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5 毫秒
61.
真菌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鼻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传统观点认为,真菌性鼻-鼻窦炎(fungalrhino-sinusitis,FRS)多在机体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下发生,也可在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烧伤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但近年来在健康体检中也有发现FRS,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由于引起致病的病原真菌种类不同,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类型、诊断、治疗及临床疗效果等均有各自的特点,以下针对病因、临床类型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慢性鼻窦炎患者FESS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90 例接受FESS 术的患者和30 例正常 人术前及术后6 周的嗓音声学参数资料,根据诊断将病人分为A、B、C3 组,同时将30 名正常的人设为D 组。运用嗓音分析软件 进行嗓音分析,比较患者手术前后频率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基频的变化。结果:①FESS 手术后,各组的基频同术前相比无明 显区别。②双侧鼻息肉完全或接近完全阻塞的患者术后的Jitter、Shimmer、HNR变化有显著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别(P< 0.05),而 手术前后F0 相比,差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ESS 手术前后共鸣腔的变化会引起患者嗓音的变化,且术前鼻腔阻塞越 重,术后嗓音参数改变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CCL-18在不同组织病理特征慢性鼻-鼻窦炎和正常鼻黏膜的表达差异,探讨CCL-18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sson染色及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对慢性鼻-鼻窦炎组织进行病理分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CL-18蛋白水平在不同组织病理特征慢性鼻-鼻窦炎和正常鼻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CL-18蛋白水平在伴鼻息肉和不伴有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均较正常鼻黏膜组织中显著上调(P<0.05)。CCL-18蛋白水平在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鼻窦炎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嗜酸性粒细胞慢性鼻窦炎(P<0.05)。腺体型,纤维炎症型及水肿型慢性鼻-鼻窦炎中CCL-18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鼻黏膜,以水肿型表达最为显著(P<0.05)。结论:CCL-18在嗜酸性粒细胞和水肿型慢性鼻窦炎中高度表达,提示CCL-18可能参与慢性鼻-鼻窦炎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这一基本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鼻窦炎患者鼻腔黏膜微生物定植情况,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11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将61例伴有鼻息肉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3例单纯慢性鼻窦炎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鼻腔黏膜免疫功能及微生物定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6、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总免疫球蛋白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介素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707、17.769、148.848、22.930、30.067,均P0.001)。观察组患者鼻腔黏膜单核巨噬细胞(CD68~+)、中性粒细胞(MP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HE)、肥大细胞(Tryta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26、8.979、25.968、12.222,均P0.001)。观察组患者鼻腔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3、6.654、21.582,P0.001、=0.009、0.001)。结论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主要为Th2倾向的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模式,且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定植比例升高。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总免疫球蛋白(TIg E)、嗜酸性粒细胞(Eos)及鼻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TIg E、Eos、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鼻黏液纤毛清除率、清除速度、传输速度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明显高于对照组(77.97%,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TIg E、Eos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TIg E、Eos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清TIg E、E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鼻黏液纤毛清除率、清除速度、传输速度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4、IL-8、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血清IL-4、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4.92%、20.34%,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用于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且安全性更高,其可有效改善患者鼻纤毛传输功能,可能与其降低血清TIg E、E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年9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嗅觉功能测试。统计嗅觉功能障碍患者的发生率,并依据嗅觉功能测试情况将患者分为嗅觉障碍组(n=64)和嗅觉正常组(n=56)。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临床资料、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等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经嗅觉功能测试结果统计,120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出现嗅觉功能障碍,嗅觉障碍患病率为53.33%,其中男性有36例(56.25%),女性有28例(43.75%);嗅觉下降46例(38.33%)、失嗅18例(15.00%)。单因素分析显示:鼻内镜手术史、伴鼻息肉、哮喘病史、嗜酸粒细胞比例、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是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鼻内镜手术史、伴鼻息肉、哮喘病史、嗜酸粒细胞比例>5%、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2分是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嗅觉正常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嗅觉障碍组(P<0.05)。嗅觉正常组生活质量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嗅觉障碍组(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的嗅觉障碍发生率较高,鼻内镜手术史、伴鼻息肉、哮喘病史、嗜酸粒细胞比例>5%、Lund-Kennedy评分≥2分是影响患者嗅觉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同时嗅觉障碍还会引起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7.
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特点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特点与临床研究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1970~2004年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确诊真菌性败血症住院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绝大多数为医院内感染;42例中共获得血培养真菌菌株45株.其中念珠菌是主要病原菌,占84.4%。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严重基础疾病,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介入诊治.导管留置.气管插管、切开及呼吸机的应用等;病死率高达64.3%,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结论真菌性败血症已成为医院感染棘手的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及时去除易患因素.加强病原学监测.及时作出早期诊断,提倡早期经验性治疗等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叶上珠  陈小权 《蛇志》2005,17(2):111-112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之一,虽然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但却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不断完善的鼻内窥镜技术,具有视野清晰、明亮、手术微创等优点,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治疗提供了一个简便而有效的手段。现对2001~2003年行鼻内窥镜手术的16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建立白色念珠菌诱导的大鼠真菌性中耳炎模型,为药效评价提供动物模型支持。方法 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注射组、潮湿组、免疫抑制组和潮湿+免疫抑制组,每组10只。实验开始1~3 d,潮湿组每日对大鼠右侧耳部滴入2次0.9%氯化钠注射液,免疫抑制组每日经口灌胃给予0.81 mg/kg醋酸地塞米松药液,潮湿+免疫抑制组每日对大鼠右侧耳部滴入两次0.9%氯化钠注射液的同时每日经口灌胃给予0.81 mg/kg醋酸地塞米松药液。第4天,各组麻醉后,潮湿组、免疫抑制组和潮湿+免疫抑制组将1×1010 CFU/mL白色念珠菌悬液经鼓膜穿刺注入到大鼠右侧中耳腔,每只50μL,空白注射组大鼠注入等体积空白培养液,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每日对潮湿组、潮湿+免疫抑制组大鼠右侧耳部滴入2次0.9%氯化钠注射液。造模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症状;造模第5、10、15天采集耳道分泌物进行白色念珠菌培养和革兰氏染色计数,造模第15天ELISA检测耳道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HE染色观察中耳组...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与鼻息肉摘除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7),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鼻息肉摘除术,研究组则行鼻内镜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65.96%(31/47)(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角色(RE)以及心理健康(MH)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头痛、流脓涕、鼻塞、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对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均有促进作用,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