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神经肽Y(NPY)、热休克蛋白70(HSP-70)、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差异,分析其与睡眠结构参数的相关性以及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OSAHS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SPO2)将OSAHS患者分为轻度组32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36例,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26分,71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26分,51例)。检测血清NPY、HSP-70、GABA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NPY、HSP-70、GABA与OSAHS患者睡眠结构参数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SAHS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重度组血清NPY、HSP-70水平、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高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血清GABA水平、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低于中度组、轻度组(P<0.05)。OSAHS患者血清NPY、HSP-70水平与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与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血清GABA水平与快波睡眠次数、入睡后觉醒次数、快波睡眠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与慢波睡眠次数、慢波睡眠百分比呈正相关(P<0.05)。重度OSAHS、入睡后觉醒次数增加、NPY(升高)、HSP-70(升高)是OSAHS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GABA(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血清NPY、HSP -70水平升高,GABA水平下降与OSAHS患者睡眠结构紊乱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关,检测血清NPY、HSP-70、GABA可以辅助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和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22.
本文旨在探讨川续断皂苷Ⅵ(asperosaponin Ⅵ,ASA Ⅵ)对睡眠剥夺小鼠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多平台水环境法对C57BL/6J小鼠进行睡眠剥夺,期间腹腔注射ASA Ⅵ进行干预,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及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的认知功能,运用q-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小鼠海马区的炎症水平、神经发生及信号通路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海马中的小胶质细胞呈激活状态,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新生神经元数量显著减少(P<0.05),并导致认知功能下降。ASA Ⅵ干预显著改善了睡眠剥夺小鼠的认知功能,抑制海马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L-6的表达(P<0.05),同时显著提高抗炎性细胞因子IL-4、IL-10和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P<0.05)。ASA Ⅵ干预还显著提高了睡眠剥夺小鼠海马中的p-PI3K、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及新生神经元数量(P<0.05)。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处理显著降低ASA Ⅵ的干预效果。结果表明,ASA Ⅵ可改善睡眠剥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相关。因此,作为抗炎、神经保护药物,ASA Ⅵ具有潜在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23.
微弱电刺激对失眠者睡眠状况及睡眠脑电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睡眠是由脑内亿万神经元同步振荡所刻划的观点[1],及各种电刺激对动物睡眠影响的实验[2,3],设计了用特定θ频率的正弦波微弱电流,刺激失眠病人颈部安眠2穴,以观察其对受试者脑电频率的客观影响。其结果是刺激后失眠病人由醒到2期的脑电记录中,θ波逐渐增加,增加了病人的总睡眠时间。这启示我们这种脑部的特殊频率微弱电流刺激,可能有引起脑部神经元群的共振现象,改变了受试者脑电中频率成分的分布特征,从而有助于失眠的治疗。这一现象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相似文献   
424.
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在睡眠—觉醒调节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慧  钱朝霞 《生理学报》1995,47(2):195-200
本实验在31只清醒自由行动的雄性SD大鼠进行。结果如下:(1)以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微量注射3.3nmol溴亭后第2-3h觉醒时间显著增加(P<0.01);6.6nmol溴隐亭有类似效果;0.66和1.33nmol溴隐亭无明显作用。(2)同样方法VTA微量注射2nmol和4nmolSCH23390后第2-3h觉醒时间明显减少(分别为P<0.01和P<0.05),但注射3.4nmol舒必利则无  相似文献   
425.
摘要 目的:分析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RI)对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的鉴别及膀胱癌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50例腺性膀胱炎和50例膀胱癌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MRI多参数[高分辨率T2加权图像(HR 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分析腺性膀胱炎与膀胱癌的HR T2WI、DWI、DCE-MRI信号强度;以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MRI参数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膀胱癌的正确病理分期检出率,并采用Kappa系数分析MRI多参数单一和联合诊断膀胱癌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计算MRI参数联合诊断在膀胱癌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与腺性膀胱炎比较,膀胱癌HR T2WI、DWI、DCE-MRI高强度占比较高(P<0.05)。与HR T2WI、DCE-MRI比较,T2WI+DWI+DCE-MRI正确分期诊断率较高(P<0.05)。T2WI+DWI+DCE-MRI诊断膀胱癌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很强,Kappa值>0.80。HR T2WI+DWI+DCE-MRI对膀胱癌T1分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75%、94.44%、96.77%、89.47%、94.00%;T2分期分别为91.67%、94.74%、84.62%、97.30%、94.00%,T3分期分别为100.00%、93.48%、57.14%、100.00%、94.00%,T4分期分别为100.00%、93.75%、40.00%、100.00%、94.00%,≤T1 vs ≥T2分别为94.44%、93.75%、89.47%、96.77%、94.00,≤T2 vs ≥T3分别为100.00%、93.18%、66.67%、100.00%、94.00%。结论:MRI多参数信号强度可有效鉴别诊断腺性膀胱炎和膀胱癌,且多参数联合诊断可提升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426.
