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为了将纤毛鹅观草Z1010对黄矮病毒株系PAV和RPV的抗性基因转入普通小麦,通过幼胚拯救,获得了纤毛鹅观草Z1010×普通小麦品种莱州953的杂种F1,以及用5个普通小麦品种(系)回交的BC1衍生系。对杂种F1及BC1植株的细胞学分析表明,纤毛鹅观草Z1010不仅对Ph基因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能使杂种F1形成未减数配子,对细胞遗传学资料的进一步分析认为,通过部分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将纤毛鹅观草Z1010的抗黄矮病基因转入小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92.
Z6/陕7859胚培养再生植株的细胞遗传学研究与易位系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志珊  钱幼婷 《遗传学报》1999,26(4):377-383
二体附加系Z6携带抗大麦黄矮病毒病基因,为了将其抗性导入小麦,将Z6与普通小麦陕7859杂交,杂种F1经幼胚培养诱导形成再生植株,对再生植株及后代进行抗性鉴定,农艺性状考察及对SC2部分抗病植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1)SC2不同单株间存在染色体数目,结构的变异。(2)同一再生植株后代的不同单株,染色体数目可能相同,但染色体组成及减数分裂期行为可心不同,致使后代抗性  相似文献   
93.
从水稻矮缩病毒(Ricedwarfvirus,RDV)中国福建分离物中克隆分离了最外层外壳蛋白基因(S2)全长cDNA,并对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RDVS2cDNA全长3512bp,仅含一个3348bp的阅读框架,编码一个含有1116个氨基酸的蛋白(P2)。与基因库中已知基因序列比较,发现它与日本RDVH株系相应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率分别为946%和954%,与轮状病毒VP2氨基酸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S2核苷酸序列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5’端50个核苷酸的二级结构为一个发夹结构和一个茎环结构。P2有4个富含亮氨酸的区域,位于N端亲水区域的10个氨基酸(AA69~78)残基形成一个α螺旋,这些特点均与轮状病毒VP2的结构特征相似。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在大肠杆菌中分段高效表达了S2编码蛋白的N端和C端。  相似文献   
94.
吴伟生  罗运祥 《植物研究》1992,12(1):123-124
本文发表了冬青属一新变种, 即短柄香冬青Ilex.suaveolens(Levl.)Loes.var.drevipetiola W.S.Wu et Y.X.Luo, var.nov.。  相似文献   
95.
一种简便、快速的大肠杆菌质粒转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受体菌与质粒DNA混匀直接在Ca2+离子选择平板上进行转化和筛选,其转化过程仅需2 min左右,并能得到105以上的转化效率, 可满足一般克隆工作的需要。 Abstract:After mixing the recipient cells and plasmids DNA, directly spread the mixture on selective media containing Ca2+.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just needs 2 min or so, and could acquire the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of more than 105, which is enough to common gene cloning.  相似文献   
96.
染色体倍数与杂种优势之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种优势是植物界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提高栽培作物产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目前,除少数栽培作物外,大部分作物都已成功地利用了杂种优势。杂种优势的利用基本上集中在二倍体,在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以收获种子为目的的多倍体并不多,如小麦(异源六倍体)、大豆(异源四倍体)、花生(异源四倍体)等。其原因除制种较困难外,关键是杂种优势多不及二倍体,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个完整的理论对此进行系统解释,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同行参考。1 内源优势与外源优势笔者认为,多倍体作物杂种优势不强与其染色体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97.
路鹏  陈伟烈 《植物学通报》1999,16(3):297-303
通过对脱毒荷兰马铃薯原原种(品种名:Favorita拉丁名:SolanumtuberosumL.)在播种前进行的两种不同催芽处理的对比试验,发现湿沙催芽的种薯生长及单株产量明显地普通散射光催芽的种薯。湿沙催芽对种薯地上部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地上部茎数;提高了茎的生长速率(单位时间为生长量),植株高度明显高于普通催芽的种薯,主茎叶龄的增长速率虽然相同,但经过湿沙催芽种薯主茎叶龄比未经湿沙埋藏处  相似文献   
98.
InthecourseofpreparingatreatmentoftheAquifoliaceaeforFloraReipublicaePopularisSinicae,wefoundthatvalidpublicationofeightname...  相似文献   
99.
滦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  黄岁樑 《生态学报》2017,37(7):2463-2475
以滦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SWAT模型模拟1976—2012年滦河流域的水沙过程,分析2000年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实施前后流域产水产沙时空格局变化;研究1980—2010年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特征,揭示景观格局变化的水沙响应;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流域景观格局变化对水沙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10年流域林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其他用地类型减小;流域景观集中程度提高、连通性变优、优势斑块显著、形状趋于规则、多样性减少、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类型向非均衡方向发展;流域年均地表径流减少9mm,产水量增加5.44mm,产沙减小1.59t/hm~2;地表径流减少区域占全流域89.32%,产水量增加区域占76.71%,产沙量减少区域占93.89%;地表径流、产水、产沙与林地面积呈负相关,产水与草地面积呈正相关,地表径流、产沙与农业用地面积呈正相关;地表径流、产水、产沙与景观形状、Shannon′s均匀度、景观分离度呈正相关,与蔓延度、最大斑块指数呈负相关;产水、产沙与斑块密度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工程治理后,流域年均径流量与产沙量显著下降,产水产沙高值区显著缩小,产沙关键区域仍需治理。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云杉矮槲寄生(Arceuthobium sichuanense)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不同寄主选择压力和地理分布的关系,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青海、甘肃、四川等地区5种寄主上的100份云杉矮槲寄生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1)10条引物共扩增出130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9条,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99.23%。(2)物种水平上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0.313 9和0.476 5,表明云杉矮槲寄生物种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但群体间的基因流(Nm=0.528 7)较弱,可能会加速群体间的遗传分化(Gst=0.486)。(3)UPGMA聚类结果显示,来自甘肃、青海的样本聚为一组,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而四川的样本独立聚类;不同寄主来源的聚类结果显示,寄生于鳞皮云杉(Picea asperata)与川西云杉(P.likiangensis var.balfouriana)的样本聚为一类,而寄生于青海云杉(P.crassifolia)、青杄(P.wilsonii)和紫果云杉(P.purpurea)的样本聚为一类,表明地理隔离和寄主选择压力对云杉矮槲寄生的遗传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