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研究正常和再生的大白鼠外周神经中脱辅基脂蛋白E(ApoE)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运输特性,发现在正常的外周神经中,ApoE及LDL受体在轴浆中均可沿轴突正行和逆行运输;再生的神经可产生ApoE,ApoE可逆行向细胞体转运。ApoE及LDL受体运输特性的研究为ApoE及LDL受体参与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262.
直接转基因技术应用于神经系统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治疗是目前神经科学中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个领域,近年来研究发现,一此来源于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和腺病毒相关病毒等的重组病毒表达载体能够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在体或离体培养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263.
264.
POU蛋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U蛋白是一组DNA特异的转录调节因子,属同源异形序列超家族.发育过程中,POU蛋白编码基因在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的时空性表达决定神经细胞的发育与分化.  相似文献   
265.
杜静 《生理通讯》2007,26(6):141-144
中国针灸医术的机理是一个千古之谜。现代神经科学近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本综述结合现代神经科学最前沿的研究,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在介导针灸效应中的作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属于两个较大的蛋白调节因子家族。它与在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传导系统起到调节细胞功能的作用。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与疼痛、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密切相关。在此综述中,作者将系统地介绍神经营养因子和细胞因子在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凋亡、突触可塑性及神经细胞髓鞘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它们的信息的逆向运输,受电刺激掌控的释放和信息转导机制。并根据这些原理提出了作为针灸机理的可能性之一的针灸机理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  相似文献   
266.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1岁,退休干部,因“头痛、发热伴双髋疼痛7d”于2018年8月17日入院。患者曾在外院因“病毒性脑炎”抗病毒治疗1周。入院查体:T38.6 ℃、R26次/分、P104次/分、Bp 113/63 mmHg,意识清楚,精神差,呼吸急促,皮温高,左前额、颞部散在破溃疱疹,已结痂,左眼睑水肿、充血。颈无抵抗、强直。桶状胸,双肺散在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双髋及大腿轻微红肿,局部皮温高,触痛明显,活动尚可。神经系统检查未见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头颅MRI显示:小脑幕处硬脑膜增厚并强化;MR髋关节平扫+DWI显示:双髋关节腔少量积液,以双侧髋关节及股骨上段周围肌群及肌间隙内多发渗出,而右侧为主;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有数枚稍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267.
DRR1 (down-regulated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1)最早被发现在肾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降低,因此被认为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DRR1在脊椎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内广泛表达,其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并且在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生物学功能方面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还发现DRR1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 DRR1被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表达降低或表达缺失的现象,其表达水平高低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强弱呈负相关关系。另一方面, DRR1在恶性度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高低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侵袭能力强弱呈正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对近年来DRR1相关研究的总结,揭示了DRR1在正常神经系统发育及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全面了解DRR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DRR1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8.
嘌呤受体是一类以核苷酸为激动剂的受体家族,分为P1和P2受体,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发挥不同的作用.如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元的兴奋性、痛觉信息传递等。其中P2受体分布最为广泛,且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相关.其选择性激动剂和拮抗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9.
《生命科学》2007,19(1):72-72
癫痫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约为1%-2%,尤其在儿童中发病率更高,15%以上有热惊厥史的儿童数月或数年后可以形成癫痫病灶。另外中风、外伤、脑炎等脑损伤也可导致癫痫病。癫痫具有反复性发作的临床特征,即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大脑神经元超同步放电所引起的突然性、反复性、短暂性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270.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_2S)作为继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后的第三种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H_2S在生物机体内发挥了重要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本综述主要总结H_2S的神经保护作用和神经调质功能及其机制,并介绍近几年人们对H_2S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