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21.
江苏句容深层早侏罗世孢粉植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对在江苏句容钻井中发现的早侏罗世孢粉植物群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共获孢子花粉39属77种,组成以Chasmatosporites-Piceites-Podocarpidites-Quadraeulina为特征的孢粉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应归为早侏罗世晚期。对组中主要孢粉属种可能的母体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分析,推测江苏句容地区在早侏罗晚期为温带-亚热气候。  相似文献   
722.
新疆鄯善照壁山克拉玛依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研究了新疆鄯善照壁山沟口克拉玛依组顶部的孢粉化石,共鉴定孢粉46属70种,命名为Punctatisporites-Aratrisporites-Taeniaesporites-Parataeniaesporites组合。根据组合主要分子的时限及其含量变化,以及与有关已知时代孢粉组合进行对比,鉴定其其他质时代为中三叠世。根据孢粉植物群反映当时为温湿的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723.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第四纪孢粉记录的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我国三大自然带的交汇部位,是全球环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近年对该区我镍第四系剖面的系统研究,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年代学及环境深化信息。临夏东山顶和兰州烟洞沟顼的孢粉分析,取得了较为可靠的年代学及环境深化信息。临夏东山顶和兰州烟洞沟两剖面的孢粉分析,取得了迄今为止第四系连续地层中分辩率最高的孢粉记录。结合古地磁、磁化率、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及其它沉积物研究,对孢粉组合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724.
不同肥料组合对冬小麦水分供需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D-饱和最优设计对半湿润易旱区冬小麦在各生育阶段土壤水分平衡状况以及不同肥料组合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水量平衡法计算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供水量明显不同,以N、P、有机肥组合土壤供水占的比例最大为27%,单施氮肥利用降水补给占的比例最高为100%。整个生育期,单施氮肥冬小麦水分亏缺最严重,而磷肥与有机肥组合水分亏缺最小,N、P、有机肥组合能显著提高冬小麦产  相似文献   
725.
报道了来自福建和深圳红树林下中国首次记录的4种硅藻,即瓜形桥弯藻Cymbella cucumisA.Schmidt、拟优美舟形藻Mzvicula elegantoides Hustedt、侧偏舟形藻N platyventris Meister和柔弱舟形藻N tenera Hustedt,同时描述了每个种类的细胞形态特征和生态分布特点。作者认为淡水硅藻瓜形桥弯藻C.cucumis在半咸水和海水的环境中也有分布(盐度〉15),应属于淡水和半咸水种。  相似文献   
726.
利用透射电镜(TEM)对东海、黄海海域典型站位的微型硅藻进行了研究,观察到我国的一个新记录属——拟脆杆藻属Fragilariopsis Hustedt。该属的主要特征是:1.细胞以壳面全部或大部分相连成带状群体:2.壳缝靠近壳缘,强烈偏心;3.点条纹数目与船骨点大致相等;4.壳面纵轴通常异极;5.点条纹由两列孔纹组成,很少一列或两列以上的。对该属以及在东海、黄海海域发现的该属的两个种——克氏拟脆杆藻E kerguelensis(0’Meara)Hustedt和菱形拟脆杆藻Frhombica(0’Meara)Hustedt进行了较详细的分类特征、生态习性和分布的描述并配有相应的透射电镜照片。  相似文献   
727.
山东济阳坳陷二叠纪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划分对比地层,确定地层层位,对济阳地区油气勘探钻孔曲古2、曲古3、义136中的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其中5块样品含有孢粉化石,分别是曲古23(2843.2m)、义1365(3772.6m)、曲古334(4059m)、曲古323(4041m)和曲古313(4013m)。通过分析鉴定,共鉴定出59属,119种和未定种,根据样品中孢粉成分和含量的变化,建立了如下三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Ⅰ.Cyclogranisporites Granulatisporites Laevigatosporites组合(山西组下部),Ⅱ.Punctatisporites Cyclogranisporites Florinites组合(山西组上部),Ⅲ.Macrotorispora Vesicaspo ra Pteruchipollenites组合(上石盒子组)。通过与华北、华南部分地区对比,确定各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中期(组合Ⅰ和组合Ⅱ),晚二叠世早期(组合Ⅲ)。由于含孢粉样品较少,层位不连续,其中下石盒子组孢粉组合未建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28.
氮硫配施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关中地区氮硫配施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效应.结果表明:在氮硫配施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呈“慢 快 慢”的S型曲线.在N2(108 kg·hm-2)和N4(267 kg·hm-2)水平下,籽粒灌浆持续期、理论最大粒重和平均灌浆速率等籽粒灌浆参数均随施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S2(97.5 kg·hm-2)和S4(202.5 kg·hm-2)水平下,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提高籽粒灌浆参数;而在N3(187.5 kg·hm-2)或S3(150 kg·hm-2)水平下,各灌浆参数随施硫量或施氮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花后25 d之前,各处理灌浆速率上升趋势相同;开花25 d后,各处理灌浆速率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在N3或S3水平下,灌浆速率下降趋势随施硫量或施氮量的增加先减缓后加速.可见,适宜的氮硫配施水平能提高穗密度、延长有效灌浆时间、提高灌浆速率,从而增加籽粒产量.从肥料效应函数可得,在高施氮量(178.31~256.36 kg·hm-2)和中等施硫量(131.95~167.65 kg·hm-2)条件下,冬小麦产量可超过平均产量(3753 kg·hm-2).  相似文献   
729.
微型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组成类群, 由于其个体微小,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被忽略了。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对若干采自我国沿海海域的样品进行观察, 经鉴定, 确认一个我国微型硅藻类的新记录属--微壳藻属Nanofrustulum Round, Hallsteinsen &; Paasche 1999。对该属及该属一个新记录种的主要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提供了透射电镜下的照片, 并对相似属种进行了形态学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30.
彰武盆地张强凹陷早白垩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强凹陷是一个早白垩世断陷盆地,1987年以来辽河油田公司在该区钻探了各类石油探井200余口,并在下白垩统采获了较丰富的孢粉化石,建立了3个早白垩世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Concavissimisporites-Deltoido-spora-Piceaepollenites组合、Cicatricosisporites-Liaoxisporis-Classopollis组合以及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Laevigatosporites-Clavatipollenites组合,分别产自九佛堂组、沙海组和阜新组.叙述了组合特征,通过与国内外孢粉组合的对比及特征分子的时代分布,确立了本区早白垩世生物地层层序及地质时代.并利用孢粉相对油气生成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