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43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目的通过对比实验组及对照组细胞学、病理学等检查结果,了解细菌感染后咳嗽引起气道上皮及气道内细胞学、内皮、神经递质等与感染后咳嗽相关因素的改变。方法将250名痰培养阳性确诊肺炎后感染出现咳嗽的患者和170名志愿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通过电子支气管镜行活检术、支气管肺灌洗术(bronchoavleolar lavage,BAL),收集活组织1块、灌洗液25mL行病理学及细胞学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中气道上皮病理活检提示较多脱落的基底膜,结构发生改变;肺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χ~2=8.714,P=0.021),而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14,P=0.057);白三稀B4(LTB4)及IL-5明显升高,其中LTB4升高最明显(χ~2=7.539,P=0.011),TNF-α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04,P=0.064)。结论细菌性肺炎感染后咳嗽的患者气道内存在上皮损害、细胞学异常及白三稀等物质代谢异常,而这些改变与患者慢性咳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02.
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是阻碍神经恢复的关键原因之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及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然而其对于胶质瘢痕的影响及其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采用血管动脉夹(30 g)夹闭雌性SD大鼠脊髓2 min造成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并予以每天皮下注射bFGF(80 μg/kg),探讨bFGF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作用是否涉及到胶质瘢痕调控和Nogo-A/NgR信号的相关机制。通过检测损伤后28 d,各组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发现bFGF显著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HE及尼氏染色显示,bFGF处理组相对于生理盐水处理组,其神经元明显增多,空洞面积减少。同时,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免疫荧光结果表明,bFGF减少胶质瘢痕形成,抑制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同样,通过Western 印迹检测发现,bFGF处理后,胶质瘢痕相关蛋白(如GFAP, neurocan)以及神经突生长抑制蛋白(Nogo-A)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表达量下降。上述结果表明,bFGF可能通过抑制Nogo-A信号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瘢痕的形成,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此机制研究为脊髓损伤的治疗和恢复提供全新的思路和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903.
贺美  邵波  刘勇  李鑫  张定凯  郑妙洁  田磊 《生态科学》2018,37(5):195-202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诸多环境问题中,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及排放废液污染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压裂返排液及排放 废液组分的复杂性及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处理难度大、费用高, 被普遍认为是最难处理的工业污水之一, 如何合理处置页岩气开发中产生的大量返排液及排放废液已成为页岩气规模化开发的重要瓶颈问题之一。文章综述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及排放废液的环境影响与风险及处理现状, 并针对压裂返排液及排放废液的水质特点, 讨论了相应的资源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04.
安琪  司静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18,37(3):361-370
利用1株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菌株为材料,研究添加碱性木质素或者配合简单碳源或氮源后对其液体发酵产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诱导培养基对糙皮侧耳漆酶活性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而且不同诱导培养基对糙皮侧耳菌丝生物量也产生了极显著的影响(P<0.001)。此外,只利用碱性木质素或者是再添加碳源葡萄糖均有利于糙皮侧耳产漆酶,既包括产漆酶酶活性的提升,同时也包括产漆酶时间的提前,但只利用碱性木质素诱导不利于菌丝生物量的积累;而富含简单碳/氮源的诱导培养基,无论是否含碱性木质素,均有利于菌丝生物量的积累,其中,富含简单碳/氮源的培养基中再添加碱性木质素后的菌丝生物量和漆酶活性均高于不添加碱性木质素时的菌丝生物量和漆酶活性。相比而言,含碱性木质素的培养基中测得的漆酶活性大部分时间下都要高于不含木质素的简单碳/氮源培养基,含碱性木质素的培养基对糙皮侧耳菌株产漆酶的诱导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905.
将牛的卵母细胞置于添加有不同预处理颗粒细胞及含有卵泡液的培养液或不舍有卵泡液的培养液中进行体外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培养,研究了颗粒细胞、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后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2178枚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后胚胎发育的对比观察结果表明:颗粒细胞、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后胚胎的卵裂具有显著影响(P〈0.05);颗粒细胞对囊胚的发育有显著影响(P〈0.05);卵泡液及颗粒细胞与卵泡液交互作用对囊胚的发育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因素对卵裂率、囊胚率的影响表现为:颗粒细胞因素〉培养液因素〉培养液&#215;颗粒细胞交互作用。结论:TCM199培养液中添加卵泡液和单层颗粒细胞组成的培养系统用于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效果较好。共培养体系中的单层颗粒细胞用经酶消化分散处理后在培养箱中孵育10min的颗粒细胞替代时,胚胎的发育效果并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906.