黄蚬(Corbicula aurea Heude)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生物学杂志》2005,22(2):36-38
黄蚬隶属于直瓣鳃目、蚬科、蚬属,是我国特有种类。通过对黄蚬性腺发育分期及周年变化、温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产卵力、性成熟等问题的研究,以期为明确蚬属种类的生物学地位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27.
基于大脑皮层互信息理论的睡眠分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睡眠的分级研究是睡眠状况分析和睡眠质量评价的前提和基本内容。目前国际通用的睡眠分级方法,是利用脑电信号另加脑功能信号(如肌电图、眼动电流图),且必须由人工来判别分析的。大脑皮层互信息理论是研究脑功能变化的有力工具。通过动态计算睡眠脑电四个导联之间的互信息时间序列的复杂度,并利用一个三层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六个级别的分类,6例720个不同时期的睡眠片段的测试表明,系统睡眠分级与人工分级的总相符率达到90.83%,且实现了睡眠动态自动分级。神经网络的学习功能,可使系统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逐渐接近或达到人工分级的水平。  相似文献   
428.
影响野生型Canton S果蝇睡眠时间的相关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果蝇睡眠时间的相关生理因素。方法选择野生型CantonS果蝇为实验对象,利用果蝇活动监测系统(DAMS),以5min为单位自动统计一次果蝇活动次数,若5min内活动次数为零,认为果蝇处于睡眠状态,计为果蝇的睡眠时间,累积计算果蝇24h睡眠总时间为指标,分别观察了日龄(7日龄)相同,而性别不同和性别(雌性)相同,而日龄(2,7,12,17,22,27和32日龄)不同果蝇的24h睡眠总时间。结果①同一日龄(7日龄)不同性别的果蝇之间白天(12h)及夜间(12h)平均睡眠时间的长短存在着显著差异。雌果蝇白天(12h)平均睡眠时间短于雄果蝇,而夜间(12h)平均睡眠时间长于雄果蝇。雌果蝇白天(12h)平均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夜间平均睡眠时间(P0.05);而雄果蝇白天(12h)平均睡眠时间与夜间(12h)平均睡眠时间基本持平。②同一性别(雌性)不同日龄的果蝇,随着日龄的增加,其白天(12h)平均睡眠时间有逐渐缩短的趋势,27日龄的果蝇睡眠时间减少相对明显,32日龄果蝇的睡眠时间有所恢复,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夜间(12h)平均睡眠时间有逐渐延长的趋势,27日龄果蝇的夜间平均睡眠时间有所减少,32日龄果蝇的夜间平均睡眠时间相对有所恢复,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性别与日龄等生理因素对果蝇24h睡眠时间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9.
张可兴  李廷利 《昆虫学报》2012,55(4):371-375
【目的】果蝇的睡眠活动具有生物节律性, 可受到基因的调控。为了寻找影响果蝇睡眠时间的基因, 本研究对与果蝇睡眠时间相关的基因型进行了筛选。【方法】选择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基因缺失系5601, 8904, 7061, 7146, 27327, 669, 8103, 691, 9697, 24416, 26525, 5411, 3096, 5877和7682的7日龄成虫和野生CS品系7日龄成虫为研究对象, 利用果蝇活动监测器系统(Drosophila Activity Monitoring System, DAMS), 记录果蝇的睡眠时间, 累计计算24 h内果蝇睡眠时间, 将测得的各品系果蝇睡眠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野生型CS品系7日龄成虫相比, 缺失Df(3R)Espl3/TM6C基因片段的 5601品系7日龄成虫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01)。【结论】缺失Df(3R)Espl3/TM6C基因片段与果蝇睡眠有关。本研究结果为揭示影响果蝇睡眠时间的基因提供数据支持, 进而为研究人类睡眠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30.
“睡眠牙科”(SleepDentistry)也称为牙科清醒镇静(Conscioussedationfordentistry),是指运用一种或多种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病人处于睡眠状态,使牙科治疗得以顺利进行,而在治疗过程中,病人的意识始终处于清醒状态,能够与医生进行语言上的沟通,能够听从医生的指令,治疗结束后病人对整个过程却毫无记忆。符合美国麻醉协会(ASA)关于“非麻醉专业人员镇痛与麻醉操作指南”的标准。由于其治疗安全、可靠、不需要麻醉及镇痛效果明显等优点正逐渐受到社会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