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9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01.
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初步建议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用4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测定了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根据22个断面,199个采集点,398个样方的测定结果,得出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年生产量为431.76万吨(湿重),即相当于5.44×10~(-15)焦耳(能量)。其中,马来眼子菜、苦草和黑藻等3种合计约占总生物量的71.46%。全湖可供草食性鱼类食用的水生维管束植物约占总量的86.9%。文中还对4个植物带和9个群丛生物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工增殖草食性鱼类,调整湖中植被组成,保护和种植水生经济植物等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水生植物资源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02.
独行菜属植物玛咖(Lepidium meyenfi)的微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颜色、不同产地玛咖(Lepidium meyenfi)的叶表皮、花粉粒以及种皮进行了微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颜色玛珈的叶表皮、花粉粒微形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与我国部分独行菜属植物有着明显的差异;(2)不同产地、不同颜色玛珈的种皮微形态有明显的差异。该研究为新植物资源玛咖的种质鉴定、分类提供了一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3.
记述广西波蚱属Bolivaritettix 1新种,即河池波蚱Bolivaritettix hechi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2♂♂,2♀♀)和河池学院动物标本室(1♂,1♀).河池波蚱,新种 Bloivaritettix hechiensis sp.nov.(图1~4)本种近似于黄条波蚱疡缸Blivaritettix luteolineatus Zheng,2003,主要区别为:1)侧面观头顶与隆起在侧单眼之间略凹陷;颜面隆起成直角形;2)颜面3)前胸背板后突几到达后足胫节顶端;4)中足股节下缘平直;5)雌性下生殖板后缘中央三角形突出;6)体暗褐色,前胸背板背面不具纵条纹.正模 ♀,广西河池(河池镇),400m,2006-04-01,邓维 安采;副模:2♂♂,1♀,同正模;1♂,1♀,广西罗城(青明 山),700m,2006-04-29,邓维安采.  相似文献   
104.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遗传多样性对模拟增温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路  李春瑞  田青松  杜建材  王忠武  韩冰 《生态学报》2016,36(21):6909-6918
为探究全球变暖对温带荒漠草原地上种群的遗传影响,对已经接受模拟增温处理6年的短花针茅草原4种不同生活型植物,即半灌木、多年生禾草、多年生杂类草和一年生植物,应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对照处理与增温处理下的木地肤、短花针茅、细叶葱、猪毛菜4种植物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B)分别为11.32%,11.32%;40.83%,39.91%;14.29%,13.10%;19.85%,19.1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0274,0.0259;0.0812,0.0899;0.0131,0.0084;0.0506,0.0456。Shannon's信息指数值(I)分别为0.0447,0.0430;0.1354,0.1466;0.0267,0.0182;0.0811,0.0733。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4种植物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实验处理内部,木地肤为85.03%,短花针茅为66.35%,细叶葱为70.00%,猪毛菜为66.52%;增温处理间的变异分别占-2.81%,-5.47%,-3.60%,2.53%(P0.05)。4种植物增温处理与变异程度之间在统计学上并无相关性。研究表明虽然短时间的模拟增温并不足以使4种生活型植物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相对于3种多年生植物,一年生植物猪毛菜更容易受到增温影响。多年生和一年生植物对增温具有不同的遗传响应。  相似文献   
105.
桉树枝瘿姬小蜂雄虫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图文简要记述了桉树枝瘿姬小蜂雄虫的形态特征.这是该虫雄蜂在中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6.
万代兰属的属间界限划定及其亲缘关系重建是兰科分类系统中的难解之谜。该研究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了珍稀濒危植物大花万代兰的一对深裂花粉团的形成机制、花药壁发育模式、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发育等的胚胎学特征。结果表明:(1)大花万代兰早期的花药原基分化出一对侧生药室,每个药室的小孢子囊中央分化出一条在花药成熟时会降解的不育隔膜组织,形成两个不等深裂的花粉团。(2)发育完整的花药壁有5~9层,包括2~6层药室内壁,符合多层型花药壁发育类型;绒毡层细胞为单核,腺质型,在花药成熟时,表皮、中层和绒毡层皆降解,仅留下2~6层纤维性加厚的药室内壁。(3)小孢子母细胞经过连续型胞质分裂形成正四面体和左右对称的小孢子四分体,小孢子四分体继续保持在同一个胼胝质内,完成有丝分裂形成了2 细胞型的四合花粉;四合花粉两两紧密排列,且由于隔膜组织的降解,最终发育为一对深裂的花粉团。根据现有兰花花药发育资料,分析了大花万代兰花粉团发育的胚胎学特征的分类学意义,为万代兰属错综复杂的系统分类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7.
