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0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27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15篇
  2012年   588篇
  2011年   572篇
  2010年   392篇
  2009年   341篇
  2008年   1746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3年   6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高苯丙氨酸血症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d龄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注射苯丙氨酸(Phe)诱导高苯丙氨酸血症,荧光法测定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含量;Y型电迷宫法测其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显示:高苯丙氨酸血症大鼠大脑皮层NE、DA及5-HT含量降低38.6%~67.4%,突触体中NE、DA和5-HT含量降低51.9%~70.2%,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苯酮尿症智力障碍可能与大脑皮层及其突触体中某些单胺类递质含量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72.
兰属、兜兰属、石斛属植物叶片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兰科植物的兰属、兜兰属及石斛属16个种折叶片及其横断面进行了扫描电镜的观察。兰属各种叶片上表皮细胞均为矩形,上表皮细胞表面具小乳突或不明显突起。石斛属及兜兰属的各个种上下表皮细胞均为多边形,但石斛属表皮细胞表面无坦无纹饰,而兜兰属花叶类上表皮细胞表面明显呈乳突状,绿叶类呈龟背状隆起。兰属及石斛属叶片叶肉组织没有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的分化,而兜兰属的绿叶类叶肉不分化;花叶类叶肉有分化。  相似文献   
73.
张哲僧   《广西植物》1984,(4):321-33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系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本文对它作了宏观和微观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植物学和《本草》重新考察;对三个混淆种亦进行了解剖研究,并根据它们的解剖要征,如同在第326页的分种检索表中一样,彼此间能够加以区别;此外,对二个非常难以区分的种类,即副巴戟和正品巴戟天,在外部形态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它们在花冠上的毛状体的分布和特征,彼此间也可以区别。  相似文献   
74.
陆菱妹   《广西植物》1984,(3):247-248
<正> 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早已为人们所发现,但目前多从植物(如紫花苜蓿、向日葵,地衣等)叶片出现的伤害症状来估测大气受污染的程度。植物能吸收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使叶片含污染物质的量增加。并且污染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含量有一定的稳定性,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大气的污染程度。利用分析叶片污染物质含量来估测大气的污染状况是切实可行的。 几年来我们研究了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能力,对桂林市内和市郊十多种主要绿化植物叶片污染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为了利用分析叶片污染物质含量来监测环境。对桂花树叶片含硫量分析监测大气的SO_2污染作了一些工作,现将结果进行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
罗汉果品种资源调查研究和利用意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良才  张碧玉  覃良  李峰   《广西植物》1981,(3):29-33
<正> 罗汉果是我国广西特有珍贵的果品。广西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广西的永福县、临桂县为世界罗汉果栽培起源中心,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引种栽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系、品种和类型。进行罗汉果的源资调查研究是开发利用罗汉果资源、选育新品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入罗汉果原产地永福和临桂两县实地调查研究,发现原有长潍果、拉江果、冬瓜汉和青皮果四个品种在果型、果色、果毛上形成了有明显差别而分布较广并相对稳定的品种群外,还发现了一些具有某种特性和特殊经济性状的栽培优良品种和野生类型。本文介绍罗汉果主要栽培品种、部分优良单株和野生类型的形态特征,简单的生物学特性,经济特性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76.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83,(2):77-80
<正> 伏毛苎麻 Boehmeria strigosifolia W. T. Wang, sp. nov.——B. holosericea Bl.var. strigosa W. T. Wang in Act. Bot. Yunnan (云南植物研究) 3 (4):404. 1981, non B. strigosa Bl. Proxima B. dolichostachyae W. T. Wang, quae foliis margine utrinsecus deatibus paucioribus circ. 16 majoribus 7—9 mm longis praeditis differt.  相似文献   
77.
庄璇   《广西植物》1983,(4):312-312
<正> 滇铁榄,新组合 Sinosideroxylon yunnanense(C.Y.Wu)H. Chuang, comb. nov. Planchonellu yunnanensis C. Y. Wu, 云南热带亚热带植物区系研究报告1:26,p1。24,t,1.1965;云南植物志1:311,图版73,图3-5,1977。 A,Aubreville(1963)以种子形态特征为分属标准之一。本种浆果卵圆形,种子长圆状卵圆形,具圆形、近基生的疤痕,因此将本种归入铁榄属  相似文献   
78.
邓立杰   《广西植物》1983,(2):137-143
对27种不同抗性等级植物本底(未经污染处理的正常植物)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植物本底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性有呈负相关的趋势,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小与抗性不具规律性。 对植物受不同浓度SO_2污染后酶活性变化分析结果看出,蚬木(抗性植物)和汗斑草(敏感植物)在浓度达受阈前,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均有随浓度的升高而酶活性逐渐增大的趋势,仅是不同的酶其活性高峰在不同浓度梯度中出现迟早不同而己。在污染浓度达受伤阈后,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大,酶活性逐渐下降。而白蝉(抗性植物)和大猪屎青(敏感植物)有的酶具有规律性,有的酶不具有这种规律性。 用使可见伤害达50%的SO_2污染汗斑草后4小时(一次污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34(未受污染的为12.69),仅为未受污染的2.68%,降低了97.32%,但24小时后为7.68,为未受污染的60.52%,比受污染后4小时提高了57.84%,72小时后为8.52,为未受污染的67.13%,比受污染后4小时提高了65.45%。多酚氧化酶亦具有这种规律性。说明二氧化硫对这两种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79.
红树林是海岸带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社会、生态及经济三大效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现存红树林日趋减少,为了进一步保护、发展和研究红树林,我国急需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科研机构,来统筹全国红树林的研究工作,根据深圳福田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的地理位置、工作基础、科研和生产设施及人员等有利条件,我们认为适宜在此设立中国红树林研究中心,现将关于建立红树林研究中心的条件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80.
吴兆洪   《广西植物》1991,(1):94-96
<正> 秦仁昌学派是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对其理解正在逐步深化。现在想围绕此问题浅谈一点个人看法。 首先,试谈植物分类学上的发育系统与学派的关系。我认为发育系统也可称为学说。按照学说的释义,就是学术上自成系统的见解或理论。在蕨类学的研究历史上出现过的系统或学说,大多有其相应的理论,但能发展成为学派者为数不多。按照学派的释义,就是一门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