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嗅觉在疟蚊寄主发现行为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 对按蚊嗅觉结合蛋白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分析, 结果总共鉴定了32条嗅觉结合蛋白(OBP)候选基因序列. 进一步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quantitative RT-PCR), 以疟蚊激动蛋白基因为内部表达参照标准, 研究了冈比亚按蚊所有嗅觉结合蛋白候选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谱. 结果显示: 其中20个OBP候选基因在嗅觉组织(雌蚊触角)中有强的表达, 这说明OBP在疟蚊嗅觉行为中起重要作用. 还研究了冈比亚按蚊复合体(A. gambiae complex)中两种最重要的疟蚊, 即冈比亚按蚊(A. gambiae)和阿拉伯按蚊(A. arabiensis)的蚊种嗅觉特异性表达型, 结果发现其中12个OBP候选基因显示种间差异表达, 同时发现阿拉伯按蚊触角中OBP的累积相对表达强度高于冈比亚按蚊, 其比例为1441.45︰1314.12. 这可能是由二者的不同寄主偏好行为所致, 因为冈比亚按蚊高度嗜吸人血, 而阿拉伯按蚊则介于嗜吸人血和嗜畜血之间, 因此后者需要表达更多的OBPs以支持其寄主选择行为模式. 疟蚊OBP基因的鉴定及其组织和蚊种特异性表达型的确定, 是分析疟蚊嗅觉探测的分子机制的第一步, 如嗅觉结合蛋白重组表达及其配体鉴定.  相似文献   
112.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冈比亚按(Anopheles gambiae)中防御素基因家族的表达模式和启动子保守区。在ENSEMBL数据库中搜索防御素基因家族序列,然后将基因编号输入angaGEDUCI数据库中进行分析。结果在冈比亚按蚊中存在有4个防御素基因的异构体分子,其中DEF1基因表达模式与其它3个基因存在明显差异。4个防御素基因启动子序列都存在AP-1、GATA-1、GCN4、GR、HNF-3B、TFIID6个转录因子的识别结合位点,表明这6个转录因子是冈比亚按蚊防御素基因家族表达调控所必需的。值得注意的是,DEF1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存在与性别决定翦关的SOXproteins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暗示DEF1基因的转录调控可能与性别分化有关;而在DEF2基因启动子序列中存在有热激因子(HSTF)的识别结合位点,表明热刺激会调控DEF2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3.
《生命世界》2008,(3):8-8
硫酸乙酰肝素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分子,它是细胞表面某些蛋白质的包被物,日前有研究显示,这种化合物对胚胎干细胞的正常增殖和潜能非常重要,它可能是介导细胞内外促使干细胞更新信号的细胞表面元件,并有可能成为干细胞工程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114.
褐变蚕蛹分离蛋白脱色与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褐变蚕蛹分离蛋白脱色方法及其酸酐、硫酸锆改性。用酸性乙酸酐法处理蚕蛹分离蛋白质 ,可获得白色脱色物 ,其最佳条件是 ,蚕蛹分离蛋白∶乙酸酐∶H2 O2 =1∶1.2 5∶1.5、温度≥ 80℃、时间≥ 30min。过氧乙酸的作用可能是使参与褐变的赖氨酸ε 氨基重新游离并断开胱氨酸之间的二硫键。乙酸酐或顺丁烯二酸酐修饰赖氨酸ε 氨基的最适条件是 :脱色蛋白∶乙酸酐 (或顺丁烯二酸酐 ) =1∶0 .3(或 0 4 )、pH 9.0~ 9.5、温度≤ 4 5℃、时间 6 0min。硫酸锆修饰氨基和羧基的最适条件是 :脱色蛋白∶硫酸锆 =1∶0 .0 4、pH≤ 3.0、温度≥ 80℃、时间 10min。脱色蛋白经过乙酸酐或顺丁烯二酸酐、硫酸锆修饰 ,其白色可稳定 ,在pH 2~ 12及 80℃条件下均不变色。在碱性条件下 ,H2 O2 可部分氧化蚕蛹分离蛋白褐色 ,获得乳黄色脱色物 ,其最适条件是 ,蚕蛹蛋白∶H2 O2 =1∶1.5、pH 9.0~ 9.5、温度≥ 80℃、时间≥30min。蚕蛹蛋白褐变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其赖氨酸ε 氨基与氨基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发生Marl laid反应所致。此外 ,蛋白质中游离α 氨基、谷氨酸γ 羧基及天门冬氨酸β 羧基可能也参与了褐变反应  相似文献   
115.
