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61.
目的:探讨hs-CRP(high-sensitivity CRP,超敏CRP)、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EA(癌胚抗原)对胸腹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EILSA方法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81例患者胸腹腔积液中hs-CRP、VEGF和CEA的浓度.结果:恶性胸腹腔积液组hs-CRP浓度为[(10.03±10.86)mg/l]与良性胸腹腔积液组[(3.24±4.56)mg/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恶性胸腹腔积液组VEGF浓度为[(321.41±295.91)pg/ml]与良性胸腹腔积液组[(31.00±92.87)pg/ml]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恶性胸腹腔积液组CEA浓度为[(227.46±738.08)ng/ml]与良性胸腹腔积液组[(1.10±1.12)ng/ml]比较,浓度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hs-CRP、VEGF和CEA恶性胸腹腔积液中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47%、58%和47%、特异性为57%、96%和98%;在区分良恶性胸腹腔积液时,hs-CRP、VEGF和CEA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结论:恶性胸腹腔积液组中hs-CRP、VEGF和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hs-CRP、VEGF及CEA联合检测可区分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性质,其中以VEGF及CEA联合检测为最佳,对于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2.
目的建立红梅汤制剂主要药材红梅叶、锡叶藤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红梅汤制剂中的红梅叶、锡叶藤进行鉴别。结果在确定的条件下,红梅汤中红梅叶、锡叶藤药材的薄层色谱分离效果良好,斑点清晰,重现性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分离度较好,可用于红梅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3.
本文采用科学试验与数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霍山石斛的多种成份进行了综合考察,提出了一种鉴别霍山石斛的新方法,当关联度r>0.927时,可以认为该石解为霍山石斛种.另外,对霍山石斛根及叶的药用价值作了探讨.发现其根和叶也有与茎相类似的有效成份分布(r>0.88),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4.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quine infectious anemia virus,EIAV)是反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的成员,是马传染性贫血病的病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研制出马传染性贫血驴白细胞弱毒疫苗,成为世界第一个成功地应用该疫苗控制了我国的马传贫的发生[1].而且我国的马传贫弱毒疫苗对异源的美国、古巴和阿根廷等毒株也有很高的保护率[2].因此将我国的马传贫驴细胞弱毒疫苗推向国际市场成为可能.然而目前制约该苗出口的技术问题是现行的OIE推荐的琼脂扩散实验和ELISA等血清学方法不能鉴别自然感染马与我国弱毒疫苗免疫马,针对这个关键问题,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初步建立了一种能够鉴别美洲(美国和阿根廷)流行毒株感染马和我国弱毒疫苗免疫马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为我国疫苗能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提供了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从临床分离的念珠菌中进一步鉴定都柏林念珠菌,并评价3种表型鉴别白念珠菌和都柏林念珠菌的方法.方法 对17株临床分离并初步鉴定的白念珠菌和1株ATCC白念珠菌标准株,采用PHR1同源序列PCR法检测,鉴定出其中的都柏林念珠菌;分别采用45℃生长试验、YEPD(1%酵母浸膏,2%蛋白胨,2%葡萄糖)液基39℃芽管生成试验、Staib琼脂(鸟食琼脂)厚壁孢子形成试验对两种菌的表型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17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中有3株鉴定为都柏林念珠菌;45℃时,两种菌在改良沙堡弱琼脂上均无明显生长,YEPD液基中仅有1株白念珠菌生长良好;YEPD液基39℃培养2种菌均无芽管生成;Staib琼脂培养72h,3株都柏林念珠菌中有2株可形成厚壁孢子,而白念珠菌则无,与PHR1同源序列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PHR1同源序列检测是鉴别都柏林念珠菌与白念珠菌的可靠方法,Staib琼脂厚壁孢子形成试验有助于鉴别两菌,45℃生长试验和YEPD液基39℃芽管生成试验则不能有效鉴别两菌.  相似文献   
166.
绝大多数微生物难以有效地进行人工培养,而且实验室工程菌几乎没有野生型功能,因此限制了基于自然微生物多样性的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了把对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细菌在自然环境中进化的认识应用到微生物工艺学中、微生物学家们正致力于把基因组学和相关的高通量技术应用到微生物培养体系和环境样品中,而这必将增添对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学功能的新见解并带动生物技术的发展.从微生物鉴别及其基因功能的分析、确证和评价等方面综述了基因组技术在环境样品中的应用,提出了现今面临的问题,同时也对环境基因组技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7.
微卫星位点BEM06与BEM23鉴别烟粉虱B型与Q型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褚栋  张友军  高长生  刘国霞 《昆虫学报》2009,52(12):1390-1396
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B型与Q型是烟粉虱复合种中入侵性较强、分布较广的2种生物型, 当前在许多地区混合发生。这2种生物型的快速鉴别对其种群动态调查及入侵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为了验证微卫星位点BEM06与BEM23鉴别B型与Q型烟粉虱的有效性, 本研究分析了这2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在国内外17个B型、4个Q型、3个非B/Q型烟粉虱种群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这2个微卫星位点的联合使用可鉴别B型与Q型烟粉虱, 但是无法有效地将B型、Q型与一些非B/Q型烟粉虱某些个体区分开来。结果提示: 利用微卫星位点BEM06与BEM23鉴别B型与Q型烟粉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尤其是田间烟粉虱存在其他生物型时需要慎重使用这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8.
【目的】分离纯化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BS-112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究明各活性组分的结构,测定其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为该菌株及其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及制备HPLC等方法,对该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MS)和核磁共振谱(NMR)解析各活性组分的结构;采用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各活性组分对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结果】从BS-112菌株发酵液中分离获得4个抗真菌活性组分,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Tetrins A和B、Tetramycins A和B。96孔板法测得这4个化合物对黄曲霉的MIC分别为3.13μg/mL、12.56μg/mL、1.56μg/mL、6.25μg/mL,MFC分别为6.25μg/mL、25.0μg/mL、3.13μg/mL、12.56μg/mL。【结论】BS-112菌株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由Tetrins A和B、Ttramycins A和B 4个化合物组成,它们对黄曲霉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9.
杜桂森 《生物学通报》1994,29(11):33-34
四种苔类的鉴别杜桂森(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037)石地钱、紫背苔(属于石地钱科.Rebouli-aceae)、蛇苔(属于蛇苔科.Conocephalaceae)和地钱(属于地钱科.Marchantiaceae),均为叶状体苔类,属于苦薛植物门...  相似文献   
170.
热泉微生物化石的识别研究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现代海底热液喷口以及许多陆地热泉周围生活着密集的生物群落。热液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嗜热细菌和古细菌(Archaea),其初级能量来源是由地球深部上升喷出流体提供的化学能。围绕现代热泉微生物及其与地史时期热泉微生物化石的对比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研究微生物成矿机制和微生物化石化作用,以及沉积物中由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生物标志,不仅有助于探讨海底热液活动的规律性和成矿机制,也可以为鉴别古老岩石和地外矿物中生命现象提供更多更详细的鉴定标志,对于理解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