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21.
广西野生砂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野生阳春砂仁资源丰富,分析其挥发油含油量和引种阳春砂仁接近,同时用薄层层析法比较其化学成份与引种阳春砂仁也一致。因此,值得进一步扩大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2.
棘托竹荪菌盖的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菌盖挥发油,得率为0.088%;用石油醚冷浸提菌盖,得率为0.374%。应用GC-MS对棘托竹荪菌盖挥发油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HP-5MS柱分离,质谱解析分别鉴定出41种和30种成分,其中有15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醇、脂肪酸、酮、倍半萜、酯、醛等,石油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酯、芳香烃、酮等。菌盖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3.
为了研究蟹爪叶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Bedd.)Ching f. doryopteris(Christ)Ching)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组成及抗菌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蟹爪叶盾蕨石油醚提取物的成分,采用琼脂平板打孔法检测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的抑制活性。从蟹爪叶盾蕨石油醚提取物中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占出峰总数的92. 76%,其中豆甾-4-烯-3-酮(19. 83%)、何帕烯(16. 40%)、β-香树脂酮(14. 93%)等甾体和萜类化合物含量丰富。抑菌活性结果显示,蟹爪叶盾蕨石油醚提取物对藤黄八叠球菌的抑菌圈为(7. 78±0. 55)cm,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没有抑制作用。所鉴定的化合物均首次从蟹爪叶盾蕨检测到,蟹爪叶盾蕨石油醚提取物对藤黄八叠球菌有抑制作用。此研究结果为该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背景】新古尼异虫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资源。但该虫草仍有很多活性物质值得探寻,目前对该虫草活性物质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分子或极性物质,对小分子或弱极性物质的研究关注甚少。【目的】研究新古尼异虫草石油醚提取物中非极性/弱极性小分子化合物,以期完善该虫草中活性物质的化学指纹图谱库。【方法】利用石油醚对新古尼异虫草进行索氏提取,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鉴定分析石油醚萃取物中的物质组成。【结果】FTIR表明该虫草石油醚萃取物中含有C-H、C=O、C-O和C=C等官能团,经GC-MS进一步分析鉴定出109种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芳烃、烯烃、酸、酯、醇、胺等化合物,且首次检出甾类、芳烃类、烷烃类、酰胺类、烯烃类和酚类非极性/弱极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中亚油酸及其同分异构体的相对含量最高(38.33%)。【结论】从新古尼异虫草中提取得到多种小分子活性成分,补充了该虫草中的物质组成,为其高附加值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5.
棘托竹荪菌托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菌托干品挥发油,得率为0.081%;用石油醚冷浸提菌托鲜品,得率为0.414%。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HP-5MS柱分离,质谱法分别鉴定出41种和20种成分,其中有35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酮、倍半萜、芳香烃、酯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作为混合菌剂接种于烟草。设置了未施菌(CK)、单施球孢白僵菌(BB)、单施摩西球囊霉菌(GM)和混合施菌(MIX)4个不同处理,并对田间烟草整个生长周期的农艺性状、叶绿素SPAD值、干物质积累和石油醚提取物(PEE)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混合施菌处理能显著提高苗期根系的农艺性状,表现出对根系的促生作用;幼苗的干物质积累也得到显著提升。移栽后,混合施菌处理的植株的最大叶面积、叶片数、茎围和株高相较于未施菌组均得到显著提升,植株叶绿素含量得到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1.24–1.32倍。在移栽60 d后,MIX植株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降幅达20.1%。混合施菌处理显著提高了上部成熟烟叶的PEE含量,其中在B2F和B3F等级烟叶中分别提高了5.70%和6.68%。球孢白僵菌和摩西球囊霉的混合应用在烟草不同生长阶段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改善了烟草的根系发育,提高了植株的生长势和上部叶PEE的含量。  相似文献   
27.
不同温度条件下溶剂循环溶解-析出提取杜仲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杜仲树中杜仲胶以晶体微粒的形式存在,必需用溶剂提取或机械破坏植物组织来获取。虽然溶剂法的效率更高,但溶剂的消耗量大,污染环境严重。我们的研究发现,杜仲胶在热的石油醚中(约80℃)有很高的溶解度,冷却到40℃时有胶丝析出,当温度降到-20℃以下,杜仲胶几乎能较完全从石油醚中析出,回收的溶剂可继续用于下一次杜仲胶的提取,溶剂可循环使用。由于其他杂质仍以溶解态保留在溶剂中,回收的杜仲胶纯度高。此外,整个实验方法的溶剂损失少,对环境的污染小,制备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28.
中药地榆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三种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中药地榆提取物不同极性溶剂萃取所得各部分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BHT为参照.结果表明:中药地榆提取物各萃取部分除石油醚层外,其它各萃取部分对·OH自由基都有清除作用,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清除率逐渐增高;对O2-自由基没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9.
李旭阳  包海鹰 《菌物研究》2013,11(3):202-206
研究了木蹄层孔菌子实体的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对体内抑制肿瘤活性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观察木蹄层孔菌不同提取物对荷瘤小鼠的抑瘤效果,通过抑瘤率、免疫器官指数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来评价不同提取物的活性。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子实体的石油醚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甲醇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抑制肿瘤作用,其中石油醚提取物下层沉淀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当质量分数为100 mg/kg时抑瘤率高达56.29%,接近阳性药的抑瘤率58.78%,可使小鼠的体质量、脾指数和胸腺指数增加,延长H22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木蹄层孔菌石油醚提取物下层沉淀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能较好地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0.
胡佳续  刘强 《广西植物》2010,30(3):426-428
利用GC-MS法对四合木茎叶的石油醚提取物进行了成分鉴定。鉴定出40种化合物,包括烷烃类化合物8种、羧酸类化合物11种、酯类化合物9种、萜类化合物2种、甾体类化合物2种、醇类化合物4种,占样品总量的80.5%。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3种成分依次为油酸(15.33%)、β-谷甾醇(9.12%)和十八碳二烯酸甲酯(7.24%)。β-谷甾醇可能是四合木具有抗虫性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