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2066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磁处理党参药液对小白鼠碳粒廓清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生物磁学》2004,4(4):1-4
  相似文献   
132.
研究了嗜热真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 CBS288.54-M18)生产木聚糖酶的碳氮源组成、料水比、培养基初始pH值、发酵温度及接种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麦麸和玉米芯粉(8:2)作为复合碳源,酵母膏和胰蛋白胨(1:1)作为复合氮源时,菌株所产的木聚糖酶量相比未优化碳氮源的培养基提高幅度高达200%。其最佳产酶的料水比为1:3,培养基初始pH7.0为最适。菌株在50℃条件下发酵5d,能够得到活力高达15023U/g干基碳源的木聚糖酶制剂,且该酶制剂不合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133.
经济海洋褐藻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e(Harv.)Okamura)低潮时常常周期性地暴露于空气中。为了认识这种海藻在潮汐循环背景下的光合特征,对其在高潮沉水和低潮干出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碳素获得机制进行了比较。沉水时,羊栖菜主要利用海水中HCO_3~-作为外源无机碳源驱动光合作用;而在干出条件下,其光合作用的主要碳源为空气中的CO_2。在这两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光合作用与pH值的关系不同:沉水状态时,羊栖菜在高pH值(10.0)下光合活性很弱;而在干出条件下,羊栖菜在高pH值时仍有较高的光合活性。然而,光合作用无论是在沉水还是在干出条件下,对外源碳源的获得都表现出对胞外碳酸酐酶(CA)强烈的依赖性,并且其光合速率都受周围环境中无机碳源水平的限制。此外,在沉水和干出两种环境条件下,羊栖菜光合作用都表现出对氧气的敏感性。这表明,在羊栖菜中,依赖胞外CA的碳源获得机制不能使细胞内CO_2浓度提高到阻碍其光呼吸的程度。增加空气中或海水中无机碳的浓度,能促进羊栖菜的光合作用,进而增加这种海藻的水产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134.
 应用KMnO4氧化法测定分析了六盘山林区天然次生林(杂灌林、山杨(Populus davidanda)和辽东栎(Querces liaotungensis)林)、农田、草地和人工林(13、18和25年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农田和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60%和36%,差异主要在0~70 cm土层;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129%和29%,差异主要在0~50 cm土层。农田和草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比天然次生林分别低11%和4%以上, 差异主要在0~20 cm与70~110 cm土层;人工林比农田和草地分别高13.3%和5.3%,差异主要在0~110 cm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其中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农田和草地中大,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幅度较大。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差异比活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差异大,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比分配比例随土层加深而递减的幅度大。这可能由土壤有机碳的输入、稳定性、质量和根系分布等差异所致。结果说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随天然次生林变成农田或草地而降低,随农田或草地中造林而增加,且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幅度比分配比例大。另外,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分配比例在土壤剖面的分布也随土地利用变化而改变,其中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幅度比分配比例大。  相似文献   
135.
就假丝酵母对石油烷烃进行发酵生成十三碳二元酸进行了研究.当湿菌体含量升至6.0%以上时,在pH7.0、温度30℃和发酵时间120h的条件下,流加轻油发酵,十三碳二元酸的生成量可达70g/L以上.  相似文献   
136.
培养条件对头孢霉脂肪酸链长和ω—3脱饱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传超  袁生等 《菌物系统》2001,20(2):201-206
为了获得高产量的长链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用十八碳脂肪酸和十六碳脂肪酸的比值考察碳链延长,用α-3脱饱和;探讨了八种因子对脂肪酸逻长和ω-3脱饱和的影响。有利于碳链延长的条件为:麦芽糖10g/L、(NH4)2SO43g/L、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20℃培养6d。有利于ω-3脂肪酸生成的条件为:蔗糖30g/L、NH4Cl3g/L、培养基起始pH为4.0、500mL三角瓶装50mL培养基、接种20%(V/V)、10℃培养10d。  相似文献   
137.
杨昕  王明星等 《生态学报》2002,22(6):817-821
利用GCM模式模拟的未来气候状况,结合一个简单计算碳通量的模型,对未来地-气间碳交换通量与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做初步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在未来气候变暖情况下,要保持陆地生态不成为大气碳源,降水量需要有很大的增加幅度(至少要比GCM模式模拟的结果要高)。在不考虑二氧化碳及氮素的“施肥效应”前提下,得出要使陆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为零,全球平均温度每增加1℃,降水量需要增加7%(约54nm)。  相似文献   
138.
1 如何引导学生认识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1 .1 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资料 1 :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气体的种类很多 ,主要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 3种气体。氮气所占的容积比例虽很大 ,但由于它对人体既无用又无害 ,所以人们在讨论人体气体交换时可以不作考虑。气体成分吸入气体呼出气体肺泡气体氧气 2 0 .96 % 16 .4 % 14 .3%二氧化碳等 0 .0 4 % 4 .1% 5 .6 %氮气 79% 79.5 % 80 .1%  请同学们进行资料分析 ,空气中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 ?其中 ,教师故意设置了两个干扰项 :呼出气体和肺泡气体两项为影…  相似文献   
139.
从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黄酮碳甙,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鉴定为:5,7,4′-三羟基黄酮-6-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甙(1),5,7,4′-三羟基黄酮-8-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甙(2),5,7,4′-三羟基黄酮-6,8-二-C-β-D-吡喃葡萄糖甙(3),1和2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崖爬藤甙和异崖爬藤甙.  相似文献   
140.
长江三峡地区上震旦统稳定同位素异常及地层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三峡地区广泛发育的上震旦统,及下伏的南沱组和古城组冰碛层,有良好的生物地层控制及全球对比意义。新秭归城附近的雾河剖面,自南沱组顶部到水井沱组下部出露有利于化学地层学研究的一系列碳酸盐岩沉积,对这一剖面的碳,氧,锶同位素研究发现:1)碳,锶和氧同位素在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存在明显异常;2)碳同位素在寒武系-前寒武系界线附近有负异常;3)碳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在剖面上的演化具有全球对比意义;4)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的碳,锶同位素异常,与可能存在末远古纪的冰期,即所谓的“后Marinoan冰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