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6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2722篇
  603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311篇
  2007年   26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94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8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从罗源湾红树林浅滩土壤中筛选出产脲酶真菌,研究其对镧La(Ⅲ)的最大耐受浓度,利用其吸附和产脲酶作用诱导矿化回收稀土离子La(Ⅲ),以期为稀土离子La(Ⅲ)的资源回收提供菌种资源和应用技术指导。[方法] 从罗源湾红树林浅滩土壤中分离、筛选、纯化出可产脲酶及耐La(Ⅲ)真菌,通过IT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利用XRD、SEM-Mapping及FT-IR分析探讨菌株回收La(Ⅲ)的机理。[结果] 经分离、纯化得到一株可产脲酶及耐受高浓度La(Ⅲ)的真菌FZU-07,鉴定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其具有较强诱导矿化回收La(Ⅲ)的能力,对La(Ⅲ)的最大耐受浓度为400 mg/L。菌株FZU-07单独对La(Ⅲ)吸附回收效率为46.19%;在诱导矿化条件下回收效率可提高到99.16%。FT-IR和SEM-Mapping分析表明,尖孢镰刀菌吸附La(Ⅲ)与菌丝体表面的氨基、羟基、羰基和磷酸基团相关;XRD和SEM-Mapping结果表明诱导矿化是通过该菌的产脲酶特性,使尿素分解产生碳酸,并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球霰石晶型的碳酸钙,La(Ⅲ)被捕获在球霰石晶格中,形成La(Ⅲ)和碳酸钙的混合固相,以共沉淀的形式被回收。[结论] 菌株FZU-07,是一株具有产脲酶特性的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且具有较强的诱导矿化回收La(Ⅲ)能力。表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是一种可行且生态友好的回收稀土离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湿地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AMF)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湿地植物主要共生菌之一,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近年来AMF对湿地植物的营养物质吸收、生长发育、抗逆境胁迫和抗污染能力等的作用,湿地植物、水分、季节、土壤理化性质因素对根际AMF的多样性、侵染能力、空间分布、生长发育、孢子密度的影响,以及植物与AMF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环境昆虫学报》2014,(6):943-950
通过对罹病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幼虫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筛选出5种不同真菌,探究不同营养对不同真菌生物活性的影响,并测定其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成虫和若虫的室内毒力。选择毒力最强的菌株,通过生物型的初步鉴定,明确高毒力菌株的种类。结果表明:所筛选的5种真菌对两种害虫均具有较高的毒力,其中菌株A26和Bbr14对烟粉虱和褐飞虱具有较强的毒力,在处理后第9 d,菌株A26对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均最高分别达84.69%、77.62%,感染率为91.17%、88.24%,LT50为4.31 d、4.87 d;处理后第10 d对褐飞虱成虫和若虫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87.54%、73.18%,感染率为90.13%、87.13%,LT50为4.27d、5.14 d,而菌株Bbr14的效果仅次于A26。鉴定的结果显示菌株A26为曲霉,菌株Bbr14为球孢白僵菌,曲霉的安全性有待研究,球孢白僵菌的应用技术已较成熟,有望能在防治这两类重要害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真菌发育过程中的蓝光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多种真菌在发育过程中受蓝光诱导的现象进行了综述。蓝光可以诱导多种真菌的形态发生和发育,包括孢子的产生和菌丝的延伸等。此外,蓝光还可引起真菌的生理和生化改变,如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的变化、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等。真菌也存在一个蓝光信号系统,通过蓝光受体接受蓝光信号,导致了真菌的一系列形态发生和生理生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高感白粉病小麦品种宁春4号和高抗白粉病品种宁春27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以及简化基因组测序方法获得的遗传连锁图谱,通过QTL定位分析了小麦成株期白粉病抗性基因.结果 表明:4对主基因控制的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适合于RIL群体的成株期白粉病抗性;2个稳定的抗病QTL QPm.naafs-4D和QPm.na...  相似文献   
17.
随机扩增多态性对白色念珠菌分型的估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冬梅  朱衡 《真菌学报》1995,14(2):123-129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PCR)的方法对48株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Berkh进行了分析。由初步试验中,随机选用了18种引物?筛选出OPA-14引物,该引物扩增的带型清晰可辨,不同菌株之间扩增的带数6-12条不等,共有6条主带。扩增片段的长度粗略估计在300-2000bp左右。除个别菌株的带型相同以外,大多数菌株之间呈多态性分布,其带型数目和扩增的片段存在差异。对简单的D  相似文献   
18.
以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定3个水分梯度正常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70±5)%)、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20±5)%)和复水处理(干旱胁迫60天后恢复至正常水分)与四组接种处理(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单接种根瘤菌、双接种AMF+根瘤菌和不接种),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疏叶骆驼刺的生长以及供、受体疏叶骆驼刺之间氮素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水分处理时,双接种疏叶骆驼刺的AMF侵染率、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氮含量均要高于单接种处理;根瘤数量、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单接种处理之间无差异;在遭遇干旱胁迫时,双接种疏叶骆驼刺的AMF侵染率、总生物量、Fv/Fm均小于单接种处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瘤数、Fm、Fo以及氮含量与单接种之间无差异。复水后,双接种疏叶骆驼刺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根瘤数均优于单接种;AMF侵染率、氮含量低于单接种;Fm、Fo、Fv/Fm均与单接种之间无差异。在氮素转移方面,正常水分时,双接种与单接种的氮素转移率无差异,在遭遇干旱胁迫时,双接种疏叶骆驼刺的氮素转...  相似文献   
19.
植物叶片衰老与氧化胁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衰老是叶片生长发育进程中的最后阶段,与活性氧伤害有着密切的关系。介绍了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活性氧产生及清除系统的变化,讨论了对水分胁迫与氧化胁迫的交叉抗性,并对下一步的研究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正>1999年美国Begell House出版社创刊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国际药用菌)》杂志(简称IJMM),是药用菌科研和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现任《国际药用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