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北京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其风景园林文化遗产异常丰富,类型也非常多样,以21家历史名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以及坛庙园林是中国乃至世界园林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稻鱼共生系统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五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之一。我国侗族地区广泛实行的”稻鱼鸭”复合耕作系统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效益显著,同样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应当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生存环境的变迁导致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日趋衰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只是单纯记录已有的技艺和知识,更强调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生命力,实现长久的活态保护。良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不但能更好地激活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可以极大节省保护工作中的资源消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系统中,人、环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个体三者相互依存和制约,达到共生的平衡。其中,人  相似文献   
14.
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态度影响其行为选择,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文地理学及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地方认同理论,选择历史认同、现实认同、情感认同及行为认同4个维度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州居民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认知及保护态度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构建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定量分析居民认知态度、保护行为与人口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福州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行为认同维度得分高于其他维度,且福州市民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外来居民;(2)受访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认同与其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及在福州居住时间长短的关系较为密切;(3)通过构建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发现,福州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其对该遗产项目认知态度的影响,与居民人口特征相关性较弱。拓展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视角及方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说起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或许还有点陌生,但它另外有个鼎鼎大名叫热贡,就是在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无数次崭露头角的艺术之乡。热贡是藏语地名,意为金色谷地,而每年农历六月  相似文献   
16.
农业文化遗产经过几千年流传,在现代农业要素逐渐进入的时代,似乎面临着沙袋失的命运。然而,这些看似落后、过时的文化遗产,将会在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农家小院的葡萄架下,一个农民“叭嗒叭嗒”抽着旱烟,陷入了沉思,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乡村经济与文化却面临严峻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农业文化遗产里的朵朵奇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耀  肖玉 《生命世界》2009,(6):16-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业古国。数千年来,智慧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了完美的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农业系统。除了已经被列入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传统稻鱼共生系统,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他朵朵绽放的农业文化遗产奇葩。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为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如快捷的交通、方便的生活方式等,然而这些快捷和便利的背后却是食物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往日的蓝天碧水和青青草原逐渐离我们远去,很多珍贵的传统知识和技术也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大潮中。如今,人类逐渐认识到保护这些传统的农业技术以及重要的生物资源和独具特色的农业景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西侯度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西侯度地点出土的石质标本,从发现之始,即有争议。其上有明显的水流碰撞和磨蚀痕迹是客观事实,中外旧石器考古学家对原研究者认定的石制品提出质疑是从实之论。本文简述了中国更新世早期的文化研究历史,对西侯度地点出土的两项“人工制品”和“用火遗迹”等作了初步的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研究等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原  方茗  王向荣 《生物信息学》2018,25(4):103-109
军事防御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军事防御环境的转型和保护,无论形式语言还是表达的文化内涵,都来源于场地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启示。从城市发展的视角,梳理从中世纪开始军事防御空间的发展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对荷兰水线、蒙锥克山、普西迪要塞等军事环境的转型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了军事防御环境保护和改造中的启示,历史上的军事防御环境在转型后需要承载场所精神、重塑场地与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并且需要通过可持续管理模式重新搭建人与场地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