魔芋低聚糖硫酸酯的制备及抗病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酶解魔芋干粉中提取分子量在1500左右的葡甘露低聚糖Apkos,采用吡啶-氯磺酸法制备了它的硫酸酯衍生物S-Apkos,其硫含量为8.28%,取代度(Ds)为0.57.用Vero细胞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考察硫酸酯化前后低聚糖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本身无抗HSV-2活性的Apkos硫酸酯化后产生了抗病毒活性,500~4000μg/ml的SApkos能很好地抑制HSV-2引起的Vero细胞病变,而在500μg/ml及以上浓度条件下能完全抑制HSV-2在Vero细胞单层中形成病毒空斑.  相似文献   
116.
膜分离技术在硫酸软骨素分离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硫酸软骨素的生产工艺 ,应用膜分离技术对现有工艺进行了改进 ,使硫酸软骨素纯度达 95 .2 % ,收率提高3% ,并且简化了操作  相似文献   
117.
红毛五加多糖的基本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红毛五加中分离得到了三种多糖,并对它们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红毛五加经热水浸提,用Sevag法脱蛋白,经DEAE-cellulcse 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200HR凝胶层析纯化得到三个主要多糖组分:AHP-Ⅰ,AHP-Ⅱ和AHP-Ⅲ。HPLC测定AHP-Ⅰ、AHP-Ⅱ和AHP-Ⅲ的表观分子质量分别为7.0kD、59.5kD和12.9kD。红外光谱分析三种多糖具有多糖类物质的一般特征。经纸层析和GC结果综合分析得知,AHP-Ⅰ含有阿拉伯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摩尔比为1.00:1.40:0.64:3.13:2.09;AHP-Ⅱ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为0.36:1.00:0.15:0.20:1.10;AHP-Ⅲ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为1.22:1.00:0.40:0.28:0.26:1.03。咔唑-硫酸法测得AHP-Ⅱ、AHP-Ⅲ的糖醛酸含量分别为6.7%和6.0%;AHP-Ⅰ不含糖醛酸。体内试验表明,红毛五加粗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硫酸铈铵及原位提取对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细胞生长、紫杉醇合成及释放的影响。红豆杉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培养第12d添加2mg/L硫酸铈铵能获得最大紫杉醇产量8.3mg/L,其中2.4mg/L释放到细胞外,分别为对照组的4倍及12倍。同时添加2mg/L硫酸铈铵、5%油酸(v/v)时胞外紫杉醇产量达到9mg/L,为对照组的45倍。将硫酸铈铵及原位提取与补料培养相结合,最高紫杉醇产量可达24.5mg/L,其中60%释放到胞外。  相似文献   
119.
多胺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二氟甲基鸟氨酸是细胞内多胺合成的抑制剂常,作为化疗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但其效果有时不明显,因此多采用和其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方案。外源性多胺的摄取依赖细胞表面的硫酸乙酰肝素,硫酸乙酰肝素可以与多种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化学因子结合而激活细胞的信号传递,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联合应用多胺合成抑制剂和硫酸乙酰肝素抑制剂对肿瘤的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0.
褐藻硫酸多糖对老年人肠道歧杆菌促增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褐藻硫酸多糖对老年人肠道中双歧杆菌促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岛地区健康老年人5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口服褐藻硫酸多糖每人每天2.5g(冷提取物SPC和热提取物SPH各1.25g),共口服5d,对照组不服用。试验组于口服前及口服后第1、2、3、5、8、14天无菌操作留取粪便,定量进行10倍系列稀释,采用滴注法接种于BS和EMB平板培养基上,分别于35℃厌氧和需氧培养48h,取出后分别计数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菌落数,对照组同步进行。结果在试验剂量下,褐藻硫酸多糖(SP)能有效地扶持、促进健康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试验组口服SP后第3天,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明显增多,竞争地抑制大肠杆菌,第5天双歧杆菌增至11.88±0.98,大肠杆菌降至6.61±1.01,B/E值增加到1.67±0.88,与口服前比,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P<0.05,P<0.01);结果还显示,试验组口服SP后第3、5天粪便中培养计数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数及B/E值与口服后第8、14天(即停服SP的第3、9天)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褐藻硫酸多糖是一种有效的双歧因子。在试验剂量下,对受试者肠道中双歧杆菌有显著的增值作用,且有较好的定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