差异,肌束周边部内Ⅰ型纤维仅占12.7~13.3%,ⅡB型纤维高达59.9~60.0%,说明受肌束膜压迫影响,ⅡB型肌纤维血供少,以适应无氧酵解的功能。各亚体的Ⅰ型纤维较细,Ⅱ型纤维较Ⅱ粗,A型与ⅡB型二者相似。作者认为,前亚体主要参与快速有力的足背屈运动,后亚体则维持踝关节的稳定,保持足弓的形状和弹性,以便适应该肌的站立、跑动和跳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6.
将油桐尺蠖(Buzurasuppressaria)核多角体病毒晚期基因──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及5′端编码区,以两种不同方式置于缺乏启动子的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基因上游,使其分别终止在不同翻译终止位点,其宿主菌具有明显不同的氯霉素抗性,最高达200mg/L LB培养基以上,表明昆虫病毒启动子能启动原核基因表达。对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能在大肠杆菌中有效工作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7.
实验以强度为0.45KVcm,持续不同时间(80、160、320、640μs)的电脉冲刺激不同卵龄(注hCG后13、15、17、19小时)小鼠卵母细胞,观察电刺激后第二极体形成和原核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说明:(1)卵母细胞守全活化(形成原核)率随卵母细胞也出现MⅢ现象,未活化卵母细胞形成第二极体(MⅢ)者随卵龄增加而明显增多;(3)电刺激活化小鼠卵母细胞在培养6-9小时之间仍有6.7%形成原核。  相似文献   
118.
葡萄霜霉病离体接种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钿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6):373-373,F003
用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悬浮液接种于葡萄叶盘,一般接种后3-4天,叶盘上可见孢子囊,接菌后5-6天,侵染率可达95-100%。  相似文献   
119.
杆菌属中蛋白酶基因的筛选及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杆菌属中蛋白酶基因的筛选及表达刘白玲,何先祺,张义正(四川成都科技大学皮革工程系成都610065)(四川大学生物工程系成都610064)蛋白酶是大多数杆菌产生的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水解酶,广泛应用于轻工、纺织、食品、化妆、洗涤剂及皮革工业中 ̄[1]。早...  相似文献   
120.
含金地质体表生带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6个含金矿区主要微生物类群的分布、生态结构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金矿具有不同的微生物类群.金矿矿石与金矿酸水中的自养硫细菌和异养菌分布具有明显差异,酸性水中含自养硫细菌较多,含异养菌极少;金矿氧化带中的异氧菌一般多于自氧硫细菌,其优势菌以芽孢杆菌属中蜡状芽孢杆菌为主.研究结果揭示了金矿中存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对阐明表生金的形成、成岩和蚀变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对发掘生物湿法冶金菌种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