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9篇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 目的:观察"从督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中医医院2020年5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296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双色球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为148例。研究组接受"从督论治"针刺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针刺治疗。对比两组中医疗效、临床症状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基底动脉(BA)和大脑双侧(L、R)椎动脉(VA)的血管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粘度-高切(HBV)、全血粘度-低切(LBV)、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粘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AI)、全血还原粘度(RV)、红细胞刚性指数(IR)、血沉(ESR)、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电泳时间(EE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督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可有效改善疼痛、眩晕症状,调节脑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研究清脑方(Qingnaofang,QNF)对缺血性眩晕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手术结扎右侧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致大鼠右侧半脑不完全脑缺血建立缺血性眩晕大鼠模型.分为模型组,QNF 1.04、0.52、0.26 g/kg组,盐酸地芬尼多15 mg/kg组,银杏叶片5.76 mg/kg组以及假手术组,观察QNF对旋转刺激缺血性眩晕大鼠跳台逃避潜伏期的影响,取材并测定动物缺血侧组织Lac、LDH、SOD、MDA、NO及NOS的含量或活性.结果 (1)与模型组相比,QNF 1.04、0.52、0.26 g/kg组大鼠跳台逃避电击潜伏期分别缩短53.6%(P〈0.01)、33.8%(P〈0.05)、56.5%(P〈0.01).(2)QNF 1.04、0.52、0.26 g/kg均可显著降低缺血侧脑组织中Lac的含量以及LDH的活力 (P〈0.05,P〈0.01),降低其TNOS及iNOS活力 (P〈0.01);QNF 0.52 g/kg剂量能够明显降低缺血侧脑组织中SOD活力;QNF 0.52、0.26 g/kg剂量可显著降低其MDA和NO的含量 (P〈0.05,P〈0.01).结论 QNF对缺血性眩晕大鼠脑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模型动物的眩晕症状,其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缺血脑组织能量代谢,减少氧化应激和炎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前庭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治疗周围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将2008年5月.2012年5月我科眩晕门诊收治的226例诊断明确的单侧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前庭康复组和前庭康复+前庭电刺激组。前庭康复组行常规前庭康复治疗,前庭康复+前庭电刺激组在药物治疗及前庭康复基础上加用前庭电刺激,即在双侧乳突采取双极直流电刺激,每次15-20分钟,每天2次,共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行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测定以评判和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6周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B组各时点BBS评分及计时平衡试验时间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前庭电刺激联合前庭康复是较单纯前庭康复治疗前庭周围性眩晕更加有效的方法,其简单、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11年1月-2012年7月期间治疗的60例颈部活动诱发眩晕的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患者中服药最少者为7剂,最多者为29剂。其中显效53例(88.33%),有效6例(10%),无效1例(1.67%)。对60例患者进行颈椎的X光片复查,颈椎病变基本无改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对颈椎病变的治疗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眩晕证发病逐年升高,许心如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潜心研究,对眩晕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用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把辩证辨病结合起来,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强力定眩片对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眩晕症状、氧化应激及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接收的80例PCI性眩晕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n=40,常规西医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晕症状、氧化应激及血流指标,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水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丙二醛(MDA)水平、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强力定眩片治疗PCI性眩晕患者,可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及血流状况,降低机体氧化应激程度,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邓绿玲 《蛇志》2012,24(1):69-70
目的观察吴萸止眩汤治疗外伤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头颈部外伤后出现眩晕的32例患者给予吴萸止眩汤煎服,并配合中草药袋烫疗颈背及肩背部。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32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吴萸止眩汤治疗外伤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血液流变学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天津和德国西门子合资产TM—8803型旋转式血液流变仪测定了64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血液流变学五项指标。结果表明: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01,其中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P<0.01),提示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缺血性眩晕关系密切,作为治疗缺血性眩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陆道奎  陈美香  孙景 《蛇志》2023,(1):77-80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况和氧化应激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