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睾丸体外生殖模型的发展为体外研究睾丸的精子发生分子机制和睾丸毒理学提供了实验工具。很多报道的模型都无法真正地模拟体内复杂的生化分子及功能性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研究价值有限。该实验拟建立一个体外长期维持睾丸生殖细胞存在,并能持续产生精子细胞的支持细胞/生殖细胞共培养体系。体系中的支持细胞和生殖细胞均由曲细精管组织块迁移到培养皿上,在不添加任何生长因子的情况下维持体外精子发生至圆形精子细胞超过2个月。RT-PCR分析显示,共培养细胞稳定表达cdh1、scp3、tnp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DH1、PLZF、SCP3以及SOX9阳性细胞存在。这些结果例证了体系中同时存在精原干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支持细胞。简单高效的支持细胞/生殖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可用于雄性生殖的分子机制和毒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32.
精子发生是男性生殖中的主要过程,精原细胞的不断分裂增殖又保证了精子发生的顺利进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男性精子的数量、质量出现下降趋势。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中发挥着中心调控作用,因此,mTOR信号通路可能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为了探明mTOR信号通路与精子发生的关系,首先,通过SD大鼠睾丸组织切片的免疫组化,发现mTOR是在生精小管的精原细胞胞浆中表达;其次,采用FQ-PCR检测mTOR mRNA在SD大鼠睾丸中的表达。结果显示,80周龄组mTOR的转录与8周龄组相比差异显著。最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出mTOR蛋白的表达及其对下游靶蛋白P70S6K的磷酸化效率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同时,在用雷帕霉素处理8周龄SD大鼠中,发现精子数量减少,P70S6K磷酸化效率降低并伴随生精小管萎缩和空泡化。通过这些结果,可以看出mTOR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精子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3.
马莉  苗乃周  艾庆燕 《四川动物》2012,31(3):369-37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和定位,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中VEGF和VEGFR2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大鼠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于术后2周和4周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VEGFR2在睾丸上的表达变化。结果 ELV2周与4周组大鼠两侧睾丸中VEGF蛋白表达均上调,但ELV组间VEGF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ELV2周组大鼠睾丸中VEGFR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增强,而4周组比对照组和2周组均显著增强。结论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对VEGF、VEGFR2蛋白的表达有影响,说明它们与男性不育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睾丸局部炎症反应以及系统性炎症疾病均可以损伤雄性生殖能力,近年来对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调节睾丸功能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为认识炎症反应与雄性生殖障碍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线索。TLR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在睾丸内除了抵御病原体外,还可以调节多种睾丸细胞的功能,从而影响精子发生。炎症对精子发生的影响主要由于循环系统和睾丸中炎症因子增多,它们可以破坏生精细胞的正常发育,损害睾丸体细胞对精子发生的正常调节。相关机理的深入研究可能为雄性不育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综述TLR介导的系统性炎症疾病及睾丸局部炎症反应干扰雄性生育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初步分离和鉴定力竭运动诱导的大鼠睾丸金属结合蛋白(testis metal-binding proteins,TMB-Ps)。方法 8只雄性SD大鼠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8只对照)后6 h取睾丸和肝脏组织,用镉饱和法测定TMBPs和肝脏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含量,用tricine-SDS-PAGE方法分离镉饱和法提取液的TMBPs组分和肝脏MT,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鉴定TMBPs分离条带。结果力竭运动组大鼠TMBPs水平(113.71±11.72)nmol Cd/g testis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87.14±12.72)nmol Cd/g testis(P0.01),肝脏MT表达量(64.70±14.89)μg/g也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7.32±3.31)μg/g(P0.001)。LC-MS-MS对tricine-SDS-PAGE分离的蛋白条带的鉴定结果为:TMBPs含有泛素、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酪蛋白样磷蛋白等蛋白质,另外还应包括MT。结论TMBPs由一组具有金属结合性、耐热性和诱导性的蛋白质所组成,主要有泛素、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酪蛋白样磷蛋白。镉饱和法并非测定金属硫蛋白的特异性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绞股篮和高脂血症对成年雄性兔睾丸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0只日本雄性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组、C组、D组、E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绞股蓝5g,kg、高脂饲料、标准饲料+绞股篮5g/kg、标准饲料。饲养前和饲养后3周、6周、9周末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实验结束观察睾丸显微结构。结果①TG、TC、LDL-C、HDL-C:A组、C组随饲养时间延长,TG、TC、LDL-C渐升,与饲养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HDL-C渐升,与饲养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饲养后A组TG、TC、LDL-C低于c组,A组HDL-C高于C组,饲养后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光镜检查:A组、D组、E组生精细胞正常;C组睾丸生精细胞脂肪变性,间质纤维化,基底膜增厚,精子细胞数量下降。结论高脂血症导致睾丸生精细胞脂肪样变,精子细胞数量下降。绞股蓝通过降低血脂、改善血脂代谢,对高脂血症导致的睾丸生精细胞脂肪样变具有抑制作用。绞股篮对标准饲料饲养兔睾丸显微结构无影响。  相似文献   
37.
《生命科学》2005,17(2):191-191
人类X染色体99.9%基因测序工作已基本完成,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英国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睾丸内注射法pEGFP-N1在精细胞的整合和在早期胚胎中表达.方法选择4头本地山羊,双侧睾丸注射不同剂量质粒DNA pEGFP-N1,注射后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pEGEP-N1在精子中的整合.结果pEGFP-N1整合到精子基因组中,转染效率最高发生在注射后第40天,转染阳性率最高为81%;绿色荧光蛋白在精子及其体外受精的部分胚胎中表达,胚胎阳性率最高的达66.7%.结论通过睾丸内注射pEGFP-N1能整合进入精子基因组,并能通过体外受精在山羊早期胚胎中表达;睾丸内注射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简单并利于推广的制备转基因山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体外实验研究表明配子生成素结合蛋白1(GGNBP1)可能与GGN1相互作用形成睾丸特异性复合物,在精子生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从小鼠睾丸总RNA中反转录扩增Ggnbpl全长cDNA,构建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GNBP1,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多抗血清.镍离子金属螯合柱纯化表达的GGNBP1蛋白,与NHS活化基团交联,制备GGNBP1抗体亲和层析柱,纯化GGNBP1多抗.在293FT细胞中瞬时表达Myc-GGNBP1融合蛋白,用于Mvc单抗验证GGNBP1抗体特异性,结果证明获得了特异性的GGNBP1抗体.分别制备小鼠脑、心、肺、肝、脾、肾、肌肉、卵巢、睾丸和子宫组织匀浆,用GGNBP1抗体进行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仅在睾丸组织匀浆中检测到GGNBP1特异性条带,证明GGNBP1是睾丸特异性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40.
睾丸支持细胞紧密连接的动力学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睾丸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处于细线期和细线前期的精母细胞必须从生精上皮的基底室进入近腔室,这样形态上发育完全的精子才能在精子释放时进入到生精小管的内腔。显然,构成血-睾屏障的支持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开放和关闭受到一系列信号分子的调节。已经发现的对该过程起调控作用的信号分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闭锁蛋白、PKA、PKC等。现就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以及可用于研究紧密连接动力学的一些模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