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The dwarfing gene D-53 Is one of a few dominant genes for dwarfing In rice (Oryza satlva L.). In the present study, our genetic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mutant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dwarfing, profuse tlllerlng, thin stems and small panicles are all controlled by the dominant D-53 gene. We measured the length of each Internode of KL908, a D-53-carrylng line, and classified the dwarfism of KL908 Into the dn-type. In addition, we measured elongation of the second sheath and a-amylase activity In the endosperm, and we characterized KL908 as a dwarf mutant that was neither glbberelllc acid-deficient nor glbberelllc acid-Insensitive. Using a large F2 population obtained by crossing KL908 with a wild-type variety, NJ6, the D-53 gene was mapped to the terminal region of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11, with one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 Ds3, co-segregating, and the other, K81114, located 0.6 cM away.  相似文献   
92.
华山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幼胚离体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彩风  李悦 《植物学通报》2006,23(2):186-191
探索华山松(Pinus armandii)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对其实施规模化无性繁殖和开展遗传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2LM为基本培养基,通过激素调节等措施对华山松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幼胚的离体培养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可达52.71%,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后没有体细胞胚胎的分化;首次从其子叶期的幼胚中直接诱导出具有根和茎的完整植株,诱导率达92%以上。文章确认了采集的幼胚发育状态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有重要影响,并对诱导的培养条件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短季棉早熟性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熟期不同的9个棉花品种为亲本,按部分双列杂交配制46个组合的F1、F2,在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研究了7个早熟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结果表明:短季棉7个早熟相关性状的遗传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着显性效应,对于播种-现蕾、播种-开花和现蕾-开花还存在着上位性效应;短季棉各早熟性状的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显著。生育期、播种-开花的狭义遗传率均较高,分别为66.1%和49.1%,且与环境互作效应较小,而果枝始节和播种-现蕾的遗传率最低,分别为19.8%和18.8%,且与环境互作达到极显著水平,现蕾-开花、开花-吐絮和株高这3个性状的遗传率及其与环境互作居中。由此说明:早熟性的遗传受环境影响较大,在生态条件差异较大的育种地点,以果枝始节和播种-现蕾作为早熟性指标进行异地选择是不可靠的,而以生育期、开花期为早熟性选择指标是比较可行的。  相似文献   
94.
欧洲甜樱桃矮化砧木Rus-25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植物名称欧洲甜樱桃(Cerasus avium)矮化砧木. 2材料类别茎尖或带腋芽并已木质化的茎段. 3培养条件(1)芽诱导培养基:MS 6-BA 0.6~0.8mg·L-1(单位下同);(2)增殖培养基:MS 6-BA 2.0 NAA 0.02~0.03;(3)生根培养基:1/2MS IBA 0.5(暗培养8 d).其中琼脂6.5 g·L-1,培养基(1)、(2)中含蔗糖30 g·L-1,(3)中20 g·L-1,pH 5.6~5.8.培养温度为(25±2)℃,光照度为2000~3000 lx,光照时间10~12 h·d-1.  相似文献   
95.
CBF/DREB转录因子与植物矮化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BF/DREB转录因子即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是一类可以调控多个与干旱、高盐及低温耐性有关的功能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家族。很多报道称CBF/DREB转录因子的过量表达使转基因植株产生矮化、晚花现象。着重探讨CBF/DREB转录因子与植物矮化现象相关性与其矮化机理,并对草坪草育种新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6.
