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61.
脑卒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我国单一病种致死与致残首因.预防脑卒中事件及其并发症,改善患者疾病结局,是神经病学领域的研究重点.肠道菌群可通过免疫、内分泌和神经等通路,直接或间接影响大脑功能和宿主行为.最新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生前基础疾病,急性期脑缺血事件,以及卒中后并发症,均与肠道菌群紊乱存在因果关联.本综述讨论了肠道菌群在脑卒中危险因素例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中的病因角色;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由脑到肠,再由肠到脑的因果交互驱动新机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参与了脑卒中相关并发症,如脑卒中后抑郁、认知障碍、感染与睡眠障碍等研究进展.此外,益生菌干预等新型疗法有潜力改善脑卒中危险因素、事件与并发症的结局,但仍需进一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探究益生菌的作用机制与应用价值.脑卒中系列疾病中大脑与肠道存在互作机制,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扮演了重要角色,阐明脑-肠轴相关机制对脑卒中及其并发症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2.
NO对大鼠睡眠-觉醒的调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和方法:通过对大鼠侧脑室微量注射NOS抑制剂L-NAME及NO的前体L-精氨酸(L-Arg)观察两种物质对大鼠睡眠-觉醒的影响。结果:注射1mg L-NAME(5μL)后4h觉醒(W)明显增加,尤以注射后第1 ̄2h显著;4h慢波睡眠(SWS)明显减少,该效应同样以注射后第1 ̄2h显著;异相睡眠(PS)无明显变化。小剂量L-NAME(0.2mg,5μl)对大鼠的W、SWS、PS无明显影响;同样方  相似文献   
363.
摘要 目的:探讨生育指数(EFI)评分、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MIF)、甲壳质酶蛋白 40(YKL-40)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功能、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到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EFI评分、血清MMIF、YKL-40及卵巢功能指标表达水平。应用美国生殖医学协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标准(r-AFS)对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分期,其中Ⅰ期15例,Ⅱ期23例,Ⅲ期25例,Ⅳ期17例,对比不同r-AFS分期患者EFI评分、血清MMIF、YKL-40表达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法分析法分析EFI评分、血清MMIF、YKL-40与卵巢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EFI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MMIF、YKL-4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FI评分由高到低分别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MMIF和YKL-40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Ⅳ期、Ⅲ期、Ⅱ期、Ⅰ期,不同分期EFI评分、血清MMIF、YKL-40表达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法分析结果表明:EFI评分与AMH、LH、FSH呈正相关,与E2呈负相关(P<0.05),MMIF和YKL-40与AMH、LH、FSH呈负相关,与E2呈正相关(P<0.05)。结论:EFI评分、血清MMIF、YKL-40水平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具有明显相关性,且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FI评分、血清MMIF、YKL-40水平具有显著差异,临床可考虑应用EFI评分、血清MMIF、YKL-40水平来辅助判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功能与疾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64.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睡眠剥夺大鼠脑额叶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prague Dawley(SD)大鼠慢性睡眠剥夺和丁苯酞干预模型,共分为3组(n=6):大平台对照组、慢性睡眠剥夺组、慢性睡眠剥夺+丁苯酞组,慢性睡眠剥夺组采用睡眠剥夺箱对大鼠进28 d, 18 h/d的睡眠剥夺,慢性睡眠剥夺+丁苯酞组在睡眠剥夺28 d后腹腔注射丁苯酞100 mg/(kg·d),共14 d。各组大鼠取脑部标本,免疫组化检测额叶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核转录因子kappB(NF-κB) p65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额叶HMGB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RAGE)、NF-κB表达。结果:与大平台对照组比较,慢性睡眠剥夺组大鼠额叶HMGB1、RAGE、细胞核NF-κBp65表达显著增多(P均<0.05),而SIRT1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慢性睡眠剥夺组比较,慢性睡眠剥夺+丁苯酞组大鼠额叶HMGB1、RAGE、细胞核NF-κBp65表达显著减少(P均<0.05),而SI...  相似文献   
365.
目的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度应激联合快速和慢性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的方法复制抑郁症失眠大鼠模型,对两种造模方法比较,选择最佳造模方式.方法 84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环境对照组、慢性应激组、72 h睡眠剥夺组、慢性应激+72 h睡眠剥夺组、21 d睡眠剥夺组、慢性应激+21 d睡眠剥夺组,共7组,每组12只....  相似文献   
366.
目的:研究心血管外科冠心病患者术前的睡眠质量、焦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自制的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表对入选的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住院患者术前10天PSQI总分为9.42±4.90,术前1天PSQI总分为12.39±3.93。2患者术前1天焦虑分数明显升高,且焦虑越重,睡眠质量越差。3影响患者术前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对手术的焦虑感、术前准备操作、医护人员行为、身体不适感、环境噪音等。结论:心脏外科住院患者术前睡眠质量较差,与焦虑心理显著相关,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控制,提高其睡眠质量,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67.
影响野生型Canton S果蝇睡眠时间的相关生理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果蝇睡眠时间的相关生理因素。方法选择野生型CantonS果蝇为实验对象,利用果蝇活动监测系统(DAMS),以5min为单位自动统计一次果蝇活动次数,若5min内活动次数为零,认为果蝇处于睡眠状态,计为果蝇的睡眠时间,累积计算果蝇24h睡眠总时间为指标,分别观察了日龄(7日龄)相同,而性别不同和性别(雌性)相同,而日龄(2,7,12,17,22,27和32日龄)不同果蝇的24h睡眠总时间。结果①同一日龄(7日龄)不同性别的果蝇之间白天(12h)及夜间(12h)平均睡眠时间的长短存在着显著差异。雌果蝇白天(12h)平均睡眠时间短于雄果蝇,而夜间(12h)平均睡眠时间长于雄果蝇。雌果蝇白天(12h)平均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夜间平均睡眠时间(P0.05);而雄果蝇白天(12h)平均睡眠时间与夜间(12h)平均睡眠时间基本持平。②同一性别(雌性)不同日龄的果蝇,随着日龄的增加,其白天(12h)平均睡眠时间有逐渐缩短的趋势,27日龄的果蝇睡眠时间减少相对明显,32日龄果蝇的睡眠时间有所恢复,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夜间(12h)平均睡眠时间有逐渐延长的趋势,27日龄果蝇的夜间平均睡眠时间有所减少,32日龄果蝇的夜间平均睡眠时间相对有所恢复,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结论性别与日龄等生理因素对果蝇24h睡眠时间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目前耳鼻喉疾病中发病率日益增高,它以频繁发作的气道梗阻为主要特征,常常伴随着呼吸道气道管径减小,并使呼吸道更易发生进一步的狭窄和塌陷.急性和重复性呼吸暂停的副作用包括氧饱和度降低,胸内压减低,白天嗜睡,自主功能损伤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呼吸暂停-减弱及呼吸窘迫检测指标有助于量化疾病的严重程度.呼吸暂停综合症有多种临床表现,其中以白天的嗜睡为主要症状.肥胖是重要发病因素之一.目前较为工人的呼吸暂停综合征包括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型三种,其中阻塞性最为常见.本综述主要从该病的X线表现,诊断和治疗这三个方面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369.
科学新知     
《生命世界》2009,(9):4-4
面部表情的语言隔阂,香米的起源,睡眠时间的秘密,奇妙的象粪世界  相似文献   
370.
基因表达研究结果有助于支持一种有关人何以需要睡眠的新假说:减轻或减少神经突触的强度或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