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68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李道生 《动物学报》1989,35(3):238-242
本文详细描述了广东肝血簇虫(Hepatozoon guangdongensis)在实验宿主、中国水蛇肺部裂体生殖整个发育过程各期虫体的超微结构。成熟裂殖体内的裂殖子与肺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裂殖子的超微结构是相似的。裂殖子(3.4×1.3μm)外被由外膜和内膜构成的表膜,它与球虫一样具有包括类锥体在内的完全顶复结构。内皮细胞内的裂殖子和滋养体都没有围虫泡和围虫泡膜包绕。具有内膜的长形滋养体变圆,并外被由宿主细胞产生的围虫泡和围虫泡膜包绕,转变成为圆形的幼期裂殖体,然后发育成为成熟的裂殖体。成熟裂殖体(23×10μm)内含30—50个裂殖子。裂殖体内没有观察到残余体存在。  相似文献   
22.
鸽血变虫(Haemoproteus columbae Kruse,1980)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凌仙  林宇光 《动物学报》1989,35(3):306-312
本文首次报告我国鸽血变虫的生活史。自然和人工感染实验证明虱蝇是其昆虫媒介。本虫的配子体进入虱蝇体内6—10天后完成孢子有性增殖。 实验观察了本虫在鸽体内无性增殖期的形态、部位及在末梢血液中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并证明其潜隐期(prepatent period)为28—30天。 本工作亦对羽虱体腔中的卵囊和子孢子作了描述,提示羽虱也可能是本虫的媒介昆虫,有待今后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3.
24.
张晓栋 《古生物学报》1989,28(3):376-390
一、前言我国华南地区泥盆纪碳酸盐岩地层相当发育,其中云南东部盘溪地区泥盆纪华宁组含有大量的层孔虫、珊瑚等化石。层孔虫是早古生代一类重要的造礁生物,在地层中大量保存于原生位置,是古群落研究的良好素材。盘溪地区层孔虫化石的系统描述工作已有相当基础,王树碑、范建才(1974)描述了大量滇东泥盆系  相似文献   
25.
中国北部寒武纪Bradoriida种属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部现已命名的寒武纪介形虫有37个“种”(包括:“亚种”)和25个“属”。参考现代生物学的种、属概念及有关种、属建立的一般标准,文中对这些寒武纪介形虫“种”、“属”进行了认真分析和详细类比,认为它们可归并为22个种,11个属,其中原已命名的许多“种”、“属”是这些种、属的同物异名,少数“种”、“属”则是这些种、属的异物同名。此外,本文建立了1新种Wushiella shangji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26.
长江中游鱼类寄生棘头虫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经过3年10次调查,剖检湖北省宜都、黄冈两处江段所产72种鱼类,共计766尾。收集棘头虫10种,其中包括2新种和1新组合,即蛇鮈新棘吻虫(新种)Neoechinorhynchus saurogobi sp.nov.,长江丽棘虫(新种)Brentisentis yangtzensis sp.nov.(Illiosontidae),鲤丽棘虫(新组合)B.cyprini comb.nov.。对长江中游鱼类寄生棘头虫区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7.
湖北郧西范家坪早石炭世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贵阳西北郊探矿厂对面山坡上发现的早二叠世晚期茅口组双切尾虫亚科三叶虫的1新属——棘菲利普虫属(Acanthophillipsia),计4新种:Acanthophillipsia guiyangensis, A. abrota, A. abnormis和A.granurosa,丰富了我国二叠纪三叶虫动物群的资料,对研究二叠纪三叶虫的分类、演化和古生物地理分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8.
背联体贻贝棘尾虫的每一虫腹面含有相当于正常棘尾虫的腹面纤毛系统,背联两虫任意一侧属于一虫的背面有4列背触毛,它们的排列分布相似于正常棘昆虫的第1—4列背触毛,另一虫背面打2列背触毛,它们相似于正常棘尾虫的第5、6列背触毛。结果表明,背联体棘尾虫是其中两虫各以背面第4列和第5列背触毛之间的皮层区相联接形成的。也有的背联体中背部皮层联接区有变化。无性分裂中背联两虫皮层纤毛结构的形态发生相似于正常棘尾虫,并且两者其皮层纤毛器如口围带、额腹横棘毛、左、右缘棘毛和背触毛等相应结构的发育是同步进行的,推测背联两虫的皮层发育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有某种机制控制着相互间的协调。背联体棘昆虫在无性生殖周期中总是经历着一个调节成单体的过程,认为这于背联两虫都具有一套结构功能正常的运动胞器(特别是口围带),而产生向不同方向运动的“不协调”的力有关。  相似文献   
29.
于丹  赵克尊 《生态学杂志》1990,9(1):7-10,50
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森林中枯枝落叶较多,生境复杂,为昆虫提供了良好的繁殖和栖息场所;因而在森林中昆虫的种类多,数量大。大多数昆虫都以森林  相似文献   
30.
邹钦 《四川动物》1990,9(3):31-34
耳喙象亚科Otiorrhynchinae是象虫科最大的一个亚科,包括短喙象和耳喙象两大类群。据作者初步统计,全世界已记录800余属(亚属),约8500种,我国已记录70属约400种。耳喙象的分类系统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国内学者尚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讨论。本文就耳喙象亚科的分类简史及其系统地位作一简单介绍和评述。一、分类简史1758年,林奈在《自然系统》第10版中首创了Curculio属,记载了80种象虫,C.palma-run为模式种,其中我国有一种(C.chinensis)。1826年,Schoenherr首次将象虫分为Brach-yerides、Entimides、Pachyrychides、Cleonides,Cyclom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