陆地棉矮化突变体Ari1327茎尖的转录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陆地棉矮秆突变体Ari1327的矮化机理,本研究以矮秆突变体Ari1327、野生型Ari971和高秆突变体Ari3697的茎尖为材料,建立3个cDNA文库,用Illumina HiSeqTM2000系统对3个材料的茎尖cDNA进行转录组测序。3个文库测序共得4.9 G数据量,拼接得到Unigene 70877个。通过矮化突变体Ari1327与野生型Ari971和高秆突变体Ari3697两个文库的差异筛选,得到13919个与矮化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406个表现上调,8513个表现下调。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发现,差异基因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显著富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验证,推测Ari1327的矮化可能与赤霉素和生长素2种激素的信号转导及互作有关。转录组测序得到的大量差异基因,为深入研究棉花的矮化机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为棉花的矮化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植物矮化突变体的来源及矮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矮化是一种重要的农艺学性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矮化研究是植物育种工作的热点。矮化来源分为诱变矮化和自发矮化,其中诱变矮化中的物理诱变研究的内容分类详细,在航天诱变领域取得了有效的研究成果。植物矮化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内源激素,主要是赤霉素、油菜素内酯,也有少量关于生长素的研究。针对不同种类植物具体详细的矮化机理,还没有明确的分类和细化的研究。总结了植物矮化突变体的来源及矮化机理。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明冷激诱导高温胁迫下番茄幼苗矮化的机理,育苗期间,每天8:00对幼苗分别进行5、10、15 ℃持续时间依次为10、20、30 min的冷激处理,测试了不同冷激强度下番茄幼苗乙烯释放速率,研究了冷激处理T10 ℃ D10 min(10 ℃持续10 min)结合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番茄幼苗乙烯释放速率、赤霉素(GA3)含量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冷激处理刺激了番茄幼苗乙烯的产生,随着冷激温度的降低和冷激时间的延长,冷激诱导乙烯释放的效应显著增强.5 ℃持续30 min的冷激处理番茄幼苗乙烯产生速率最大,达到60.3 nL·h-1·g-1,为对照的6.5倍;乙烯利(ETH)、硫代硫酸银(STS)、GA3和多效唑(PP333)均不能完全阻止冷激处理T10 ℃D10 min诱发的高乙烯产生率.冷激处理T10 ℃D10 min番茄幼苗茎叶GA3含量为80.8 μg·g-1,与对照(130.6 μg·g-1)相比降低了38.1%.喷施ETH、STS对冷激诱发的幼苗矮化效应无显著影响,而GA3显著减弱了冷激的矮化效应,PP333显著增强了冷激的矮化效应.以株高作为衡量指标,浓度为4.0 mg·L-1的PP333处理,相当于10 ℃冷激处理.冷激诱导的番茄幼苗矮化效应主要原因在于冷激降低了番茄幼苗茎叶GA3的含量.T10 ℃ D10 min可以在降低幼苗株高的同时不降低幼苗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99.
从一批水稻品种"中花11"组织培养苗里分离到一个矮化突变株"C6PS",它的T2代群体株高呈现3:1分离.利用该群体矮化单株与"珍汕97"."牡丹江8.,构建2个F:群体FZ(CZ).FZ(CM),两个群体中高株与矮株均呈现3:1分离,证明该性状变异为单基因控制."C6PS',表现型与已经报道的.wa叨隐性突变体"dl"相似,以DI附近标记RM430检测FZ(CZ)群体墓因型,结果显示群体表型与RM430基因型呈极显著相关(P=0.0001),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Dwarfl附近.对"C6PS',及"中花11"进行DI序列分析显示,突变株中DI墓因在其第九个外显子与第九个内含子的剪接位点上发生6个碱基的缺失,根据缺失两侧序列设计C6PS-DIL/R标记,在T:代群体该标记与表型呈现共分离,表明"C6PS"是一种新的Dwafl突变体.cDNA测序显示突变体dl基因转录产物发生26个碱基的缺失,导致移码产生终止突变,从而无法翻译出有功能的Ga蛋白,因此,它是一个Ga功能缺失突变体.叶倾斜度检测显示"C6PS",对油菜素内醋响应比野生型"中花I1"弱.  相似文献   
100.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月季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缩节胺(DPC),运用叶喷和灌根两种处理方式,通过测定植株的形态指标(株高、节间长、叶片长与宽、花枝长、花梗长、花径及初花期等)和生理生化指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研究3种药剂对盆栽月季‘世纪之春’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药剂的使用浓度和方式对盆栽月季的形态和生理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适宜浓度和方式处理能缩短植株节间长度来降低株高,使株型饱满,开花正常,提高观赏价值;同时可以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对改善盆栽月季观赏品质有重要影响;(2)叶面喷洒700mg.kg-1 PP333和灌根300mg.kg-1 PP333的调控效果最好,喷洒1 200mg.kg-1CCC和300mg.kg-1 DPC效果次之,均能达到有效降低株高和提高观赏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