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激光诱变及高产菌株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普鲁兰(pullulan)产生菌-茁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原生质体的激光诱变,以得到普鲁兰高产菌株。方法: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并确定了其最佳条件为:菌体以1%的甘氨酸预处理;在0.1mol/L pH 6.0柠檬酸一柠檬酸钠缓冲液,含0.7mol/L NaCl的高渗稳定液中;经蜗牛酶0.2%、纤维素酶0.1%、溶菌酶0.2%的混合酶酶解15min。采用He-Ne激光诱变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筛选得到普鲁兰高产菌株J208,其蔗糖转化率达到53.3%,是原始菌株的10.6倍。结论:用激光诱变茁芽短梗霉原生质体是获得普鲁兰高产菌株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8.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一直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地下根系入手来探讨混生群落植物种间关系及其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少见报道。该文以荒漠草原区(灵武)、典型荒漠区(张掖)和极端荒漠区(酒泉) 3个不同生境条件下单生与混生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为实验材料, 采用分层取样法对其垂直根系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 探讨了两种植物根系分布对混生及荒漠环境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同一生境条件下, 混生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单生, 说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后其根系相互作用关系表现为互惠, 促进了植株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不同生境条件下, 同一生长方式的红砂根系分布深度均大于珍珠猪毛菜, 且根系消弱系数也普遍高于珍珠猪毛菜, 说明二者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占据不同生态位, 红砂表现为深根性, 根系位于土壤深层, 珍珠猪毛菜表现为浅根性, 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随着荒漠环境胁迫增强, 单生和混生红砂与珍珠猪毛菜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呈现出极端荒漠区>典型荒漠区>草原荒漠区的规律, 且生境越干旱, 混生群落根系分离越明显; 单生与混生红砂根系消弱系数也逐渐增大, 在极端干旱区达到最大值, 珍珠猪毛菜变化不大, 表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根系生态位分离随荒漠环境胁迫增强而加大, 验证了环境胁迫梯度假说。可见“地上聚生, 地下分离”的混生方式可能是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适应干旱胁迫环境的生长策略。  相似文献   
109.
大萼香茶菜辛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萼香茶菜(Rabdosiamacrocalyx(Dunn)Hara)系唇形科(Labiatae)香茶菜属植物,民间用于治疗肿瘤等疾病。我们曾报道了它的具有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的7个新二萜成分:大萼香茶菜甲素、乙素、丙素、丁素、戊素、己素和庚素[1—5]。进一步研究又分得3个结晶单体。其中,结晶Ⅰ鉴定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萼香茶菜辛素;结晶Ⅱ和Ⅲ鉴定为已知化合物oridonin和enmenol。大萼香茶菜辛素(Ⅰ) C22H34O8,mp230℃,[α]22D-41.8(c0.22,MeOH)。IR不…  相似文献   
110.
虾夷扇贝雄核发育单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工雄核发育,是利用遗传失活的卵子与正常精子受精,再利用染色体加倍技术使受精卵恢复为二倍体的遗传操作技术。利用该技术可大大加速品系纯化的过程,对遗传育种学研究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鱼类雄核发育的研究已见于鲤( Gyprnus carpio)1,2、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3、红点溪鳟(Salvelinus fontinalis)4、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5,6、斑马鱼(Danio rerio)7、马苏大麻哈鱼(Oncorhynchus masou)8等种类。人工诱导贝类雄核发育的研究资料在国内外都很少,目前只有栉孔扇贝和太平洋牡蛎雄核发育诱导条件及其发育早期荧光显微观察方面的报道9,10。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 原产于日本,目前已成为北方沿海地区一种重要的增养殖种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目前海洋贝类育种研究的对象之一。本实验首次研究了紫外线照射对虾夷扇贝卵子遗传失活的影响,成功诱导出雄核发育单倍体,为今后开展虾夷扇贝雄核发育二倍体的人工诱导奠定了基础,现将其结果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