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40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冯志强 《生理通讯》2006,25(4):105-107
一、神经功能网络的组成 神经功能网络假说是本人在已知的神经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就某些神经部位及功能表述上存在的混乱,用动态发展的思想和观点提出的。神经功能网络由神经元和与之共生的神经胶质细胞以及细胞外液理化因素共同组成,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三呈三圆互交的关系(图),既有各自的功能又相互影响;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以往对神经元功能的研究结果,实际上包含了胶质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没有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作用,神经元传导、传递和整合信息的功能是不可能实现的;没有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作为条件,神经组织的功能活动亦不可能正常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2.
研究了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脑室内注射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减退的影响及机制.在小鼠脑室内注射STZ建立AD模型,治疗组小鼠采用罗格列酮灌胃给药30天.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Tau蛋白的磷酸化、神经丝(NFs)蛋白的磷酸化及糖基化、JNK和ERK蛋白的表达,微管结合实验检测Tau蛋白与微管的组装功能,荧光染料Fluoro-Jade B检测小鼠脑内退变神经元.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模型组小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和路径长度明显增加、穿越隐匿平台次数明显减少、Tau和NFs蛋白表达过度磷酸化、NFs蛋白糖基化减弱,而用罗格列酮干预的小鼠学习记忆改善并且Tau和NFs蛋白的磷酸化水平降低、NFs蛋白糖基化水平增加,Tau蛋白与微管结合能力改善,模型组JNK的磷酸化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模型组ERK1的磷酸化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在ERK2磷酸化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小鼠脑中FJB标记的退化神经元明显多于对照组和治疗组.结果说明,罗格列酮能改善STZ脑室内注射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减退,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信号通路、降低Tau和NFs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减少神经退行性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神经营养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强 《生物学通报》1999,34(10):15-16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多肽,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吕具有支持神经细胞生长,分化和生存,在成熟的神经系统中具有维持神经细胞生存与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可能具有减轻或改善神经退行性改变的作用,对神经元有保护效应,并可促进神经元的再生与修复。  相似文献   
104.
不同ES细胞系体定量神经分化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富酬  韩嵘  薛友纺  尚克刚 《遗传》2001,23(5):439-441
利用视黄酸(RA)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通过悬浮类胚培养体外定量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结果显示能够进行种系嵌合的MESPU22细胞系与不能进行种系统嵌合的MESPU13细胞系的体外神经分化比例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差异,此结果对于人的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的鉴定和检测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5.
大鼠杏仁核5-HT_3受体参与免疫调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大鼠侧脑室和杏仁核给予 5 HT3受体激动剂 1 phenylbiguanide (PBG) ,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脾细胞丝裂原 (concanavalinA ,ConA和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增殖效应 ,用活化脾细胞增殖法测定IL 2生成 ,MTT法测定自然杀伤 (naturalkiller,NK)细胞活性和用放射免疫测定血浆皮质酮水平 ,以探讨大鼠杏仁核 5 HT3受体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5 HT3受体拮抗剂granisetron (GNT ,0 1~ 0 4mg/kgip)剂量依赖地增强ConA和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 ,作用在连续给药 5d最明显 ;双侧脑室给予PBG ( 5 μg/side)可增强ConA和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 ,作用在连续给药 3d最明显 ;双侧和单侧中央杏仁核给予PBG 0 5 μg均增强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和IL 2生成 ;底内侧杏仁核给予同剂量PBG仅增强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 ,不影响ConA刺激的脾细胞增殖和IL 2生成 ;中央杏仁核给予PBG升高血浆皮质酮的作用较底内侧杏仁核给予等量PBG引起的升高血浆皮质酮作用明显 (P <0 0 1)。侧脑室、中央杏仁核和底内杏仁核给予PBG对丝裂原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影响不同 ,但均被同时同部位给予GNT所拮抗 ,提示杏仁核中央核和底内侧核的 5 HT3受体可能以不同方式参与ConA或LPS刺激的脾细胞增殖效应的调制  相似文献   
106.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RI)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浆中的一种酸性糖蛋白 .为了进一步了解RI的功能 ,根据RI分子结构富含巯基的特点 ,研究了RI对过氧化氢(H2 O2 )损伤的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C6 )的影响 .用不同浓度的H2 O2 分别作用于转染有RIcDNA并且RI过表达的C6细胞和正常C6细胞 ,对比损伤前后 2者的细胞存活率、LDH漏出量、细胞内GSH和MDA含量差别 ,以及细胞内抗氧化酶类GPX、CAT和GST活性的差别 .结果表明 ,与正常C6细胞相比 ,RI过表达的C6细胞在H2 O2 作用下存活率高 ,LDH漏出量、MDA含量明显减少 ,而细胞内GSH较多 ;RI过表达的C6细胞在损伤前后均表现出更强的CAT和GST活性 .提示RI具有抗氧化功能 ,能够减轻H2 O2 所致的细胞过氧化损伤 .  相似文献   
107.
概述了脑与衰老在神经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 :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主要进展 ,衰老脑在基因及其表达水平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 (porkinsondisease ,PD)相关基因研究进展[7] 。这些研究成果对脑与衰老的关系、对脑在基因及其表达水平上衰老机制认识的加深乃至对衰老脑的基因治疗均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手术切除丘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丘脑胶质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其中采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的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显微切除丘脑胶质瘤的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30例采用常规手术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及术中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对照组,次全切除率及部分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53.3%)(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相比,神经导航系统辅助下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切除丘脑胶质瘤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提高丘脑肿瘤全切除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9.
昆虫神经毒性酯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了针对昆虫建立的神经毒性酯酶(NTE)活性检测方法以及据此法所测得的棉铃虫幼虫的NTE活性。将测定脊椎动物NTE活性的方法改进并微量化以适用于无脊椎动物昆虫体内NTE活性测定。对于棉铃虫幼虫,该法测得其头部、中肠和脂肪体等3个部位的NTE活性分别为5.30,1.40和14.50nmolminmgprotein。  相似文献   
110.
实验性神经起步点自发放电的分叉和整数倍节律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在实验性神经起步点发现了放电峰峰间期序列随细胞外[Ca^2 ]变化产生的加周期分叉和整数倍节律。并用确定性Chay模型和随机Chay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从模拟实验结果的角度看,加周期分叉过程遵从Chay模型决定的确定性机制,随机因素对其有影响但影响较小;而在相应的参数区间,整数倍节律则是在随机因素驱动下产生,是随机共振现象,是由确定性机制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表明,实验性神经起步点放电节律的分叉和随机共振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受确定性机制和随机因素共同影响。但在不同参数区间,随机因素对神经放电节律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