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51.
目的:探讨出生早期母婴分离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5年9月出生的新生小鼠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新生小鼠出生后实施母婴分离的作为观察组(60只),出生后不实施母婴分离的作为对照组(60只)。比较两组新生小鼠的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新生小鼠在母婴分离第7天、14天、21天的神经元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P值均0.05),神经元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新生小鼠的母婴分离14天、21天的神经胶质细胞小窝蛋白-1(Caveo-1)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新生小鼠的神经胶质细胞Caveo-1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出生早期实施母婴分离,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影响新生儿发育中神经系统的表达,进而会影响新生儿成年后的行为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352.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是具有六次跨膜结构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能通透钙离子和钠离子。它是哺乳类动物中第一个被发现的TRP蛋白,隶属于TRPC亚家族。TRPC1可因受体,细胞内钙库清空或机械刺激激活而开放,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和细胞膜的去极化。TRPC1在神经系统内的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分子激活后引发的效应与神经系统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目前TRPC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3.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是具有六次跨膜结构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能通透钙离子和钠离子。它是哺乳类动物中第一个被发现的TRP蛋白,隶属于TRPC亚家族。TRPC1可因受体,细胞内钙库清空或机械刺激激活而开放,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和细胞膜的去极化。TRPC1在神经系统内的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分子激活后引发的效应与神经系统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目前TRPC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4.
经典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1(classical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 1,TRPC1)是具有六次跨膜结构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能通透钙离子和钠离子。它是哺乳类动物中第一个被发现的TRP蛋白,隶属于TRPC亚家族。TRPC1可因受体,细胞内钙库清空或机械刺激激活而开放,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和细胞膜的去极化。TRPC1在神经系统内的分布较为广泛,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分子激活后引发的效应与神经系统许多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目前TRPC1在神经系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55.
负子蝽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顺珍 《昆虫学报》1994,37(2):171-177
负于蝽Sphaerodema rusticus Fabr.的胚胎发育,早期胚带面积大,呈多叶状,明显区分头,颚、胸、腹叶。发育过程需经历胚帝陷入、胚带隆起和胚胎反转三个明显的运动过程。中肠后原基先于前原基形成,并且前、后原基伸展方式不同,使中肠形成不同形态的前、后两部分,两部分的细胞分化亦有差异。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神经节趋于较大程度愈合,腹部的神经节最终愈合为1个复合腹神经节,胸部的神经节也愈合为1个复合胸神经节。本文还总结了胚胎发育时期与卵粒大小的关系,讨论了负子蝽背器官解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6.
涡虫在动物系统演化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何显示其正常组织结构,对研究涡虫的再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3种染色方法(H.E染色、Masson染色、Van Gieson染色)显示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的神经系统,结果表明,尽管3种方法都能很清晰地显示涡虫的神经系统,但在显示咽部神经时,只有Masson染色能够很清晰地显示。  相似文献   
357.
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目前仍在全球肆虐传播,在引发2019新冠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同时,还能造成感染者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缺血性脑卒中是COVID-19相关神经系统损伤常见病之一。本文归纳出SARS-CoV-2进入中枢的途径,以及该病毒是如何通过介导氧化应激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失调、攻击血管内皮细胞、激活NLRP3炎症小体、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引发细胞因子风暴等一系列分子机制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以期为疾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见解和思路。  相似文献   
358.
细胞区室化(compartmentation)有助于分隔不同的生化反应,使其相互不产生干扰。有膜细胞器是通过生物膜把细胞内不同的空间分隔,进而实现细胞区室化。研究发现,细胞区室化也会通过细胞中无膜细胞器实现,但核仁等无膜区室的形成机制一直未得到明确。“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 LLPS)机制的发现,为解开无膜区室的谜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现在认为,多种蛋白质和RNA也是通过LLPS机制形成局部的高浓度冷凝物,发挥更强或独特的基因表达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等功能。LLPS的形成主要依赖于蛋白质和/或核酸之间的多价态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主要包括由低复杂序列区域介导的相分离及由多个重复结构域间特异性作用介导的相分离。组分浓度、pH和翻译后修饰等条件均能改变分子多价相互作用的强度,从而调节相分离和相变过程。蛋白质相分离的失调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舞蹈症和帕金森病等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在这些退行性疾病中,已发现TDP-43、FUS、Ataxin-2、Tau蛋白等致病基因的突变,以及修饰会导致LLPS异常而形成病理特征性的...  相似文献   
359.
360.
线粒体(mitochondria)承担细胞有氧呼吸功能,神经系统作为机体巨大耗能组织高度依赖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稳定。研究表明,线粒体异常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靶向线粒体开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策略已成为前沿和热点。其中,线粒体移植(mitochondrial transplantation)被认为有巨大治疗潜能。线粒体移植是将外源性健康线粒体以直接或间接方式移植进入受损机体,通过改善神经系统线粒体功能,最终达到改善或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目的。本篇综述回顾了线粒体移植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移植策略、细胞和分子机制及面对的挑战,以期为临床开发新的治疗手段提供线索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