恩施碎米荠硒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恩施碎米荠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以干制碎米荠粉末为试验材料,以双蒸水为浸提剂,在浸提温度、时间、浸取剂的用量、提取次数和pH等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g碎米荠干粉,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 h-3.5 h、浸取剂的用量30mL、提取次数4~5次和浸提液的pH值为9是多糖适宜的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907.
目的:本文在体外条件下观察了罗氏海盘车体腔细胞的形态特征.方法:采用镜下观察和化学发光法并在液体闪烁仪(LS-5801)检测.结果:观察发现罗氏海盘车的体腔细胞可分成:大颗粒细胞(桑椹细胞)、小颗粒细胞、大透明细胞、小透明细胞、柳叶形细胞、兼性大细胞和杆状颤动体;体腔细胞的浓度范围是:5.62~10.00 × 106个/mL.吞噬观察中发现小颗粒细胞伪足明显、吞噬力强,在不同温度下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不同,14℃下最高,分别为:62.6%和2.06.体腔细胞在吞噬过程中也会产生呼吸爆发现象,产生活性氧(O2)、(H2O2)、(OH.)、(1O2)等.在适宜条件下,体腔细胞吞噬酵母的化学发光规律随时间移动为一条有单峰值的曲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pH=6.81时,化学发光最明显;在外界诱导物刺激下,酵母悬液浓度为1.00× 107cell/mL时,化学发光最明显.结论:罗氏海盘车体腔细胞发挥了重要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08.
静态强磁场对枯草芽胞杆菌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静态强磁场下微生物的生物学效应.方法:以超导磁体产生的静态强磁场为基础,枯草芽孢杆菌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生长曲线、芽胞生成率、蛋白酶表达量、蛋白酶活力等研究静态强磁场条件下微生物性状的变化.结果:强磁场可以影响枯草芽胞杆菌的芽胞形成速率,抑制营养体的死亡;测定菌体生长过程中蛋白酶的含量以及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的酶活力,发现磁场处理前后蛋白酶的含量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处理组碱性蛋白酶的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则低于对照组.结论:强磁场可以延长枯草芽孢杆菌的世代周期,降低菌体死亡率,对细菌酶活性的影响因酶的种类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909.
研究脐动脉来源的平滑肌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是否会自发成骨细胞分化,以深入了解该细胞的生物学特点.采用MTT法研究了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曲线:用形态学方法观察了脐动脉平滑肌细胞自发细胞结节的形成过程;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及TUNEL染色法研究了细胞结节中的凋亡现象;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研究了细胞结节中碱性磷酸酶的表达.采用茜素红S染色及透射电镜研究了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自发钙化.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脐动脉平滑肌细胞传代后约7天细胞即可汇合,汇合后的细胞表现为典型的"峰、谷"样生长状态,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在"峰"形生长区域,细胞聚集生长,自发形成细胞结节,经4-5周培养,细胞结节不断增大并钙化,免疫组化发现结节中有大量碱性磷酸酶表达.同时,在结节形成过程中伴随有大量平滑肌细胞凋亡.我们的研究表明,体外培养的脐动脉来源的平滑肌细胞同主动脉来源的平滑肌细胞一样可以自发成骨细胞分化.而平滑肌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910.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骨形成蛋白-2(BMP-2)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第2代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和BMP-2,依据加入bFGF和BMP-2浓度的不同分为5个实验组(组1:80 ng/ml bFGF;组2:80 ng/ml BMP-2;组3:30 ng/ml bFGF 30 ng/ml BMP-2;组4:50ng/ml bFGF 50ng/ml BMP-2;组5:80ng/ml bFGF 80ng/ml BMP-2)和对照组(不加任何生长因子),采用绘制生长曲线,四唑盐比色法(MT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法和碱性磷酸酶(ALP)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各组间差异,观察不同浓度的bFGF和BMP-2联合应用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与骨向分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独应用80 ng/ml bFGF可显著促进BMSCs的增殖,但对BMSCs的骨向分化显著抑制;单独应用80 ng/ml BMP-2对BMSCs的增殖和骨向分化均有促进作用;30ng/ml bFGF 30 ng/ml BMP-2、50 ng/ml bFGF 50 ng/ml BMP-2和80 ng/ml bFGF 80 ng/ml BMP-2可显著地促进BMSCs增殖和促进BMSCs的骨向分化,且呈正性剂量-效应关系,联合应用两种生长因子较二者单独应用促细胞增殖及骨向分化的效果更为显著.结论:一定浓度范围内,bFGF和BMP-2的联合应用促进BMSCs增殖的同时也促进其骨向分化,两者对BMSCs有明显的协同增强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