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5篇
  2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茶新菇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最终发酵目的,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筛选出茶新菇深层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玉米粉3%、蛋白胨1%、KH2PO40.3%、MgSO40.1%,初始pH值为6时生物量最大,干重可达18.6~19.0g/L,接种量以增殖期的5%~10%为宜。  相似文献   
252.
翁伯琦  姜照伟  王义祥  黄元仿 《生态学报》2011,31(14):3973-3979
利用稀土镧肥种植牧草南非马唐,采用含镧牧草栽培杏鲍菇和以菇渣作为有机肥种植牧草进行连续性试验,研究镧在草-菇-土系统中的分配与生物富集情况。结果表明:施镧处理的南非马唐和杏鲍菇各器官的镧元素含量均高于不施镧处理,其中镧在牧草南非马唐中的分布为根>叶>茎,镧在杏鲍菇中的分布为菌盖>菌柄;外源镧进入土壤以后,南非马唐不同器官的镧元素生物富集系数均随着镧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以根的镧生物富集系数最大,介于0.443—0.580之间。除高剂量(M4)处理外,叶和茎的镧生物富集系数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根出现明显变化;含镧牧草栽培杏鲍菇和菇渣种植南非马唐后,不同器官的镧含量无显著增加,说明镧残留在草-菇-土系统中迁移转化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53.
本文报道了广东省小菇属 Mycena(Pers.ex Fr.)s.F.Gray 的21个种,其中新种3个,国内新记录种4个以及新组合1个。新种是鼎湖小菇 Myce-na dinghuensis Bi sp.nov.,近细小菇 Mycena subgracilis Bi sp.nov.以及亚长刺小菇 Mycena sublongiseta Bi sp.nov.。新组合为拟安络小菇 Mycena pseudo-androsacea(Bull.ex Fr.)Bi comb.nov;新记录种是:唯一小菇 Mycena insignis Smith,狭褶小菇 Mycena leptophylla(Pk.)Sacc.,粗糙孢小菇 Mycena trachyspora Rea 以及特洛伊小菇 Mycena,tro-jana Murr.。  相似文献   
254.
目前国内对蘑菇的研究只注重育种、培养料成份、栽培场地研究,忽视病虫害的研究。近几年来,害螨的危害有所加重趋势。国外栽培蘑菇如荷兰、法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机械堆料,菇房设备先进,因此,蘑菇螨害不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55.
金针菇菇脚对肉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金针菇菇脚(Flammulina velutipes stembase,FVS)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发育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4 55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基础日粮)、2% FVS组(基础日粮+2% FVS)、4% FVS组(基础日粮+4% FVS)、6% FVS组(基础日粮+6% FVS)和6% FVS阶段组(基础日粮+试验第1、3、5周饲喂含有6%FVS的日粮,于试验2、4、6周饲喂基础日粮)。试验为期42 d。结果 FVS组肉鸡平均日增重量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6% FVS组和6% FVS阶段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FVS组肉鸡料重比均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日龄21 d时,2% FVS组肉鸡回肠和盲肠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4% FVS组十二指肠长度和盲肠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6% FVS阶段组十二指肠长度及重量、空肠长度及重量和回肠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日龄42 d时,2% FVS组肉鸡十二指肠长度和重量及盲肠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4% FVS组十二指肠长度和重量、回肠长度和盲肠长度及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6% FVS组十二指肠长度和盲肠长度及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6% FVS阶段组十二指肠重量、空肠重量和回肠长度及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相比,日龄21 d时6% FVS阶段组肉鸡盲肠菌群DNA条带数显著增加;日龄42 d时FVS组肉鸡盲肠菌群DNA条带数均显著增加。日龄21 d和42 d时肉鸡盲肠菌群共性条带中均含有扭链胃球菌(Ruminococcus torques),而FVS组含有大量的产酸菌。结论 日粮中添加FVS可提高肉鸡生长能力、促进肠道发育、增加肠道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256.
《菌物学报》2017,(6):776-783
本研究利用添加荔枝枝屑的筛选培养基,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柱状田头菇(茶树菇)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共获得67株再生菌株,初筛得到12株再生菌株与出发菌株有较明显的拮抗反应,复筛得到7株再生菌株的长速、长势优于出发菌株,并通过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对这7株再生菌株进行菌种的真实性鉴定。结果确定了一株适宜分解荔枝枝屑的优良再生菌株AL20,其与出发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联合系数为0.60,是产生了遗传距离的新菌株,且其菌丝长速达3.13mm/d,生物学效率达到73.15%,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0.21mm/d、9.03%,因此初步确定AL20是能够高效利用荔枝枝屑生产的新菌株。  相似文献   
257.
【背景】白芦菇是从沙县野外分离并驯化栽培的食用菌,因其子实体从原基形成到采摘时所经历的棒形期、钉头期均为白色且形似芦笋,因此当地也称之为"白芦菇"。【目的】对白芦菇进行鉴定,并研究其菌丝发酵培养特性。【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与r DNA-ITS分析对白芦菇进行鉴定;以摇瓶发酵的菌丝体生物量干重为指标,经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试验综合筛选得到白芦菇菌丝发酵的最适条件与配方。【结果】形态学观察与ITS鉴定分析表明白芦菇在分类上属于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学名为Pleurotus giganteus,其菌丝摇瓶发酵最适条件为温度25°C、pH 8.0及避光培养,菌丝摇瓶发酵最适配方为:玉米粉25.0 g/L,黄豆粉3.0 g/L,KH2PO4 1.5 g/L,MgSO4·7H2O 1.0 g/L,硫胺素50.0 mg/L。【结论】对白芦菇的种性鉴定与菌丝发酵条件研究可为后续的科学推广与开发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58.
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食药用真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调控及稳定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IlluminaMiSeq测序技术,对9份黄绿卷毛菇菌窝土壤(F)及9份周围无菇土壤(CK)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生境土壤中共获得25门、61纲、99目、174科、442属细菌。与周围无菇土壤相比,黄绿卷毛菇增加了土壤细菌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6.55)和丰富度(Ace指数8104.2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F:49.83%,CK:37.85%),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F:16.17%,CK:13.28%)的相对多度均显著升高。PICRUST功能分析表明,黄绿卷毛菇生境土壤中代谢功能系统为细菌群落的主要通路,在F组和CK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8.66%和13.08%。生境土壤中共获得真菌15门、38纲、93目、204科、304属。与周围无菇土壤相比,黄绿卷毛菇降低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1.06)和丰富度(Ace指数1 269.88)...  相似文献   
259.
云南乳菇属贸易种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报道了云南省农贸市场上乳菇属的13个贸易种,其中包含1个存疑种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绒毛乳菇(新拟)L.echinatus Thiers;按照Singer系统(1962)对这13个种进行了分组并进行了必要的描述和讨论;同时对国内文献记载的色奶乳菇组(Sect.Dapetes)的10个种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以澄清它们之间分类学问题。  相似文献   
260.
网盖粉菇属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寒葱沟,红松阔叶混交林内采到网盖粉菇标本,生于榆(Ulmus sp.)倒腐木上,据资料记载该种分布在英国及欧洲,在国内尚未有记载,是我国的一个新记录种,本文报道该种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